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海南現3起疑似恙蟲病患兒案例 專家稱系常見病

海南現3起疑似恙蟲病患兒案例 專家稱系常見病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月26日,廣州媒體報道了廣醫二院收治了4例疑似“恙蟲病”的患者,其中兩人因發病太急不治去世,引起公衆的高度關注。南國都市報記者27日走訪海南省人民醫院和海南省婦幼保健院瞭解到,“恙蟲病”在海南是一種四季常發的蟲媒傳染病,截至目前,兩家醫院已收治了3例疑似恙蟲病患兒,無死亡病例。

海南現3起疑似恙蟲病患兒案例 專家稱系常見病

“恙蟲病”在海南很常見

據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開的數據顯示:海南省從2004年開始實行傳染病網絡直報,2005年至2006年我省未發生恙蟲病病例,2007年出現過9例,2008年出現過18例,2009年出現過34例。至今我省未發生死亡病例。

2009年,省疾控中心負責全省立克次體實驗室檢測工作,並建立了監測網絡,同時組織各市縣醫療衛生婦幼機構的培訓,指導市縣疾控機構做好個案調查和疫源地調查工作。

“恙蟲病在海南十分常見,一年四季都有散發病例。”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馮小偉表示,恙蟲病是一種全國都十分常見多發的疾病,在海南省也有多年的發病史。2008年,省人民醫院曾收治8例“恙蟲病”的嬰幼兒病例,經治療,患兒都康復出院。今年,截至目前,醫院收治了2例疑似“恙蟲病”的患兒。

另外,記者從省婦幼保健院瞭解到,該院今年收治了一例疑似恙蟲病的患兒,患兒入院時高燒,出現肺炎和多臟器衰竭的症狀,且皮膚有焦痂,經治療後轉危爲安。

與“恙蟲病”一樣,“蜱蟲病”在海南也有發病史。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我省各個市縣都有蜱蟲存在,但蜱傳疾病在我省不是很常見。自2007年以來,我省疾控部門每年都對蜱傳疾病進行監測,但病例並不多,目前沒有出現死亡病例。

嬰幼兒患恙蟲病比例大

據海南省婦幼保健院院長、兒科學博士向偉介紹,“恙蟲病”、“蜱蟲病”是東方立克次體病菌感染的一種,這種病菌主要在齧齒類動物如老鼠身上寄存,並可由跳蚤或蜱等蟲類爲病源載體向人類傳播致病。恙蟲病、蜱蟲病的發病症狀主要有發燒、肝脾腫大、皮膚出現焦痂,如果病情嚴重,可導致腦膜炎,甚至引發多臟器衰竭,最終死亡。

“恙蟲病一般在嬰幼兒人羣較多見,這應引起家長的重視。”向偉表示,“恙蟲病”目前不屬於法定傳染病,只是一種蟲媒傳染病。從發現恙蟲病病例來看,由於嬰幼兒抵抗力弱,且皮膚嬌嫩,所以容易被蝨子、跳蚤等蟲類咬破皮膚,容易發病。

恙蟲病患兒多來自城郊農村

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馮小偉告訴記者,該院收治的恙蟲病患兒多數是市縣農村地區,或是海口城郊地區。主要是這些地區環境衛生較差地方,病菌容易通過蝨子、跳蚤等蟲類咬傷小孩,傳播疾病。

因此,他建議農村地區要開展環境整治,把家居衛生搞好。

“海南夏季天氣炎熱,並進入了雨季,人們到戶外活動時要做好防蚊蟲叮咬的措施。”馮小偉指出,恙蟲多在陰溼的地方活動,悶熱潮溼的天氣容易滋生跳蚤等蟲類,爲恙蟲病的局部流行提供了條件。

孩子高燒皮膚焦痂要重視

記者瞭解到,恙蟲症的治療並不複雜,費用也不高,但容易因爲父母不夠重視或誤診,延誤治療時機。

馮小偉醫生指出,人被恙蟎叮咬後,有7-10天或更長的潛伏期。被恙蟲叮咬最典型的證據是叮咬處有“焦痂”,叮咬處多在腋下、乳房下、腹股溝、後背等隱藏部位,主要臨牀特徵爲突然起病、發熱、叮咬處有潰瘍、淋巴結腫大及皮疹。因此,孩子如出現突然高燒不退,皮膚有焦痂時,家長要留意,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外出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

“夏天,家長帶孩子戶外活動時,最好穿長袖衣服,最好避免在溪邊草地上坐臥,或在雜草灌叢上晾曬衣服。”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楊靜表示,夏天預防恙蟲病、蜱蟲病等立克次體病菌感染,首先要發動羣衆,採用各種滅鼠器與藥物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滅鼠。同時剷除雜草、改造環境、消滅恙蟎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

個人防護上,家長帶孩子到野外遊玩時,應紮緊袖口、領口及褲腳口,身體外露部位塗擦5%的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即避蚊劑),鄰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鉀溶液;以防恙蟎幼蟲叮咬。回營區後及時沐浴、更衣、如發現恙蟎幼蟲叮咬,可立即用針挑去,塗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劑。(陳新)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