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報告稱PM2.5污染致北京等4城市8000餘人早死

報告稱PM2.5污染致北京等4城市8000餘人早死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佈了《危險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經濟損失評估研究》報告,認爲2012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四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數將高達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經濟損失達68億元。其中,廣州市由於PM2.5污染造成的總死亡人數,以2010年數據計算,達1715人,佔當年總死亡人數的2.2%,經濟損失達13.63億元,並預測2012年死亡人數或達1926人,經濟損失近15.3億元。

報告稱PM2.5污染致北京等4城市8000餘人早死

研究團隊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西安作爲華北、華東、華南、西北重點區域的代表。利用4個城市2004年到2009年間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和同期疾病控制中心統計的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等病因死亡數據,採用統計學方法評估和考察PM2.5對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損害,並在此基礎上對2010年、2012年PM2.5引發的因病過早死亡和經濟損失進行了估算。這是國內第一份針對不同城市計算PM2.5造成的過早死亡人數、健康危害和經濟負擔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單行本目前已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報告的撰寫者之一,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研究中廣州的死亡數據來自國家疾控中心,PM2.5數據則來源於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位於廣州市崗頂)。研究團隊將相關數據代入暴露反映關係函數,通過複雜的數學研究計算建立出城市PM2.5的暴露反應關係係數,並設立暴露反映關係數學模型。此外,城市污染涉及的暴露人口按照北京、上海、廣州、西安2010年常住人口官方統計數據進行估計。

另一位報告撰寫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國星博士表示,該模型屬於GAM模型,是當前環境流行病學中研究空氣污染急性影響的標準方法之一。

報告認爲,根據中國2011年度衛生統計年鑑,2010年廣州市總死亡人數合計74626人,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34806人,呼吸系統疾病死亡人數8782人。此外,根據廣州市2010年環境狀況公報,經過數學模型估算出廣州市2010年PM2.5年均濃度爲42微克/立方米。

以上述兩個數據爲主要計算指標,根據暴露反應關係係數,利用相關GAM模型計算可得由於PM2.5造成的早死人數合計1715人,佔總死亡人數2.2%,其中PM2.5誘發的循環系統疾病死亡人數爲1145人,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引起死亡人數達310人。

那麼經濟損失的數據又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報告認爲,經濟學評價是整個疾病負擔研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將疾病成本貨幣化的關鍵步驟。一般來說,總成本包含有形成本與隱性成本,有形成本又包括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現有疾病負擔經濟評價模型中常用的主要有疾病成本法、人力資本法和支付意願法。“我們選擇的是支付意願法。”潘小川表示。

報告顯示,將一個社會爲減少污染造成的早死所願意支付的費用稱之爲基於支付意願法的“統計學意義上的生命價值(valueofstatisticallife,VOSL)”。VOSL並不是估計一個具體的人的價值,而是社會願意爲降低一定的死亡風險而付出的價值,更通俗地講,是爲防止一個社會成員早死所願意付出的價值,相關的研究多來自於發達國家。“用單個城市的PM2.5致死人數,乘以VOSL平均值,就能估算出經濟損失值。”李國星表示。

專家提醒

污染若不改善致死率將增加

報告認爲,工業和電力是珠三角區域PM2.5一次污染源的主要來源,貢獻超過60%;同時電力行業依然是PM2.5二次污染前體物的最大來源,貢獻了達50%的二氧化硫和40%的氮氧化物。此外,來自交通貢獻的氮氧化物,僅次於電力,同時也是珠三角地區揮發性有機物(voc)的最大貢獻來源。

研究團隊預測,若2012年的污染狀況,依然保持在2010年水平的情況下,廣州市由於PM2.5污染造成的總死亡人數在2012年會達到1926人,總共經濟損失近15.3億元。

若在2012年能提前達到國家二級、一級、WHO空氣質量準則標準,則將減少死亡321人、1238人、1468人,死亡人數下降16.6%、64.2%、76.2%,相應的經濟收益將達到近2.5億元、9.8億元、12億元。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