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曝光臺 > 過年別隻知道玩手機,,教你戒掉上癮的“手機控”

過年別隻知道玩手機,,教你戒掉上癮的“手機控”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7方法個戒掉手機控

1、不讓自己的生活太無聊,儘可能去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多交朋友,在閒暇的時候,多進行瑜伽、打籃球、跑步,深呼吸等活動,讓生活充實。

過年別隻知道玩手機,,教你戒掉上癮的“手機控”

2、下意識強制自己每幾個小時纔去查看一次手機。如果必須隨身攜帶手機的話,就把手機放在包裏,並強制自己不要頻繁打開包查看手機。

3、通過朋友、同事之間的互相提醒來限制手機的頻繁使用。在工作也好,在學校也好,在家裏也好,等對方協商好,讓對方監督並提醒你。比如在使用手機好長時間了提醒下,在一些場所提醒不要使用手機等。

4、在業餘,休息,下班之後,規定自己在某個時間玩時候,沒有非必要的事情,不要用手機。要做到有目的去使用時間,其實很多人之所以使用手機的時間那麼長,就是不知道自己用手機來幹嗎,在手機上,打開微信、打開微博、打開百度,這樣一個一個看下去,漫無目的的,最終時間過去了,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哪些什麼。

5、刪除一些不常用的應用,很多購物、旅行、理財、遊戲、微信、QQ等APP太多,會影響手機的運行速度。對於推送信息,如果對我們沒有用處,那就是干擾,可以有選擇地進行屏蔽或者取消關注。

6、設置手機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對首屏進行大掃除。利用手機助手或者安全軟件,進行設置,減少信息,廣告、詐騙電話等騷擾,減少接不必要電話的次數。同時,對手機的首屏進行大掃除,僅僅保留自己最常用的電話、信息、音樂等。除此之外,整個首屏保留空白。

7、上廁所不要帶上手機。在上廁所的時候,辦正事的時間不長,在看手機的時候,幹蹲着也不怕腿痠。而且上廁所玩手機,還會影響辦正事的效率。同時,手機還很有可能掉進廁所。

8、不要把手機帶進睡房,或者在睡覺的時候,不要把手機放在旁邊。

9、不要一遇到問題,就想到手機,也許會其他更好地方法,從而減少對手機的依賴症。比如在上班路上可以選擇看書來代替玩手機。拍照的時候,可以用數碼相機代表手機。

10、通過寫日記,記下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和目的,這樣可以讓自己真正瞭解自己整天拿着手機是在做什麼。也可以,寫一些你認爲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多發現身邊的人和物,不僅可以戒掉手機癮,還可以擴寬自己的視野,還會鍛鍊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11、要認識到任何媒體上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用處不大,很少有有用的信息。你刷微博的時候,比你智商情商家底高的人在看書學習工作。

12、保持你手機的電量在20%~30%之間,而且不帶充電器。

13、關閉流量套餐。

14、把手機放朋友那裏。

15、白天不帶手機上班。

16、設定一些獎勵措施,如堅持了五天獎勵自己一頓大餐,堅持十天獎勵一件衣服。

17、鼓勵自己在想玩手機的時候轉移注意力,因爲某種說法“習慣只能代替,無法消除”。進行自我暗示,“沒手機的人生是多麼充盈而踏實”。

18、把智能機給家人用,自己用諾基亞非智能機,整個世界都清靜了,根本就不會去想手機的事情了,也不用擔心被人偷。戒不了或者很不容易戒的事情不去碰不去創造這個環境就好。

19、如果你每天工作累成狗,我相信你沒空去碰手機的。

20、把除了代購之外的朋友都拉黑。

21、如果是學生的話,上課的時間,儘量避免帶手機,你又不是國家主席,沒那麼多人找你。下了課回宿舍檢查下信息電話,一併回覆即可。

22、設一個不少於二十個字符的鎖屏密碼,沒有規律的字母數字符號交錯排列,不用多久你點亮手機的慾望就應該無限趨近於0了吧。

23、不要用手機記錄筆記或者行程。準備個記事本。

24、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也可以將我們從“一旦手機響就要查看手機”的衝動中解放出來。

25、如果你想通過刺激方式減少自己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可能一些冷冰冰的統計數據會管用。有很多的手機應用都可以監督並統計你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比如安卓系統的Qualitytime和iOS系統的Moment,這些應用還可以在你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時發消息提醒你。

26、在你下班回到家後的第一個小時內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這樣你就可能忙於準備晚餐,或者全身心投入到和家人共處的時間,又或者準備外出等,也就不會有想要不停查看手機的慾望了。

27、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慢慢訓練自己,讓自己習慣‘科技間歇’:在一分鐘之內查看手機中各種形式的交流信息,包括短信、電話和社交媒體等。看完之後,設置一個15分鐘的鬧鈴,然後將手機屏幕朝下放在水平面上。屏幕朝下的手機會提醒你的大腦不需要釋放傳導壓力和焦慮的神經遞質。下一次手機再響的時候,只用一分鐘查看手機,以此反覆,直到你覺得不查看手機也可以安然處之,那時候你會明白其實你根本什麼都沒有錯過。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