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運動養生 > 氣功練習方法和要領

氣功練習方法和要領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4.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祕方

氣功練習方法和要領

肩關節周圍炎是指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損傷或外傷引起關節軟骨退變脫落,關節囊,滑膜、韌帶及肌肉萎縮等病理改變爲特徵的疾病。主要表現爲肩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受限。中醫稱“漏肩風”、也稱“凍結肩”。

本病預防當必採用正確的睡眠姿式,睡眠時上肢應向前伸,或輕度上舉位,避免上肢壓於身體下側,尤其老年人。肩外傷,不應固定於傳統位置,上臂應置自然下垂外旋位,最好固定於外展上舉位。

遇有輕微外傷,應將上肢保持外展上舉位休息,尤其肩撕裂,並保持固定二週。

肩關節外傷手術後,固定時間縮短。最好不超過三週,以免肌肉,軟組織廢用性萎縮。

避免寒受、勞累。

本病雖然病程較長,但通過適當的治療都能痊癒。若早期發病而未及時治療,就會使肩關節疼痛加重,功能障礙,久之肩關節周圍的肌肉、軟組織廢用性萎縮。

中藥薰洗法

用藥生芪、當歸、川芎、桂枝、荊芥、防風、細辛、桑枝、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肉桂、殭蠶、天麻、乳香、羌活。 將上藥置臉盆中,水加至多半盆,煮20分鐘後,用毛巾蘸熱敷洗肩關節。洗後避風。每日洗一至二次,一付藥洗七天,每次洗完將藥盆放到陰涼處。

鍼灸


取穴肩髃、巨骨、肩髎、臑俞、肩點臂臑、條口等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按摩推拿療法


1按揉穴位舒筋法:病人取坐位,上肢肌肉關節呈鬆弛狀態。術者立在側方,一手拿住患臂腕部,另一手拇指由上肢遠端取穴至近端,通過刺激穴位達到舒筋作用。

2痛點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韌帶放鬆。術者立側方,一手點按痛點的上方,另一手按揉痛點的下方,雙手並用,逐漸下移,反覆5~10次。

3腋下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鬆,術者立在側方,一手握住病人上肢,另一手拿病人腋下大筋。手法要適當,以病人能夠耐受爲限。

4肩關節按揉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鬆,術者立於側方,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按揉肩關節,先按揉內側,後外側,繼而肩背部。手法要先輕後重。

5肩胛推按法:病人取坐位,雙手扶膝,肩背肌肉放鬆。術者立在後方,以雙手拇指推按肩胛肌肉及關節,先從肩胛手緣開始,逐漸向下。

6腋下牽位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關節放鬆。術者立在側方,一手牽拉病人腕部,另一手拳在腋下做頂推,兩手動作協調有力。

7肩臂旋前、旋後法:病人取坐位,肩肘關節肌肉放鬆。術者立在後側方,一手扶按肩關節,另一手握住病人肘關節,反覆作旋前、旋後運動。兩手要協調,切不可用蠻力,以免拉傷肌肉組織。

8平拉舒筋法:病人取坐位,肩部肌肉放鬆。術者立在後測方,一手拉住病人腕部作上下抖動,另一手推按肩部,兩手用力相反。 通過按摩推拿起到鬆馳肌肉,活血化瘀,解痙消腫,鬆解粘連,活動關節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物理療法


如超短波、紅外線、頻譜儀照射、蠟離子導入等。

封閉療法


用強的鬆龍注射液25毫克加0.5%普魯卡因10毫升,痛點封閉,每週一次。

功能鍛鍊


除採用上述辦法外,自己可以加強鍛鍊,主動做旋轉上肢,上舉,後伸鍛鍊,促進早日康復。

三、練功須知

(1)環境:練習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但是也不必過分強調這個問題,沒有他人干擾即可。

(2)不要在:大飢、大飽、大怒、大驚等情志衝動時勉強練功;風雨雷電時暫且不練。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氣的運行不比勉強引導,當其充盈時自會運行,勉強引導易出偏差。

(4)幻覺和觸動:練功時,由於真氣活躍,經絡開啓,會出現各種幻覺和觸動,請勿驚慮。經常出現的有:大、小、輕、重、涼、熱、癢、麻。出現以上情況時,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懼憂慮。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氣時注意心窩部

①方法:練功條件準備好,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約一兩分鐘後平靜下來即可沒有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識作爲。久久行之,真氣就在心窩部聚集起來。而且這個方法本身就是排除雜念的好辦法。

呼氣時真氣下行進入丹田,爲達此目的,必須先聚集真氣,這就是爲什麼第一步時並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開始就氣沉丹田,初學不易掌握,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終止。

②時間:如果想如期完成這一階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條件許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沒有固定時間也不要緊,抓緊練習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鐘。認真練習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應:練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氣就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

第二步、氣沉丹田

①方法:當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發熱時,就可以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進。不可操之過急,用力過大將產生高熱,很不舒服。

②時間: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鐘,10天左右即可氣沉丹田。

③反應:每次呼氣一股熱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當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顯的感覺,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的止於丹田。不要再過分注意呼氣時把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③反應:基於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熱明顯,十數日後小腹形成氣丘,隨着時日和功夫增長,氣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強。力量足夠時會向下遊走,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腰背發熱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時候,勿忘勿助!意識跟隨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要用意識向上引導(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決定的,若力量不夠,它就會停下來,待丹田力量充實再繼續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頂即可。

②時間:每天可增加練功次數和時間(40~60分鐘)。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這樣通過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人經過數小時、數天,大多是一週左右。通關過程爲正常生理現象,人人可通,極個別通不過的另有原因。

③反應: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名門處感覺真氣活躍,自覺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氣培養充足,一股熱力直衝而上,勢頭很猛,一次衝過督脈;有的行行駐駐,數日方過;有的像水銀柱一樣,隨呼吸上下活動,漸次上行。通督前後身體可能不穩,注意及時調整。頭部感覺箍緊,有時沉悶不適,爲正常現象。此階段異常關鍵,不可疑慮放鬆。

第五步、小週天成

①方法:真氣過玉枕、百會後,向下經鵲橋(舌抵上顎)入壬脈。小週天就已經通了!此時,一吸氣真氣入腦海,一呼氣真氣入丹田。此後,原則上還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會出現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百會,靈活掌握。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60分鐘或更長。 ③反應:此步初期,可能各種觸動現象不斷,十餘天即可消失。

練習氣功的要領:

(1)鬆靜相輔,順乎自然

鬆與靜的關係密切,全身放鬆能促進入靜,而入靜後,也必然呈現全身放鬆,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鬆,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鬆,這個鬆必須掌握鬆而不懈的狀態。採用臥式,全身放鬆較易實現,但在擺好姿勢以後,還應全身微微晃動幾下,達到臥之舒適。站、坐兩式的維持,都必須有一定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鬆。

放鬆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意識的放鬆,首先要伴隨着全身肌肉放鬆,使整個身體有一個舒適鬆快的感覺,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過於集中,要消除緊張狀態,達到精神意識的放鬆。

靜,是指相對安靜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無聲,體會悠閒自得,在意識方面強調通過意守,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總之,鬆靜自然是練功的關鍵,掌握得好,可以迅速獲得良效,掌握不當,往往會出偏差。

(2)練意練氣,意氣合一

氣功之氣,主要是指真氣(元氣)。練氣之初,必須由練肺氣(呼吸之氣)入手。肺氣的鍛鍊,由於功法的不同,採用的呼吸方式也各異。雖然如此,但不論什麼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勻、細、長、緩"。練功有素之人、每分鐘呼吸次數,甚至可達二三次,形成緩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氣的鍛鍊,必須由淺入深,由快至慢,逐漸練習,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內即形成完整的深長呼吸。初練時必須以意念誘導,練到一定程度,便可達到自然而規律的呼吸。練意:一爲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二爲意守丹田,使整個機體發生更深刻的變化。初練氣功者欲想很快排除雜念是很困難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使雜念逐漸減少,達到入靜的要求。

練功過程中怎樣把練意和練氣結合起來?開始鍛鍊呼吸時,同時也要意守呼吸,以幫助呼吸盡快練好。待深長。均勻的呼吸形成後,再注意腹部隨呼吸起落。當呼吸鍛鍊得很純熟時,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達到氣貫丹田,此時,單純意守丹田即可以了。這樣練氣練意,二者就能密切結合,實現意氣合一,使真氣充沛,達到治病健身。

(3)情緒平衡,心情舒暢。

在氣功治療中必須強調情緒平衡,心情愉快,這樣才能促進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後都會有舒適和欣快的感覺。

(4)循序漸進,勿急求成。

初期練功不能急於求成,練功效果都是隨着練功時間的增加逐漸顯現出來的。練功方法雖然不很複雜,但要掌握得比較熟練,也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達到。

(5)練養相兼,密切結合。

練養相兼,就是練功和合理休養並重。只練功,不注意合理休養,對戰勝疾病將是個障礙,故練、養必須密切結合。合理休養應包括的內容爲:注意適當休息、生活規律、情緒樂觀、飲食有節、適度體力活動等。這些內容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乃至一生,都應當注意。

(6)固定功法,功時適宜。

當前各地流傳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臨牀廣泛採用,效果不錯;也有些功法,僅限於個別人練習,尚未完全公開,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難定論。練功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體質和日常習慣等,選擇1~2種合適功法,進行鍛鍊,這樣既便於掌握,又易獲效果

(7)總結經驗,避免偏差。

氣功療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練功要求和方法,不斷地進行鍛鍊。在鍛鍊中大都不能一帆風順,嚴重者可產生偏差。造成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於求成,不能循序漸進,呼吸用力過大,一味追求深長緩慢,或意守強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覺,結果造成呼吸不暢,胸悶氣短甚則呼吸紊亂,頭痛頭昏,精神緊張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顯,由輕到重,當開始有所表現時,糾正比較容易,需時也短,如果偏差已經形成,糾正起來就比較費力。因此練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細緻地體會,總結經驗,找到不足,及時糾正,以免形成偏差。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