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女性分娩後易出現尿失禁 中醫:鍼灸可緩解尿失禁

女性分娩後易出現尿失禁 中醫:鍼灸可緩解尿失禁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隨着年齡的增長,都有可能出現膀胱鬆弛的不適症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尿失禁”。這樣的難言之隱折磨很多人,有些人不能做公交車顛簸,一顛簸就會有尿意出來;有些人不能大笑,一笑也會有尿失禁現象;到最後,連走路都可能會有尿意出現。由於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着患者的心理健康,所以尿失禁又被稱爲“不致命的社交癌”。

女性分娩後易出現尿失禁 中醫:鍼灸可緩解尿失禁

西醫觀點

“吊帶”置入可糾正尿失禁問題

採訪專家:南醫大二附院泌尿外科主任

門診上接診的尿失禁患者普遍有個共同點:頻繁上廁所、不敢喝水,應酬時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但患者普遍求治意識不強、羞於啓齒或認爲無關緊要,所以該病的實際就診率卻很低。

在分類上,尿失禁可以分爲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三種,其中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爲普遍。而且,在尿失禁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又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爲31%,但其中只有7%的人到醫院就診。

女性爲什麼容易出現尿失禁的問題?原來是盆底功能障礙“惹的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又稱爲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組織鬆弛,是各種原因導致的盆底支持薄弱,進而盆腔臟器移位連鎖引發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異常。表現爲下尿路功能障礙、器官脫垂、性功能障礙、排便異常和盆腔疼痛。其中下尿路功能障礙主要包括尿失禁、尿頻、尿急、夜尿、排尿延遲、中斷、費力、尿不盡感、尿瀦留。女性要經歷懷孕、分娩這一系列過程,在此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骨盆底肌肉、神經受損,導致對尿道的控制力減弱,日後在腹壓力突然增大時,就會更容易出現“漏尿”現象。

近年來國外學者推出一種的尿道中段“吊帶”(TVT,TVTO)新術式,其採用的吊帶材料爲人工合成製品,僅需在陰道前壁及恥骨上作很小的切口,將吊帶置入,將患者鬆弛的尿道托起,從而最大限度糾正患者的失禁問題。是否手術還要依據患者的困擾度來決定,通常患者會先接受康復治療,若無效之後再進行手術,但如果輕、中度的尿失禁患者感到非常困擾,那麼也可以選擇手術。

尿失禁病情較重的患者,建議到醫院接受諸如盆底康復器輔助盆底肌鍛鍊、盆底肌電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一系列綜合治療。推薦兩種康復鍛鍊的方法:

1、盆底肌肉鍛鍊。指患者有意識地對肛提肌爲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鍛鍊,以便提高控尿能力。I型肌鍛鍊:緩慢收縮陰道及肛門,達最大力持續至少5-10秒,緩慢放鬆,持續5-10秒反覆做10-15分鐘,或每天100-200次左右(可分次進行);II型肌鍛鍊:最大力快速收縮陰道及肛門後立即放鬆,連續收縮——放鬆3-5次,再放鬆,持續10-15分鐘。

2、膈肌訓練。吸氣鬆腹,自然呼吸2-3次;緩慢用力收腹、呼氣;屏住呼吸,腹部不動;繼續保持收腹,緩慢擴胸擡膈肌;屏氣、盆底肌收縮;緩慢吐氣;可以反覆多次進行,每天15-30分鐘;注意屏氣時間隨個人體質狀況而定,一般2-3秒,有心腦血管疾病者不宜過度屏氣。

中醫觀點

鍼灸可緩解尿失禁症狀

採訪專家:南京市中醫院鍼灸科主任陸瑾

所謂尿意重,尿失禁都屬於膀胱刺激症的範疇,與年齡的增長有一定的關係,因爲膀胱括約肌鬆弛,自動恢復的過程較年輕人有點緩慢;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腎臟功能弱化,出現虧虛不足。

中醫認爲“小便不禁者腎氣虛,腎主水,其氣下通於陰。腎虛下焦寒冷,不能溫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故其病位雖在膀胱,病機責之於腎陽虧虛,失於固澀,“年過四十,陰氣自半”,故尿失禁好發於中老年人。就是人們常說的年老體衰,氣虛不足,而如果腎氣不足。

對於有尿失禁、膀胱刺激症等不適的病人,都可以嘗試鍼灸治療。傳統鍼灸主要是通過辨病和辨證相結合,通過鍼灸,針對腰骶部膀胱經、下腹部的腎經穴位進行扎針,可以補益腎氣,培腎固本,益氣固澀。另一方面,考慮到老人年老體弱,神經功能恢復較慢,中醫裏面強調補瀉,即通過鍼灸干預,使功能損傷的神經興奮,緩解症狀。但鍼灸治療也是因人而異,結合不同人的症狀特點,辨證取穴,很多人一兩次後就能感覺到尿意減輕,尿頻次數減少,一般一個療程10次以後,症狀改善會有所改善,但有些人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鞏固治療。另外,要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很多人會出現精神壓力性膀胱刺激症,這對治療不是特別有利。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