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人體自帶“六味地黃丸” 知道的人太少了!

人體自帶“六味地黃丸” 知道的人太少了!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1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六味地黃丸”算是中藥裏面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名字,其服用方便、效果好的特點俘獲了廣大羣衆的好口碑。至今,它也是中成藥裏面的佼佼者。

人體自帶“六味地黃丸” 知道的人太少了!

“六味地黃丸”是中醫學補益劑中的補陰劑,是治療因陰盛而引起各種病證的代表方。其源於《金匱要略》的腎氣丸,減去桂枝、附子而成,方藥組成是:熟地黃24g,山茱英12g,幹山藥12g,澤瀉9g,茯苓9g,丹皮9g。方中有三補三瀉,即: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稱爲三補,熟地黃滋腎填精以養腎陰,山茱萸溫養肝腎以養肝血,山藥補益脾胃以益脾陰;澤瀉、丹皮、茯苓稱爲三瀉,澤瀉瀉腎火,丹皮清肝火,茯苓祛脾溼。補中有瀉,是爲了使補而不膩。

我們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神奇而又神祕的整體,許多時候、許多疾病,我們人體是可以自愈的,靠的就是我們人體的自療祕方。比如,我們人體本來就自帶“六味地黃丸”。

所謂人體自帶“六味地黃丸”就是指太溪穴、太沖穴、太白穴、然谷穴、行間穴、大都穴這六個人體穴位。

其中太溪穴、太沖穴、太白穴可以補益腎、肝、脾,屬於三補;然谷穴、行間穴、大都穴可以瀉腎、肝、脾之火、溼,屬於三瀉。以上六個穴位配合起來,便組成了人體自備的六味地黃丸。

人體自帶“六味地黃丸” 知道的人太少了! 第2張

1.三補

太溪穴——位於足內踝後方和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按摩太溪穴既能補腎陰,又能補腎陽。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可以滋肝陰,也可以抑肝陽。已有多項研究證明,太沖穴可治療高血壓、失眠、呃逆、耳鳴等疾病,效果尤爲明顯。

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是脾經的原穴。可以補益脾胃,治療脾胃虛弱。臨牀常也可用於治療局部關節疼痛,尤其是痛風性關節炎。

人體自帶“六味地黃丸” 知道的人太少了! 第3張

2.三瀉

然谷穴——位於內踝前直下一寸,是足少陰腎經的滎穴。此穴能夠通絡止痛、滋陰降火,尤其是降腎之虛火,而且對男女生殖泌尿系統、腎與膀胱、心肺、咽喉、足跟等部位的病變有較好的療效。

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屬足厥陰肝經的滎穴,清瀉肝火力強,有醫家用其治療高血壓、肋間神經痛、睾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且療效顯著。

大都穴——位於足趾第1跖趾關節遠端赤白肉際凹陷中,爲足太陰脾經滎穴,因本穴五行屬火,火穴可泄熱,故本穴可健脾和胃、清熱利溼。也有研究證明,其治療中風偏癱在改善下肢運動功能方面療效較好。

以上六個穴位的按摩養生法我們都可以嘗試,尤其適用於腎陰虧損的患者,有潮熱盜汗、遺精、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等症狀的朋友們不妨試試。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