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曝光臺 > 肺炎和流感該如何區分

肺炎和流感該如何區分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給孩子看病絕不能有半點大意,流感高發時期,發熱不僅可以是流感,還可能是肺炎。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肺炎和流感呢?

肺炎症狀與流感症狀有何區別

流感症狀主要表現爲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痠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部分以嘔吐、腹痛、腹瀉爲特點,常見於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無併發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於發病3~4天后體溫恢復正常,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

肺炎和流感該如何區分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其他併發症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綜合徵和膿毒症休克等。

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等爲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爲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爲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爲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出現發熱,該如何就診?

流感流行期間,如出現發熱,應及時衛生機構報告,配合做好相關排查、診治。就診期間,應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到發熱門診就診。就醫時,應如實講述患病和既往就醫情況,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與肺炎患者或無症狀感染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

若被診斷爲肺炎疑似病例,就會被收治入院隔離治療。同時採集咽拭子、痰液等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採取血液標本進行血清新型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如果任一檢測結果爲陽性,則被診斷爲肺炎確診病例。

肺炎和流感該如何區分 第2張

哪些是肺炎易感人羣?

1、老年羣體

關注現在的“感染肺炎病毒的人羣年齡分佈”,“老年人羣”的佔據比例是最大的,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皆屬於“年齡分佈中的最大份額”。相對而言,老年人羣的機體能力處於下降階段,臟器能力和免疫能力皆低於年輕人,所以他們更容易“被病毒擊敗”,患病風險自然會更高。

2、“人流密集場所”的人羣

對於“病毒”來說,其傳染方式更多是“飛沫”傳染,因此,人多的地方,感染的風險自然就會更高。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甘於寂寞”,總是習慣到人多的地方停留、玩耍,有些人也可能是由於工作的特殊原因,然而在封閉、空氣不流暢且人流密集的地方更容易發生“病毒傳染”的情況,人多,病毒就多;空間小,病毒單位空間內的數量就多,這樣一來傳染的風險自然就會增高。

3、本身存在“某些基礎疾病”的人羣

有很大一部分人羣屬於本身存在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等問題的患者;存在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羣也屬於“易感人羣”,需要重點關注。

4、生活習慣不好、自身免疫力較低的人羣

平常的生活中不喜歡運動鍛鍊,平日裏長期久坐、吸菸、飲酒;很容易就會被旁邊的人傳染感冒,說明“抵抗力相對較低”,這類人羣也是病毒的易感人羣。這類人羣需要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模式,多鍛鍊,吃動睡平衡安排,增強對病毒的防禦能力。除此之外,像小朋友、孕婦以及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也都是“病毒的易感人羣”,這些人更需要在生活中“重點防控”,避免被肺炎侵襲。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