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廣東惠州4兄妹患怪病 咳嗽翻身或致骨頭斷裂

廣東惠州4兄妹患怪病 咳嗽翻身或致骨頭斷裂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是一個鮮爲人知的羣體,他們比玻璃還脆弱。

廣東惠州4兄妹患怪病 咳嗽翻身或致骨頭斷裂

一次摔跤,一個咳嗽,甚至一個翻身,他們的骨頭都有可能因無法承受壓力而斷裂,他們被稱爲“瓷娃娃”。

對於這個羣體,廣東的醫療體系至今都沒有進行過正式的病例統計。究竟有多少病患遲遲找不出病因、無藥可醫或是醫治不起?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目前,我國尚未將罕見病治療方案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而大部分罕見病的治療藥物也因價格高、用量少而沒被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因此“瓷娃娃”們鉅額的治療、藥物費用只能由患者自己全部承擔。

隨着2012年大病醫保新政的出臺,罕見病急需特效藥將逐步納入醫保目錄,“瓷娃娃”們的治療費用有望得到減免。

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多次走訪廣州、深圳、惠州等地,接觸到部分“瓷娃娃”的案例,走進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的故事。脆弱的人在談起病魔帶來的傷痛,大多是輕描淡寫,而對於明天生活則充滿期待。

脆弱的“瓷娃娃”們,有着堅強的夢想。

活着

幾乎每隔幾天就骨折一次,長期離不開繃帶和夾板,“保護骨頭”幾乎成了“瓷娃娃”們活着的唯一目標

與記者見面時,家住深圳龍崗的何志強剛剪了一個平頭,顯得很有精神。他黑色短褲下露出的小腿,上面有兩道明顯的疤痕,從膝蓋一直延伸到小腿末端。

這是何志強在18歲那年做了大手術之後留下的。當時醫生爲了使他那已經彎曲變形的骨頭變直,切開他的兩邊小腿,安進鋼針輔助小腿固定並矯直。

今年41歲的何志強,身高只有90釐米。他有着成人一般的腦袋和容貌,身體卻如小孩般細小,而且手臂關節、肩胸骨以及腳踝都嚴重變形。見到他時,他笑說自己“最近胖了”,但他的體重從未超過40斤。

出生3個月,何志強被確診爲成骨不全症。9歲那年,和小朋友玩耍,何志強摔倒在地,斷了兩根骨頭。他深受打擊,儘管這個事實已經陪伴了他九年。

曾經,媽媽用布條把何志強綁在自己背上,結果折斷了他的骨頭。13歲那年冬天,何志強和奶奶一起蓋大棉被,結果翻個身又折斷了3根骨頭。

在生命的前20多個年頭裏,他幾乎每九天就骨折一次,甚至打個噴嚏肋骨都會斷,長期離不開繃帶和夾板。到了23歲左右,何志強才進入青春期,這時他的骨頭才逐漸變硬,身體狀況漸趨穩定。

父母對何志強一直不離不棄。只要聽到哪裏有好的民間醫生,他們便會馬上帶兒子去。父母的愛,何志強都看在眼裏,也逐漸明白:自己安好無恙,對父母是一種寬慰,也是回報。於是“保護骨頭”幾乎成了何志強活着的唯一目標。

“骨折習慣了,我自己都會包紮。”何志強很是得意。常年骨折讓他熟識了各種情形的骨折,是軟組織創傷、骨裂還是折斷,他都能馬上感知。

相比何志強,廣州的劉志勇病情較輕,但平均一年兩次骨折的頻率,依舊是難以忍受的痛苦。“大概6歲的時候,我都有自殺的念頭了。”劉志勇回憶起當年,痛苦的感覺依舊清晰。

劉志勇是2歲半的時候才發現患了脆骨症的。4月齡時,媽媽幫他洗澡,曾發現他的手臂像麪包一樣腫,當時也沒太在意,因爲劉志勇沒有哭,也沒多大反應。

在發現得病之前,這是個平靜祥和的家庭。據龔媽媽回憶,劉志勇半歲時,人家逗他,讓他吹口哨,他就真的吹出來了。到了劉志勇1歲多,過年時親戚們互相走訪,聽到別人拜年,他也有模有樣地學話:“恭喜你發財!”當時家人都很驚訝。

“2歲時,他就懂得跟我說:媽媽,你不用給我買吃的,買多些筆和本子給我寫字。”說起這些,龔媽媽如數家珍。

惠州惠東的黃冬嬌,一個已成年的“小女孩”。自1991年出生至今,她已有21歲;但她還是“小女孩”的模樣,就像一個初中生,事實上,她的確還在讀初中。

冬嬌在家排行老二,在她之前有一個大一歲的姐姐。冬嬌出生後,父母有了生第三胎抱個男孩的想法。然而弟弟的出生,並沒有讓家人高興很久。父母發現,老三一直很虛弱,感冒、發燒成了家常便飯。不久,老四緊接着來到了世上。

最小弟弟的出生,父母本以爲可以輕舒一口氣了。不料,不久後大姐的一次骨折,以及隨之而來弟妹們陸續的骨折,打破了這個家庭美好的幻想。

冬嬌是4個孩子中骨折次數最多的,身上共有18處骨折。據母親回憶,第一次骨折是在她3歲時。當時只是讓土醫生接接骨、敷點草藥就完事了。夏天天熱,傷口發炎,和着草藥,蛆蟲不時從傷口處爬出。

相比之下,何志強要幸運得多。

何志強是深圳戶口,現在有了殘疾證,看病的費用基本都可報銷,每月還可領到1700元的低保。他拒絕過別人的捐款,他覺得自己有能力獨立生活。他在多次求醫中顯得無助。“8歲動了那場手術之後,我對現有的醫治方法不抱任何希望了。”手術過後的一段時間,何志強還頻頻骨折。現在何志強身體狀況已趨穩定,也過了醫治的最佳時期,他不再看病了。

未來

何志強的NGO團隊聯繫上了冬嬌一家,他們希望能把“瓷娃娃”的幫扶組織在廣東推廣,找到對接治療機構

新的學期開學,冬嬌升讀初三,姐姐和三弟都輟學了,內向的性格讓他們承受不了別人的嘲諷。而且,身體已經變形得相當嚴重。

冬嬌還在堅持着。未來對於她還是遙遠的事情,她只想着什麼時候能夠像正常人一樣上學、工作、正常生活。

新學期開學,劉志勇即將成爲大學畢業生。畢業生往往充滿着對未來的擔憂、焦慮,也會有所計劃,這些情況在劉志勇身上卻都沒出現。

劉志勇學的是會計,在剛過去的學期裏,他報名參加了會計師從業資格考試,結果名落孫山。

上大學以來,學校給了他很多優惠。除了免去他三年的學費,爲母子兩人空出一間宿舍,還特別爲龔媽媽安排了校內保潔的崗位,每月領取固定工資,也方便照顧劉志勇。這樣的生活,他們很滿足。

劉志勇希望畢業後能夠留在學校工作。據說,學校有專門爲部分學生設置的崗位,其中就包括一些做會計工作的,一個月工資大概一千多塊。

劉志勇一點都不勉強自己。“不用想太多”、“順其自然”成了他的人生座右銘。甚至他還覺得,“人生要隨便一點,對任何事情都別太在意,太專注可能不太好”。或許站在他的角度才更能理解,哪怕是最簡單的跑跳,他都無法隨心所欲。那是一種無奈,久而久之便成了漠然。

現在的何志強在公益服務方面風生水起。2003年,義工們不僅教給他知識,更是給了他義工服務理念上的巨大啓發。

2004年,何志強在剛搬入的新家小區裏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不多,一些老人會面臨各種生活上的不便。這讓他第一次有了創建義工站的想法。

他的想法遭到了身邊人的一致反對,大家都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但在他的堅持和籌備下,5個月後,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水山緣站掛牌成立。

對於自己的團隊,何志強信心滿滿。他們一路堅持下來,從孤兒院到敬老院,從物品捐贈到精神開導,都是他們服務的範圍,至今仍在進行着。

在從事義工服務過程中,何志強也在不斷地學習總結,他曾開通心理諮詢熱線,也參加過汶川地震救災工作。去年,他建立了NGO純公益協調服務中心,踏上從事公益活動的專業化道路。

最近,何志強的NGO團隊正在籌劃開展“瓷娃娃”的項目,希望能夠把針對“瓷娃娃”病患的幫扶組織在廣東推廣。他們聯繫上了冬嬌一家,還走訪深圳多家醫院,希望引起院方的重視,形成對接治療機構。“先爭取有對接機構‘醫得了’,再考慮患者如何‘醫得起’。”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