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提高臨牀療效 促進學術交流——中醫診療發佈

提高臨牀療效 促進學術交流——中醫診療發佈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5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高臨牀療效 促進學術交流——中醫診療發佈

“爲了提高中醫臨牀診療的水平,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以傳統中醫學基本證候和相應方藥爲基本點,結合現代臨牀研究進展和專家臨牀經驗,制訂了系列中醫診療專家共識,以提高臨牀療效,促進學術交流。”這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王顯教授在中醫系列共識發佈會上所做的介紹。

據悉,本次系列中醫診療共識是在長城會期間舉行,發佈了《PCI術後胸痛中醫診療專家共識》、《PCI術後焦慮抑鬱中醫診療專家共識》及《胸痹心痛絡風內動證診斷專家共識》三個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會議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的胡大一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王顯教授共同主持,衆多心血管專家出席了本次活動。

提高臨牀療效 促進學術交流——中醫診療發佈 第2張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吳偉教授就《PCI術後胸痛中醫診療專家共識》做了介紹。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目前已經成爲狹窄性冠狀動脈疾病的標準治療方法,然而PCI術後仍有不少患者發生胸痛。近年,PCI術後服用中藥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部分PCI術後胸痛的患者服用中藥後,取得理想療效。PCI術後胸痛仍屬於中醫“胸痹心痛”範疇,其病機可概括爲本虛標實,本虛以臟腑氣血陰陽虧虛爲主,標實以血瘀、痰阻、氣滯、寒凝多見。儘管PCI術後胸痛患者的臨牀表現多樣化,但基本上可以從本虛證和標實證的排列組合加以概括,因此,PCI術後胸痛的分型診斷應以本虛和標實爲綱進行辨證分型。本共識建議在參照1990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制訂的冠心病中醫辨證標準的基礎上,增加血虛證的辨證診斷。對於PCI術後患者,應高度關注血虛證的辨證診斷,近年臨牀實踐表明,PCI術後抗血小板治療藥物引起的出血較爲常見,尤其是非重要臟器出血,不易被早期發現,患者可表現爲血色素下降,出現血虛證。加之年老體虛、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因素,更易引起心血不足或肝血虧虛之證,臨牀上當以詳細辨證。對PCI術後本虛證和標實證分佈規律的研究結果顯示,PCI術後患者中醫證候出現頻次和順序雖較術前有一定變化,但仍以氣虛、血瘀、痰濁等多見,證候組合中,以氣虛血瘀證、心血瘀阻證和痰瘀互阻證多見。雖然PCI可有效解除血管阻塞,顯著改善心肌缺血,但對中醫本虛證和標實證的改善有限,提示PCI術後仍需要加強扶正固本、祛邪治標之法。本共識強調,在臨牀上應辨證選用中成藥,建議對所有PCI術後患者採用“生命網”管理模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少胸痛發作。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王亞紅教授做了《PCI術後焦慮抑鬱中醫診療專家共識》的相關內容報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作爲冠心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國約有每年100萬、歐洲約有每年80萬患者接受PCI,目前我國PCI手術量已超過每年50萬,成功率高達91%-97%,其適應症還在不斷擴大。然而,PCI手術前後患者出現的抑鬱、焦慮等心理障礙日益引起臨牀關注。小樣本臨牀研究表明,PCI術前患者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人的14%,PCI術前既存在焦慮,又有抑鬱,存在肯定焦慮者佔70%,存在肯定抑鬱者佔38%。說明患者經歷手術和基礎疾病的雙重心理應激,焦慮和抑鬱發生率增加,這種不良心理反應會直接影響手術過程和術後恢復,最終成爲PCI術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近年,PCI術後服用中藥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部分患者經過中醫藥治療後取得較好療效。PCI手術前後出現的抑鬱和(或)焦慮症,屬於中醫“鬱證”範疇,治療鬱證的相關方藥適用於PCI手術前後抑鬱和(或)焦慮症的辨證治療。爲了提高PCI手術前後焦慮和(或)抑鬱的中醫臨牀診療水平,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以中醫學基本證候和相應方藥爲基本點,結合現代臨牀研究進展和專家臨牀經驗,制訂PCI術後抑鬱和(或)焦慮中醫診療專家共識,以提高臨牀療效,促進學術交流。PCI手術前後患者出現抑鬱和(或)焦慮,可參考中醫“鬱證”進行辨證論治,鬱證初多病實,以六鬱見證爲主。病久則由實轉虛,引起心、脾、肝氣血陰精的虧虛,出現虛證或者虛實夾雜之證。儘管PCI手術前後患者出現的焦慮和(或)抑鬱臨牀表現爲多樣化,但基本上可以從其虛證和實證的排列組合加以概括,因此,PCI手術前後抑鬱和(或)焦慮的中醫診斷應以虛實爲綱進行辨證分型。應該強調,鬱證主要因爲七情所傷,情志不遂,或鬱怒傷肝,導致肝鬱氣滯而爲病,病位主要在肝,但與心、脾、腎密切相關。經醫家多年來的深入研究,鬱證的分型及相應的治療幾度更改,但肝鬱氣滯證始終是病證基礎,肝鬱氣滯是鬱證的基本證型。本共識參考多家學會或者工作組制訂的診斷標準,結合專家經驗,辨證分爲氣鬱化火、氣滯痰鬱、氣滯血瘀、肝膽溼熱、心脾兩虛、心膽氣虛、陰虛肝鬱7種複合證型。中醫治療鬱證的理法方藥,一般適用於PCI手術前後焦慮和(或)抑鬱的治療。理氣開鬱、調暢氣機、怡情易性是治療鬱證的基本原則,對於實證,首應理氣開鬱,並根據是否兼有血瘀、火鬱、痰結、溼滯、食積等而分別採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溼、消食等法,虛證或養心安神,或補益心脾,或滋養肝腎;虛實夾雜者,則又當視虛實的偏重而虛實兼顧。本共識強調,在臨牀上應辨證選用中成藥。臨牀上鍼灸治療抑鬱症取得一定療效,常用穴位有百會、神門、內關、章門、三陰交、太沖、印堂、陽陵泉、太溪、肝俞、腎俞、心俞、足三裏、神庭、本神、四神聰等,可選的治療方法包括電針、單純體針、穴位注射、耳針、埋線、離子透入等。本共識建議對所有接受PCI治療的患者採用“雙心”醫療模式,加強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對身體的過分擔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或)抑鬱等情緒障礙。

最後,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劉紅旭教授對《胸痹心痛絡風內動證診斷專家共識》做了詳細介紹。近年發現,部分胸痹心痛患者的病機難以用傳統的正虛、痰濁、瘀血、氣滯、寒凝來解釋,使用常規的扶正、化痰、活血、祛寒等方法難以取得理想療效,針對這些辨治難點需要凝練更貼切的病機描述,需要探索更加符合臨牀實際的治療方法。我們根據這部分患者臨牀發病急驟、病情變化多端、病程時作時止等特點,提出胸痹心痛絡風內動病機學說,並通過臨牀觀察證實“風藥通絡法”治療胸痹心痛能夠取得顯著的臨牀療效。另有諸多臨牀報道顯示,使用“風藥”可提高胸痹心痛的臨牀療效。因此,建議將絡風內動證作爲胸痹心痛的一個證型。臨牀上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ST段擡高心肌梗死、非ST段擡高心肌梗死以及其他發作性疾病,表現爲膻中及左胸部發作性憋悶疼痛爲主症時,可參照胸痹心痛絡風內動證進行辨證論治。凡心脈病證出現動風徵象稱之絡風內動,從疾病的虛實性質分辨,絡風內動包括熱毒生風(實證)、絡虛風動(虛證)、外風引動內風(虛實夾雜證)三個方面。並根據患者主症、次症、舌脈結合理化檢查,制定了熱毒生風、絡虛風動、外風引動內風三個證型的辨證標準。

此次共識發佈會是長城會上首次發佈的中醫系列專家共識,我們相信對於推進中醫、中西醫結合診療規範具有重要意義,對於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