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是什麼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是什麼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懷孕的時候,需要比平時更加註意身體,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在懷孕的前期階段,那麼早孕期吃什麼食物安胎呢?孕早期保胎食譜有哪些?孕婦飲食禁忌有哪些?懷孕期間注意事項是什麼?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早孕期吃什麼食物安胎

1、小米和玉米

每100克小米和玉米蛋白質、脂肪、鈣、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均是大米、麪粉所不及的,營養學家研究標明小米和玉米是健腦補腦的有益主食。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是什麼

2、鵪鶉

鵪鶉的藥用價值很顯著,據《食療本草》記載:“食用這種食物可以使人變得聰明。

3、海產品

可爲人體提供易被吸收利用的鈣、碘、鐵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對於大腦的生長、發育、健康以及防治神經衰弱症,有着極高的效用。紫菜可以燒製各種配料的湯,海帶則可以烘、炒、煮,以及與各種肉食、蔬菜同時烹調,味道鮮美。

4、芝麻

特別是黑芝麻,“可通腸胃、疏血脈、潤肌肉”。《本草綱目》中說它具有“補氣、補筋、健腦”的效果。黑芝麻還有豐富的鈣、磷和鐵,同時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近10種重要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均爲構成腦神經的主要成分。必須隨時進行補充。芝麻事食用方法較多,炒熟後研末,加入鹽食用,還可拌在涼菜裏,芝麻醬拌涼菜,經常食用,具有補血、養髮、潤腸、生津等功能。

5、核桃

核桃的營養豐富,其中脂肪約佔20%~50%,糖佔10%左右。據測定,一斤核桃仁相當於5斤雞蛋或9斤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對大腦神經細胞有益的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成分含量較高。如果孕婦每天堅持吃幾個核桃,對自己身體的保養和對胎兒的發育,均有很大的好處。

6、花生

花生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和大豆一樣,富含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優質蛋白。花生米產生的熱量高於肉類,是牛奶、雞蛋無法與之媲美的。其他如核黃素、鈣和磷等,也都比奶、蛋、肉高。花生中還富含各種維生素、糖、卵磷脂、人體必須得蛋白質、氨基酸、膽鹼等。所以說,花生的營養成分豐富而又比較全面。

孕早期保胎食譜

1、杞子二肚湯

食譜原料:魚肚30克,枸杞子10克,豬肚100克,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把豬肚洗淨,切片,魚肚發開,和杞子等同放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煮到二肚熟後即成。

適用人羣:孕婦。

健康提示:飲湯食肚及杞子,可使用調味品拌服。補血,滋陰,安胎。適用於陰血不足所致的胎動不安、煩躁等。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是什麼 第2張

2、艾葉雞蛋湯

食譜原料:艾葉50克,雞蛋2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艾葉加水適量煮湯,打入雞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

適用人羣:孕婦。

健康提示:每日晚睡前服。溫腎安胎。適用於習慣性流產。

3、安胎鯉魚粥

活鯉魚1條(約500克左右),苧麻根20~30克

食譜原料:活鯉魚1條(約500克左右),苧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蔥姜油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鯉魚去鱗及腸雜,洗淨切片煎湯。再取苧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鯉魚湯中,並加糯米和蔥、姜、油、鹽各適量,煮成稀粥。

適用人羣:孕婦。

健康提示:每日早晚趁熱食,3~5天爲一療程。安胎,止血,消腫。適用於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腫。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

1、檢查

懷孕50天后去醫院做第一次檢查,這次檢查的項目有:檢查(確定是否懷孕以及是否)、驗血常規、驗尿常規、量血壓、量體重、瞭解你的家族史以及之前的工作性質,如果你這次醫生認爲你不適合妊娠,醫院會建議你停止妊娠,這樣的情況大部分發生在你服用了某些藥物、有毒物質、或者你患有一些嚴重的疾病影響到胎兒健康的時候,就要停止妊娠。宮外孕B超。

2、休息

每天睡眠一定要足8個小時,中午也有必要午睡一會兒。另外,不要長時間的站立或是步行。當然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幅度不大的簡單活動。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適度的孕期瑜伽或者孕期普拉提有助於孕期身體健康和減輕分娩時的痛楚。

3、防止宮外孕

這就需要在懷孕期間做好避孕工作。良好的避孕可以從最根源的位置幫你杜絕宮外孕的發生概率。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是什麼 第3張

4、豐富飲食

懷孕後自始自終都要保持充分的營養攝取,不可節食減肥,不可偏食。蛋白質是胎兒生長的要素,每天應攝取50克以上,主要來源於肉、魚、奶等動物食品和各種豆類的植物蛋白。脂肪、磷脂、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是孕婦需要的營養物質。應多吃水果、蔬菜,另外還應適當補充些維生素B、C、D等。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孕早期吃什麼有助於安胎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在懷孕前期的時候可以吃一些鵪鶉、花生、葵花子、核桃、芝麻等食物對腹中的寶寶是非常好的。希望文章的介紹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