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共享護士”來啦!三甲醫院護士長擔心兩個安全問題

“共享護士”來啦!三甲醫院護士長擔心兩個安全問題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共享護士”來啦!三甲醫院護士長擔心兩個安全問題

近日,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多地悄然興起的新型互聯網+居家醫療模式—“共享護士”引發公衆熱議。

央視新聞頻道7月6日的一則視頻報道,也再次聚焦“共享護士”這一話題。視頻中,國家衛健委相關人員迴應稱,目前正研究相關政策開展試點。該回應將網上吵得熱火朝天的話題拉回到現實,也爲“共享護士”的未來發展定下了較爲清晰的路線。

“共享護士”來啦!三甲醫院護士長擔心兩個安全問題

仍處於試點階段,安全問題需重點考慮

與共享單車等APP類似,打開“共享護士”手機APP,選擇需要的打針、輸液、採血等服務,下單,等待平臺篩選,只需十幾分鍾,就能享受護士上門提供的醫療服務。這就是現階段多個“共享護士”APP常見的下單模式。

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秦護士長已經從事護理工作12年。據她介紹,最開始聽說“共享護士”這個詞大約是在一年前,在不少護士看來,這已經不算特別新鮮。

“從‘共享’這個概念出現開始,就有‘共享護士’這個詞了。”秦護士長說,在公衆並不熟悉這個新型醫療服務模式的時候,在護士圈裏,“共享護士”的說法已經流傳開了。

但秦護士長身邊的護士,幾乎沒有人使用這些軟件“接過單”,更沒有人嘗試通過這種方式爲患者提供上門服務。在她看來,“共享護士”仍處在試運行階段,她身邊的護士大多也處於觀望中,而且有不少顧慮,特別是安全問題。

“護士上門服務時,如何保證自身安全?患者家中是否安全?周圍環境是否安全?”秦護士長在接受採訪時,發出了這一連串的疑問。由於護士上門前不清楚下單的人是誰,鑑於此前發生過教師上門授課被害等惡劣事件,秦護士長的擔心並無道理。

此外,根據國家衛健委2008年實施的《護士職業註冊管理辦法》規定:護士經執業註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後》,方可按照註冊執業地點從事護理工作。在相關律師看來,護士通過APP爲患者提供上門服務,有非法執業的嫌疑。

而讓秦護士長更擔心的則是患者的醫療安全及醫療責任的劃分問題。在“共享護士”APP上,護士可以提供的服務有打針、輸液、採血、導尿、灌腸、拆線以及母嬰育兒等。雖然在普通人眼中,這些操作並沒有特別複雜,但不可忽視的是,任何醫療操作都有風險。就拿上門輸液爲例,其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可控性,患者可能在輸液室出現不良反應。

在央廣網的一篇報道中,袁女士通過共享護士平臺預約了一位護士爲自己患肺炎的侄子上門注射,沒想到是,孩子出現了藥物過敏反應——藥物性休克。據袁女士描述,在孩子發生不良反應的時候,護士也表現得手足無措。

秦護士長表示,在實體醫療機構,一旦患者發生意外,醫療機構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及搶救流程,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保障。但上門服務時,絕大多數護士不瞭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和前期病情,若在操作過程中發生意外,不太可能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搶救,且搶救設備等也無法立刻到位。

同時,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收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但對上門服務的護士來講,醫患糾紛很難理清。“這個責任到底是醫療機構來承擔,還是護士個人來承擔?”秦護士長表達了絕大多數護士的擔憂。

據秦護士長介紹,在“共享護士”出現之前,護士也會提供上門服務,但都是落在社區層面。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護士會給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上門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問題後也是患者的社區衛生服務站之間的關係。這和通過第三方APP“接單”上門的護士有本質的區別。

實際上,這些安全問題,已經引起國家相關部門注意。“我們已經瞭解到各地進展當中遇到的一些情況和一些問題,包括一些資質的審覈准入的問題,還有規範的問題,以及發生了一些不良事件以後的處理,法律責任分擔。還包括護理安全,以及護士的人身安全如何保證。”在央視新聞的視頻報道中,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說,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現在就是準備通過試點的形式,來進行跟蹤解決。

“共享護士”側面反映我國護理人員短缺

在央視新聞頻道的視頻中,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共享護士”其實是公衆比較通俗的叫法,規範的應該稱爲“互聯網+護理服務”。但無論名字是通俗還是規範,“共享護士”在多地的興起,充分反映出了全社會對“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強大實際需求以及我國護理服務業人員的嚴重不足。多因素的疊加,催生了新型醫療模式的誕生。

秦護士長所在的醫院是北京知名的三甲醫院,作爲護士,他們經常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患者最迫切的醫療需求。“常聽到患者詢問上門服務的相關問題,特別是一些危重症患者。”秦護士長說,危重症患者出院後,非常需要連續性醫療照護,但很多時候,患者無法通過醫院解決這些醫療需求。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人均擁有護士數量最多的是挪威,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達17.27人,歐盟制定的基本標準爲8人以上,而美國和日本分別爲9.8人和11.49人。相比之下,我國每千人口護士數僅爲2.74人(2017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護士佔總人口的比重約爲5‰,而我國只有1‰左右。以此推算,我國目前尚缺數百萬名護士。

爲促進護理人才流動,推動社會資本進入資源緊缺的護理服務領域,在廣東、北京等地區先後開展了護士多點執業試點。但是一年時間過去了,秦護士長告訴記者,護士的多點執業並沒有像想象中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幾乎沒聽說醫院裏的護士出去多點執業了。”

更困難的是,人口老齡化正在給我國護理服務業提出嚴峻考驗。全國老齡辦給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2.4億,65歲以上老年人1.6億,其中還有部分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而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數將達到4.87億的峯值,佔總人口的34.9%。

雖然今後我國將以居家養老爲主,但由於傳統意義上的居家養老模式正發生重大變化,因此,需更多借助於社區服務和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其中,長期照料、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老年護理服務蘊涵着巨大的社會需求。而在這方面,養老護理人員數量的巨大缺口仍然是最大的“痛點”。

就在“共享護士”刷屏期間,國家衛健委發佈了《關於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給近3年我國護理服務業的發展提出多項具體要求。

在秦護士長看來,該政策的出臺爲今後護理事業的發展指出了清晰的方向。但護士數量不足仍然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和醫生資源類似,我國的護理資源也都集中於大醫院、大城市,整體偏向於沿海和經濟發達的地區。有些地區真的是“一護難求”。

對於《意見》中提到的“遵循市場規律,激發市場活力,發揮市場在護理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秦護士長表示認同。她希望社會資本能夠盤活護士資源,解決巨大的醫療服務和養老需求。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