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三至五成慢性病人現不同程度心理問題 卻很少就診

三至五成慢性病人現不同程度心理問題 卻很少就診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身病”之外還有心病?

三至五成慢性病人現不同程度心理問題 卻很少就診

慢性病人普遍伴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

日前,廣東省非精神科醫生精神心理診療培訓計劃正式啓動,一組數據顯示出此次培訓計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調查發現,前來醫院求治的病人尤其是久病不愈的慢性病人中有三至五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統計數據表明,到精神心理科做心理諮詢的病人僅一千例。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即非精神科醫生沒有想到病人可能“身病”之外還有“心病”。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耿慶山表示,一方面,軀體疾病患者可伴發精神障礙;另一方面,由於患者自己不一定能確定應該看什麼醫生,加上精神疾病的“標籤”作用,以及精神疾病本身表現的不典型性,而使大量的精神障礙病人涌入醫院的非精神科。由此導致的後果是,那些久患身體疾病而同時伴有抑鬱焦慮的病人,未能得到及時識別和有效治療。

軀體疾病普遍伴有心理問題

一項關於廣州地區綜合性醫院門診病人的調查結果表明,抑鬱和焦慮是病人去看非精神病科門診的主要原因。統計數據表明,去年廣東省人民醫院全年有372萬多人前來就診,其中內科住院病人181萬多人,但到精神心理科做心理諮詢的病人僅一千例。這種現象在各大綜合醫院十分普遍。

據專家介紹,在現代社會,傳染病、寄生蟲病、營養缺乏病已經不再是威脅生命的主要疾病,它們在“疾病譜”和“死因譜”中所佔的地位已不重要。相形之下,與心理性、社會性因素有關的疾病卻顯著增高,以排名前三位的死因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爲例,都包含有心理緊張、吸菸、環境污染等心理、社會因素在內。

至於公害病、交通事故、自殺、吸毒、酗酒、飲食過度以及其他種種心理社會原因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的廣泛發生,更主要是來自心理和社會因素。而對於走在改革開放發展前沿、社會競爭激烈的廣東省而言,以上形勢顯得尤爲嚴峻。

“患病越重的人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越大,比如癌症、惡性腫瘤等,此外患有一些慢性病的人也比較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症狀。”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莊建對記者表示,有一些病人即使得了抑鬱症,也不願意承認,一直不願意去看精神科,導致影響了治療效果。

據WHO組織的一項多國研究表明,在綜合醫院門診與住院患者中,大約有25%-30%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也有的是由於心理疾病引起的軀體症狀爲表現,但患者或家屬自認爲是軀體疾病,就到其他臨牀科室看醫生。

據介紹,有一位患者自訴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總認爲自己有嚴重胃病,但經多次檢查,沒有發現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服藥也沒有效果。轉入精神心理病房後,經檢查確診爲焦慮症,而後針對引起焦慮的原因進行心理疏導,並服用抗焦慮藥物,僅半個月焦慮症狀就明顯減輕,腹痛、噁心等感覺也隨之消失。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象普遍

精神衛生問題在中國普遍存在。一項基於在中國的4個大型城市的調查結果表明,大約有1.73億中國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1.58億人從來沒有得到任何類型專業人士的幫助。在21世紀,精神、心理和行爲問題被認爲是中國人羣健康狀況不佳和生產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至少佔疾病總負擔的五分之一。

在2007年,中國國家精神衛生中心估計,50%的門診患者(非精神科)爲抑鬱症患者。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還在迅速上升。然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在中國將近14億的人口中,僅有不到2萬名註冊的精神科醫生,即每百萬人口或每10000名精神病患者只有不到15名精神科醫生爲他們提供服務。

“實行精神衛生工作任務的轉移,即由非精神病專科醫院來承擔一部分治療精神病任務的試驗,將會成爲全球精神衛生提高的典型。”耿慶山表示,隨着“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心理問題逐步重視起來了。這一新醫學模式認爲除了生物學觀點外,還必須考慮人的心理和人與環境的關係。

然而,在中國實現這一醫學模式的轉變並非易事。有許多醫生在理論上缺乏訓練,在實踐中也沒有身體力行。例如,目前臨牀各科的不少醫生不懂得軀體疾病合併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治,甚至不能識別一些簡單的心身疾病,從而達不到既治癒軀體疾病,更醫好精神、心理的目的。

“大部分醫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注重解決軀體疾病,患者受到的服務支離破碎,很多醫患糾紛、醫患關係衝突由此產生。”耿慶山指出,很多醫生往往只關注近代、現代生物醫學,重視科學技術,輕視人的社會性、心理性,“工匠化”和非人性化越來越加劇,以至醫療保健過程成爲環節越來越多的工業流水線式操作過程,操作者對終極結果的關心越來越淡薄。

非精神科醫生培訓啓動

“單靠精神科醫生‘坐堂式’的會診畢竟不是理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需要更多的非精神科醫生具有一定的識別和處理精神心理問題的能力。”耿慶山表示,醫院非精神科醫生對精神科問題的識別和處理能力仍令人擔憂,因此,針對非精神科醫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精神衛生繼續醫學教育是當務之急。

廣東省非精神科醫生精神心理診療技能培訓項目應時而生。據介紹,該項目初步的培訓計劃包括:2012年度-2013年1月計劃培訓15家醫院的醫生,培訓人羣是三級甲等醫院非精神科住院醫生、主治及進修醫師、在讀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據介紹,之所以先培訓三甲醫院的醫生,是因爲三級甲等醫院就診量大、病種複雜,其非精神科住院醫師是臨牀一線醫生,與患者直接接觸,必須對患者合併的精神心理疾病有系統的認識,才能更好地識別其精神心理疾病,從而反饋給上級醫生,以便在上級醫生指導下制定更好的診治計劃和院外保健、康復計劃。

“主要是想讓他們學會識別、診治常見精神心理疾病,以及容易發生於患有軀體疾病患者身上的精神心理疾病的鑑別。”據耿慶山介紹,很多非精神科醫生在遇到帶有精神症狀的病人時,或者無法識別病人的精神症狀,或者處理這些問題時不規範、不繫統。而國外有研究表明,對非精神科醫師進行教育培訓及實踐指導,不僅能改進他們對患有軀體疾病合併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識別能力和治療療效,而且最終能減少這些疾病造成的人類疾病負擔。(趙兵輝)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