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電信詐騙 造成安全恐慌

電信詐騙 造成安全恐慌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年來,在持續打擊下,電信詐騙犯罪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但仍然高發多發,成爲一大社會公害。

手機裏的騙子屢打不絕,有多方面原因。第一,行騙手法和作案花樣不斷翻新。從公安部門掌握的情況看,有5種類型較爲突出:代辦信用卡和貸款詐騙、互聯網刷單類詐騙、網購退款類詐騙、QQ冒充老闆親友類詐騙、冒充熟人(領導)類詐騙。

電信詐騙 造成安全恐慌

第二,隨着移動互聯、快捷支付等新技術的涌現,詐騙分子不斷利用新技術及其管理上的漏洞,實施作案。比如,電商平臺客戶資料庫存在缺陷,銀行資金流轉環節出現疏漏,第三方支付平臺賬號被非法購買、使用等。

第三,公民安全意識不強、貪圖小利心態作祟,也是詐騙分子屢屢得手的原因。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詐騙突破時空限制,在高速傳播的催促下、在眼前利益的誘使下,不少缺乏網絡安全防範意識的人羣難以招架騙術的輪番攻擊,敗下陣來。

因此,要打掉潛藏在網絡上、手機裏的騙子,根除電信詐騙的病竈,仍需多方發力。

持續打擊不能鬆懈。一方面,要保持法律上的高壓態勢,對電信詐騙犯罪從重處罰,震懾不法分子。另一方面,要形成公安、銀行、運營商等多部門、多平臺的合力出擊。電信詐騙必須有“三流”支撐,即信息流、資金流和人員流,僅靠公安單一辦案,往往力不從心。

電信詐騙 造成安全恐慌 第2張

源頭防範不能疏漏。很多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源自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因此,必須加大監管力度,把個人信息放進“保險櫃”。尤其是銀行、電信、電商等保有大量用戶資料的行業、平臺,不僅要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提高用戶數據庫的安全性,防止不法黑客侵襲,更要嚴格監管,妥善保存和處理用戶信息,堵住內部人竊取販賣的漏洞。

公民個人需提高警惕。面對電信詐騙,每個公民都應切實提升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要及時關注公安部門發佈的電信詐騙案件,對詐騙手法和形式做到心中有數。一旦遇到陌生人聯繫,保持警惕、不貪小利、認真甄別,不要輕信以任何名義索取姓名、家庭情況、銀行卡等個人信息以及轉賬、匯款的要求。如發現被騙,要留存好聊天、通話、轉賬記錄等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向警方報案。

電信詐騙 造成安全恐慌 第3張

電信詐騙是社會的一顆毒瘤,危害極大。它不僅侵犯他人財產、造成安全恐慌,而且一旦氾濫,容易在全社會誘發不勞而獲、損人利己的惡劣風氣,侵蝕積極向上、踏實肯幹的價值觀念。坑蒙欺詐者得利,誠實信義者吃虧,這樣反面的示範效應會直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傷害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和公共秩序,對誠信社會的構建是一種威脅,因此一定要下狠心堅決打擊。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