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培養財商 建立正確金錢觀

培養財商 建立正確金錢觀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副研究員趙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於保榮


11歲女孩打賞主播5萬元,校園貸騙走大學生千萬元……越來越多類似事件暴露出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智商和情商之外,忽視了一項重要教育——財商,即理財能力。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理財是每個父母都應該考慮的問題,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培養財商 建立正確金錢觀

學習理財,培養信用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副研究員趙霞表示,孩子對金錢的興趣與生俱來。父母關於金錢的早期教育,能幫孩子樹立積極正確的金錢觀,形成良好的消費行爲和理財觀念。

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孩子會理財,最明顯的好處就是不亂花錢。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錢是有限的,不能隨意揮霍,要根據家庭經濟情況,學會精打細算,量入爲出,而不是將來成爲“卡奴”“月光族”。

懂得父母賺錢辛苦。學到更多理財知識後,孩子會明白金錢與勞動緊密相連,只有辛勤勞動才能賺取金錢,這不僅增強了理財意識,也讓孩子懂得父母工作辛苦,有助培養家庭責任感。

鍛鍊獨立生活和人際溝通能力。在花錢、賺錢過程中,孩子能鍛鍊與周圍人接觸和交流的能力,培養經濟意識,獨立性更強,有有計劃地管理消費行爲,規劃生活。

培養信用能力。學會理財不僅可以幫孩子瞭解社會規則和現代商業社會運作方式,更能讓孩子明白,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信任,而信用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本。

實現更有意義的人生。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錢是萬能的嗎?人到底需要多少錢?金錢對人來說到底意味着什麼?這些問題的思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家長在教育孩子賺錢和花錢的同時,要讓他們學會正確使用金錢,找到賺錢與實現人生價值之間的平衡點、結合點,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

培養財商 建立正確金錢觀 第2張

避開錯誤消費行爲

金錢觀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於保榮表示,家長的錯誤消費行爲和意識,可能毀掉孩子一生。

總是哭窮。家境一般的中國父母通常會表示自己很窮,買不起這買不起那。這樣並不能讓孩子學會節約,反而會讓他們感到匱乏和自卑。應該對孩子說,父母暫時沒有特別多錢,但足夠生活,相信只要努力,會越來越富有。父母也要誠心面對孩子的物質需求,儘量滿足合理要求。

到處炫富。孩子常會問父母:“我們家有錢嗎?”相信大部分家境還不錯的父母會回答:“我們家很有錢。”“我們家的錢將來全是你的。”但在國外,父母則會回答:“我們家有沒有錢和你沒關係。錢是我努力賺取的,你想有錢一定要努力。”於保榮說,父母不必“藏富”也不要“炫富”,客觀跟孩子解釋家裏的收入與日常開銷,讓其理解賺錢不易,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想買就買。趙霞指出,中國父母給孩子零花錢很隨意,想買就買,如此一來,孩子會覺得花錢的權力掌握在自己這裏,不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導致其在聚餐、服裝、娛樂等方面消費無節制。

濫用獎勵。趙霞說,一些父母喜歡用錢獎勵孩子學習,或因無暇陪伴用金錢補償孩子,這很容易導致不理智的金錢消費。父母要教育孩子如何得到和自身價值相符的報酬,比如可以通過洗碗筷、倒垃圾、洗衣服等勞動,獲得合理獎勵。

從不存錢。有些家長沒給自己存養老金、救急錢,也沒給孩子存學費。想讓孩子學會存錢,家長要以身作則。不妨實施全家存錢計劃,孩子也出一部分,讓他了解存錢的積極意義,實現生活夢想。

培養財商 建立正確金錢觀 第3張

財商教育潛移默化

對很多中國孩子來說,學習理財都是從壓歲錢開始的。不管是父母收起來還是交給孩子保管,關鍵在於引導孩子的理財意識。於保榮認爲,理財教育必須從小培養,父母身教重於言傳。

1~3歲:認識錢幣。對於嬰幼兒,父母可以通過遊戲教孩子認錢。比如向孩子展示錢幣,通過大小、顏色、數字判斷面值。

3~6歲:懂得存錢的意義。認識錢幣不等於理財,理財是要孩子懂得如何合理使用錢財。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與理解能力,告訴他錢能購買零食、玩具;還可以讓孩子和小夥伴交換玩具,玩買賣交易、“兒童大富翁”遊戲。

小學階段:允許孩子有些零花錢。這個階段適當發放一些零花錢,給孩子買個小錢包或儲蓄罐,把不用的零錢放進去。購物時,在孩子面前用現金交易,或讓孩子拿着錢付款。還要控制孩子過度消費的慾望,比如買東西前先跟孩子商量限額,超過了價格就不買,跟孩子討論“想要”和“需要”的區別,帶孩子去銀行了解儲蓄、銀行卡等理財基礎知識。

中學階段:樹立良好的信用。這個階段可以給孩子開設專屬銀行賬戶,把壓歲錢和零花錢存在裏面,瞭解利息、定期存款等理財概念。儲蓄並不是要孩子成爲吝嗇鬼,而是知道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

大學階段:控制消費,學會獨立。這個階段應特別關注同伴對孩子消費的影響,比如攀比、社會比較。要讓孩子儘早有經濟獨立意識,可以鼓勵其假期打工;養成記賬習慣,明確自己的錢怎麼來的,都去哪了,控制購買慾;不能太早開信用卡,父母要隨時提醒,查看消費賬單,幫孩子合理控制消費。

培養財商 建立正確金錢觀 第4張

國外家長各出高招

在幫孩子形成理財意識過程中,國外家長有不少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美國孩子18歲以後必須獨立,爲了養活自己,他們基本都有在餐館做服務員的經歷。美國家長會給3~12歲孩子買存錢罐,把自己掙的錢放進去。對於較大的孩子,父母會給他們開“賬戶”存放零用錢,定期和孩子整理這筆錢。

英國教育部自2014年起,將理財相關知識列爲中學必修課。家長們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將不需要的東西拿出來拍賣或捐給慈善機構。在英國,兒童儲蓄賬戶越來越流行,大多數銀行都爲16歲以下孩子開設了特別賬戶。

日本人崇尚勤儉節約,很多家長給孩子買玩具時會告訴他們,玩具只能買一個,如果想要另一個,就要等到下個月。孩子高中畢業後,父母就不管他們的學費了,需要自己賺。因此,很多孩子從中學開始就利用課餘時間打工。

德國父母習慣通過童話故事、遊戲、跳蚤市場等形式教孩子認識錢,學會理財。德國銀行設立兒童賬戶,定期舉辦培訓,培養孩子的儲蓄習慣。幼兒園和學校常開設跳蚤市場,讓孩子們擺攤出售自己的舊書、舊玩具、舊書包等賺錢。

法國大部分家長認爲,孩子應該有自己的零用錢,這是一種尊重孩子的方式。孩子從小就接受“家庭理財課程”教育,有的家長甚至選擇正規教材、外聘教師或把孩子送到專門的培訓機構,但大部分還是由父母言傳身教。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