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張蓮雲創辦“愛心媽媽之家” 爲“問題孩子”守望明天

張蓮雲創辦“愛心媽媽之家” 爲“問題孩子”守望明天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5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飛華健康導讀:秋日午後,暖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40平方米的房間,一名齊耳短髮、身着校服的小女孩正收拾餐桌。寫字檯前,兩個十六七歲的男孩擺弄着電腦。廚房裏,47歲的“愛心媽媽”張蓮雲一邊刷洗碗筷,一邊與記者聊天。

張蓮雲創辦“愛心媽媽之家” 爲“問題孩子”守望明天

張蓮雲是一名下崗工人,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的一處廉租房內。從2006年起,在這間面積雖小但溫馨整潔的房屋裏,張蓮雲先後無償幫助了20多名“問題孩子”,鄰里街坊都叫她“愛心媽媽”。記者見到的3個孩子就得到過張蓮雲的幫助。

交談中,由於擔心傷害孩子自尊,張蓮雲把記者叫到屋外。原來,這兩個正在屋內玩電腦的男孩均來自單親家庭,2006年,他們因打架、盜竊而進入“少管所”接受教育、改造。

2006年,張蓮雲創辦了“愛心媽媽之家”,開始幫助“問題孩子”,並常去“少管所”與孩子們談心。當她得知這兩個即將重返校園的男孩子心理負擔重、情緒波動大,就在與孩子家長簽訂幫教協議後,把他們接回自己家住了兩個月,用心靈的交流和無私的母愛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

“孩子們這幾年進步很大,學習成績提高了不少,做人方面也很讓我放心。”張蓮雲覺得,她幫助過的多數孩子都比同齡人懂得關心他人,這令她十分欣慰。

當記者問張蓮雲創辦“愛心媽媽之家”的原因時,她不禁回憶起2006年夏天的一期電視節目:呼和浩特“少管所”一個12歲的孩子被母親遺棄後觸犯了法律,當他即將重回社會時,卻表達了自己的擔心“我們身上有污點,沒有人願意接納我們。”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張蓮雲的心。她的父親和叔叔都是傷殘軍人,享受特殊津貼,並得到社會的諸多幫助。“大家這麼關照我們,我也想把愛心回報給社會。”張蓮雲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想盡己所能幫助失足青少年面對新生活。

從那時起,她每年定期去“少管所”看望孩子們,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並幫助重新回到社會的青少年解決住宿、戶口和找工作等問題。

在與“少管所”的孩子談心時,張蓮雲發現很多人都沒有完整的家庭。“‘問題孩子’的病根兒就在他們的家庭和生活環境。”她說。

在張蓮雲的努力下,呼和浩特市“愛心媽媽之家”於2010年8月掛牌成立,城鄉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問題孩子”也被納入了張蓮雲的幫教對象範圍。

11歲的強強就是讓她最費心也最欣慰的單親家庭“問題孩子”。

強強有輕微智障,不識字,從未上過學,常年與年邁的爺爺沿街乞討,還曾因偷自行車而遭人毒打。9個月前,幾位好心人把他送到了“愛心媽媽之家”。

張蓮雲第一次見到衣衫破舊、滿臉泥灰的強強時,落下了辛酸的淚水。她給孩子洗了澡,換上新衣服後,並沒有刻意給予強強更多特殊照顧,而是讓他逐漸融入“愛心媽媽之家”的其他孩子中。

“強強並不笨,他學着哥哥姐姐的樣子疊被子、擦桌子,很懂事。”張蓮雲說,最讓她高興的是強強已經能背40多首兒歌了。

這9個月中,張蓮雲幾乎每天早上都在教強強識字、讀書。無論在洗漱、做飯,還是在吃飯、做遊戲時,張蓮雲總拿着《中華是我家》兒歌集錦,她讀兩句,讓強強學兩句,並且不斷重複,等強強背熟了再學習下面兩句。

孩子學得不耐煩了,張蓮雲就給孩子唱歌、跳舞,把孩子逗樂了,再抓緊時間教兩句兒歌。面對孩子們,張蓮雲再困、再累,也依然保持着慈祥的笑容。

“這些孩子的童年都很不幸,我得給他們更多的耐心和關愛,才能把孩子的心暖過來。”張蓮雲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