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醫生在開顱手術中喚醒病人 邊手術邊聊天

醫生在開顱手術中喚醒病人 邊手術邊聊天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疆網訊(記者趙劍塵)11月3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的一間普通手術室裏,誕生了一個新疆醫療史上的新紀錄:腦部島葉膠質瘤手術中首次成功運用術中喚醒技術。

醫生在開顱手術中喚醒病人 邊手術邊聊天

在神經外科手術中,術中喚醒是一種新技術。來自呼圖壁縣五工臺鎮、37歲的農民許順成,成了第一個有勇氣決定嘗試新技術的腦瘤患者。

以前傳統手術中,功能區的腦腫瘤切除,可能難以徹底切除或手術損害到大腦功能區,使患者出現偏癱、失語、失明等後遺症,而且術後複發率高。術中喚醒手術切除術是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新策略,關鍵是在切除病變前將患者從麻醉狀態下喚醒(因爲腦部本身沒有疼痛神經),利用神經電生理技術精確定位腦重要功能區並探詢病變與功能區的關係。既切除腦腫瘤病變部位,又不損傷大腦功能區。

腦瘤家庭頂樑柱遭遇病魔

10月28日,對於許順成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天都塌下來的日子。這一天,許順成正往家裏運煤。正在卸煤的許順成,突然感覺到左臉、左脖頸和左肩膀不可抑制地抽動起來,他想控制自己的身體不再抽動,可無能爲力,越來越劇烈的抽動讓他腿軟了,他不由自主地蹲在地上。他恐懼極了,想喊幾聲,可張開嘴也發不出聲音。

許順成覺得身體抽動了很長時間,但實際只有十幾秒。等這種抽動慢慢平靜,在母親的攙扶下他終於可以站起來的時候,他看向父母,那種巨大的恐懼仍然籠罩着這個平凡的家庭。

這樣的情況已經是第二次了。今年5月份,許順成的左臉、左脖頸和左肩膀就不可控制地抖過,因爲情況輕微,所以也沒有引起他的重視,也沒給家人講。

如今,面對着父母親滿是皺紋愁苦的臉,許順成想到一家兄弟姊妹五人,只有他一個兒子,父母親、兩個孩子都依靠着他這個一家之主。他茫然極了,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麼。

第二天,許順成來到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掛號、做完檢查後,神經外科的副主任汪永新一看拍的腦部CT,直接告訴他:“這是島葉膠質瘤,必須儘快手術。”看病當天許順成就住院了,緊接着就確定了手術日期。

選擇選舊經驗還是新技術

46歲的汪永新看到許順成的病歷,心裏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如何讓這個只有37歲的腦瘤患者,做完手術後和術前一樣,生活不受影響,像正常人一樣運動、說話。

作爲神經外科的醫生,汪永新清楚地知道,這種與腦部功能區連接最緊密的腫瘤是如何地難纏,它是所有神經外科醫生所要攻克的難題。因爲大腦中每個功能側重的部位不同。有的腦神經直接影響着人的運動、語言及視力功能。

病理情況下,炎症會把正常的腦組織推開,腦部功能區去哪裏了?不知道?腫瘤大小也不知道,醫生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找到腫瘤的準確位置才能下刀。傳統的腦瘤切除術,就是最大可能地將腦部腫瘤切除,但有些腦腫瘤侵入大腦組織後,會迅速蔓延至腦功能區,肉眼有時很難分辨。這時主刀醫生就會陷入兩難境地。醫生想盡可能多地將腦部腫瘤切除,又想盡量不影響病人的腦部功能,但腫瘤大小不一,怎樣能夠兩者兼顧,這就得靠主刀醫生的經驗。如果腫瘤切除的少了,腦腫瘤容易復發。如果一刀下去,腫瘤切除乾淨了,但不小心卻損傷了病人的腦功能區,對一個醫生來講也意味着手術的失敗。既能替患者將腫瘤切掉,又能將腦功能完整保留,當然是一種“完美”狀態。

當接診醫生王增亮將診斷結果告訴許順成那天的晚上,許順成和妻子兩人相顧無言,兩人默默地流着眼淚,雖然知道要手術,但腦瘤,這多可怕,術後會怎樣,他們不知道。許順成幾乎不敢想,自己的家,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他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家就完了。

當王增亮醫生將新技術的優點及術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告知許順成後,他害怕了。這時,父親、妻子、三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全都來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該怎麼辦?用傳統技術,有可能會有後遺症,用新技術,如果在喚醒後自己緊張了,也有生命危險。怎麼辦?爲了讓許順成對手術有信心,汪永新醫生又和許順成談了一次,分析手術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和他們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一家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許順成決定,要相信醫生,用新技術來做手術。

在做手術的過程中,將患者喚醒,需要他配合醫生,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護腦功能區。但術中喚醒許順成之後,他的身體不能自由活動,哪怕是一絲輕微的動作,都有可能影響正在進行的腦部手術。也不能咳嗽、吞嚥唾液等。當然更不能緊張,人一緊張會血壓升高,最大的風險會引起腦膨出,危險時會危及生命——要做到這些,談何容易。

喚醒腦部手術中他醒了過來

許順成決定後,王增亮立即帶着他演練術中喚醒後需要他配合的內容。目的是想消除許順成的緊張心態。

11月3日早上9點半,許順成進入了手術室,隨後全身麻醉。在他失去意識的這段時間裏,王增亮醫生開顱,緊接着汪永新醫生用B超定位探查腫瘤的精確位置、大小,然後進行切除。快靠近腦功能區時,又運用神經電生理技術,電極的一頭在醫生手中,另一頭的許多分支在許順成的左手、左腿、左邊臉上。汪永新用手中的電極刺激許順成的腦部,如果在他身體部位的電極波動了,說明那是功能區,不能進行腫瘤切除。當然,最精確的地方還需要術中喚醒。

許順成還清晰地記得,被喚醒後,他發現自己嘴中插着呼吸機,他沒有緊張,也沒有恐懼,他只聽到醫生在和他說話,聽到自己頭上做手術的聲音,他只記得要配合醫生,儘快把手術做完。

術中喚醒是保護病人腦部功能最關鍵的一步。當病人的手和腳還能動,說明這個區域的腫瘤還能切除。王增亮說,“我和病人對話,讓他豎大拇指。一旦病人動起來困難時,則說明到了危險邊緣,這一部位不能再切除了。除此之外,下刀時還要特別注意病人的腦血管不受損傷。醫生在這時候,也要平靜,太興奮激動,手上的動作會變形,只有動作精細了,再細的血管,也能保留的很完整,切除血管下的病變,這樣才能保證大腦功能的完整。試想一下,腦血管實際比一根繡花針還要細。所以,醫生必須要以平常心去做高難手術。”

這臺手術共用了3小時15分,等許順成從麻醉中醒來,他發現自己的手腳都能動,巨大的驚喜淹沒了他。他心裏明白,按照醫生事前的說明,這就證明手術成功了。恢復後,他可以像以前一樣生活了。

11月7日,在廈門召開的神經外科全國年會上,醫生們還在討論全世界腦功能區的手術風險。在地處偏遠的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在努力讓涉及到腦功能區的手術風險降低,而術中喚醒等技術的綜合運用,許順成手術的成功,讓腦瘤患者們看到了希望。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