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母嬰保健 >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黃花菜

功效: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溼、消食明目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爲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口感清爽,稀釋油膩感

黃花菜在月子中猶如微風拂面,稀釋掉油膩膩的味道。

製作花樣多變,熬湯、涼拌、清炒

黃花菜的製作花樣還真多,不僅能加入豬蹄、土雞等湯中,還能用水焯熟後直接吃,或清炒。媽媽們依據自己的需求,做出合自己口味的黃花菜大餐,又利於下奶,這是一箭雙鵰。

下奶好幫手

幫助分泌乳汁,不堵塞。

推薦食譜:豬蹄黃花菜湯、土雞黃花菜湯、清炒黃花菜、黃花菜焯水等。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小米粥

功效: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用於氣血虧損、體質虛弱、腸胃欠佳者進補,適於媽媽乳少、產後虛損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飲食不香等。

口感細膩,不加重身體負擔

小米粥入口比大米粥細膩,有種米糊在嘴裏融化的美妙感,利於消化,不加重腸道負擔。

製作花樣單一

月子裏就是原味小米粥,出了月子後可以在小米中加入不同的食材一起熬變換味道。

爲高產錦上添花

小米好消化好吸收,北方許多媽媽生育後就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

推薦食譜:小米粥、小米大米粥、小米枸杞紅棗粥等。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第2張

絲瓜絡

功效:絲瓜絡對於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等具有特殊的效果。乳汁分泌不暢時,可用其燉湯,加速分泌。

什麼是絲瓜絡

絲瓜絡被形象的稱作絲瓜瓤,多呈長棱形或長圓筒形,爲絲狀交織而成。在絲瓜成熟發黃乾枯後摘下,除去外皮及果肉、種子,洗淨曬乾即可。

乳腺發炎乳汁不通,用絲瓜絡湯

不少哺乳期媽媽遭受過乳腺發炎或乳房腫等症狀,這時可用絲瓜絡煮水喝或將絲瓜絡放在高湯內燉煮,再配以絲瓜絡煎水外擦,內外結合。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絲瓜絡,以便通絡催乳。

絲瓜絡燉湯,通乳催乳效果佳

喝湯就好,無需吃絲瓜絡,如果有需求可試試。

推薦食譜:絲瓜絡燉鯽魚、絲瓜絡燉豬蹄、絲瓜絡煮水等。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第3張

土雞、鯽魚、土雞蛋

功效:這些食物肉嫩味美,能幫媽媽產後迅速恢復身體元氣。它們含高蛋白,下奶效果一流,相對於豬肉來說,更不易發胖。

高蛋白食物,營養不發胖

相對於油膩的豬蹄湯來說,無論是土雞、土雞蛋,還是鯽魚,吃起來都十分爽口,而且這幾樣食物本身含高蛋白,是身體恢復的需求,又能延緩發胖的步伐。

做法簡單,食材易購入

這些食材均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一年四季都有,方便隨時購入,做法簡單。

推薦食譜:土雞湯、鯽魚湯、清水煮雞蛋等。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第4張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紅棗、木瓜、橘子、獼猴桃等

功效:水果中含有身體必不可少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對媽媽產後身體恢復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油膩的月子期間,水果簡直猶如王母娘娘的蟠桃一樣美味。

紅棗補血,利於身體恢復

剛生產的媽媽身體一般很虛弱,需要適量調理。紅棗含鐵量較高,能幫媽媽產後補血,遠離貧血,不僅如此,紅棗還可通乳,使媽媽下奶。

橘子、獼猴桃,維C含量高

橘子、獼猴桃等水果維生素C和鈣含量高,媽媽吃後,能通過乳汁把鈣供給寶寶,促進寶寶身體發育。同時這些水果有通乳催乳的作用,能幫媽媽分泌乳液。

木瓜,養顏美容還下奶

木瓜直接吃可美容養顏,煲湯可下奶。

推薦食譜:木瓜紅棗煲湯、其餘可直接食用。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第5張

月子中湯水不可少,無需着急瘦身

剛生產的媽媽首先要保證寶寶的口糧,待寶寶的需求和媽媽乳汁分泌步調一致後,再考慮自己的問題。因此,產後無需着急瘦身,堅持母乳餵養其實就是一種很好的瘦身方式。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第6張

哺乳後期可開始減肥

哺乳後期,寶寶接受了配方奶,對輔食也吃的津津有味,這時可以開始着手瘦身計劃。

管住嘴邁開腿,不節食多鍛鍊

無論何時,都不要以節食作爲瘦身的首選,切記優美的體型一定是鍛煉出來的。管住嘴邁開腿,適當減少進食量再配合大量運動,相信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下奶又不長胖的食物 產後瘦身不用再糾結,這幾種食物既下奶又不胖! 第7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