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女性泡溫泉得多注意婦科疾病了

女性泡溫泉得多注意婦科疾病了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5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女性怎麼預防婦科疾病,很多預防和保健的方法都是需要及時的護理的。在寒冷的冬天泡一次溫泉應該是最愜意舒服的事情!但是很多女性擔心泡溫泉會感染陰道炎!其實也不是沒有根據,畢竟是公共的場所。所以女性在泡溫泉時,要做足保護措施,避免感染。在享受溫泉帶來的身心放鬆的同時,科學的泡溫泉!

女性泡溫泉得多注意婦科疾病了

女人泡溫泉的好處

1、減肥:由於水的密度較小,因此在泡溫泉的過程中人常有浮起來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泡在水中半個小時之後,會有較明顯的飢餓感。這是因爲在水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而對於那些希望減肥的朋友們不防利用這一個好機會,爲自己塑造好身材,前提是在泡完溫泉之後,不建議大吃特吃。

2、美容養顏:溫泉中的化學物質有美容的效果。硫磺泉可軟化角質,明礬泉有收斂作用,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3、促進血液循環:在泡溫泉時,溫泉中的礦物質會透過身體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溫泉本身的礦物質透過表皮滲入身體皮膚時,其化學物質可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

4、利尿:入浴溫泉時,水對人體產生了壓力,胸腔和腹腔受到壓迫,影響到循環器官和呼吸機能,有利尿和治療浮腫的作用。

5、活絡筋骨:針刺浴可活絡筋骨,減輕痠痛等症狀。不過儘量避免與泉水成直角直接衝擊,以斜角舒緩水壓擊毛巾敷於患部爲宜。

6、提高睡眠質量:一般而言溫泉的水都在37度到40度左右。溫泉水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鎮靜作用,特別是對睡眠質量差的女性尤其適合多泡溫泉。提醒:當溫泉的水溫度超過40度則,則具有促進血管循環、以及取到興奮的作用。

7、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溫泉的水具有防治神經衰弱的作用,特別是對有腦溢血、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者更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的作用。除此之外常泡溫泉還具有緩解疼痛、促進腸胃、風溼疾病的康復等多重作用。

8、緩解疲勞:常泡溫泉具有放鬆肌肉,鬆弛關節,緩解疲勞的作用。比如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適當的泡泡溫泉具有活絡筋骨,減少痠痛之感。

女性泡溫泉得多注意婦科疾病了 第2張

泡溫泉會感染陰道炎嗎

1、溫度低易滋生細菌

泡溫泉能舒緩壓力、殺菌,甚至有部分皮膚病患者選擇藥物溫泉進行治療。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一般溫泉水並不會感染陰道炎,因爲高溫的溫泉水是無菌的,但如果溫度降到40°C以下,就可能造成細菌滋長。

2、泡溫泉時間長不健康

由於女性特殊的身體特徵,女性若是泡在溫泉中過久,也容易使陰道中正常的酸礆度與益菌生態受破壞,使得陰道容易受感染,而產生髮炎的現象。

專家表示,陰道炎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性傳播,另一個就是公用浴具。可以說泡溫泉不僅破壞了陰道的酸鹼平衡,讓細菌更容易乘虛而入,公共場所不潔的毛巾、馬桶等也是傳播疾病的媒介。

泡溫泉後不慎患上陰道炎怎麼辦?

專家提醒,一旦女性出現私處瘙癢、分泌物增多,甚至分泌物出現異味等,很可能是患上了陰道炎,需要立即去往醫院找醫生求助,切不可自行買藥使用,以免使用藥物不當傷害到陰道內正常的有益細菌,使情況變得更糟。

女性泡溫泉得多注意婦科疾病了 第3張

泡溫泉需要注意什麼

1、下水前要先適應水溫,先從低水溫的溫泉池開始泡,逐漸過渡到高水溫,給血管逐漸擴張的時間。

2、在泡溫泉時儘量閉合雙眼,緩緩地進行深呼吸,通過冥想來釋放身心,達到舒緩壓力的目的。如果坐了很久的車或是走了很遠的路,非常的累了,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越泡越累。

3、不要在燙身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超過10分鐘,要及時讓身體上胸露出水面或離水歇息。

4、不要在過胸的水位每次浸泡時間超過10分鐘,要與較溫和的池水及時交替浸泡或身體及時露出水面歇息後再浸泡。

5、由於溫泉水溫高,浸泡後會有出汗、口乾、胸悶等不適感,這是血液循環過快的正常反應,而且泡完溫泉人體的水分也會迅速蒸發,所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6、飢餓時不可浸泡,因空腹易致疲勞,須飯後小睡或稍休息再行浸泡。也不能吃得太飽之後去泡溫泉,否則都可能出現頭暈、噁心、疲倦等情況。

7、睡眠不足或是熬夜,如果突然泡溫度很高的溫泉,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是腦部缺血情形。

8、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要泡溫泉之前,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再泡溫泉,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纔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心情很興奮或是很生氣,心跳變快的時候,也不適合浸溫泉。

結語:到底怎麼預防婦科疾病,女人得多重視起來了,這些可是每個人都得多保養的。專家表示,陰道炎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性傳播,另一個就是公用浴具。可以說泡溫泉不僅破壞了陰道的酸鹼平衡,讓細菌更容易乘虛而入,公共場所不潔的毛巾、馬桶等也是傳播疾病的媒介。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