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世衛組織更新人口預期壽命:中國增至75歲

世衛組織更新人口預期壽命:中國增至75歲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7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總體預期壽命在過去22年間增加了6年,在2012年達到75年,其中健康預期壽命爲68年。中國男性預期壽命增長了7年,平均達到74年;女性預期壽命增長了6年,達到77年。美國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爲76年,女性爲81年。

2012年,世界各國人民的平均壽命爲70歲,日本女性和冰島男性預期壽命居全球之首。從數據分析,中國和印度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是拉昇預期壽命的主要原因。

世衛組織更新人口預期壽命:中國增至75歲

資料圖:現居大阪市的大川美佐緒成爲全球最長壽老人

自2005年開始,世衛組織每年都發布一份《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是世衛組織的重要年度報告之一,彙集了世衛組織194個成員國的最新衛生統計數據,包括衛生與健康指標、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預期壽命、醫療服務水平、對醫療的投入等等。

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可反映人口總體死亡率水平。根據預期壽命,可簡要概述兒童、青少年、成人和老人等各年齡組的死亡模式。自1990年以來,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升,而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

根據世衛組織演算,2012年,全球預期壽命較1990年增長了6年。基於全球平均水平,在2012年出生的女孩可預期活到73年左右,男孩可活到68年。

報告說,不論在哪個國家,女性預期壽命都高於男性,女性預期壽命平均比男性高出約4.6年。其中女性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是日本,達87歲,西班牙、瑞士、新加坡位居其後;男性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是冰島,爲81.2歲,瑞士、澳大利亞、以色列位居其後。

過去10年兒童死亡率明顯下降,中國和印度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是平均預期壽命延長的主要原因。從數據看,1990年到2012年,中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增長年數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同。

貧富分化嚴重

“全球預期壽命提升如此之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5年前死亡的兒童越來越少。但是,貧富分化依舊顯著,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要比低收入國家的人有更大機率獲得更長的壽命。”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評論說。

根據報告,低收入國家在延長預期壽命上成績顯赫。2012年,低收入國家將預期壽命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提升了9年,平均達到62年,高收入國家的平均預期壽命則爲79年。報告指出,2012年出生在高收入國家的男孩預期壽命爲76歲,超出低收入國家水平16歲;高收入國家女孩的預期壽命爲82歲,高出低收入國家19歲。

“全球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已從1990年的64歲上升至2011年的70歲,這是非常明顯的幅度,”世衛組織負責死亡和疾病負擔的協調員馬塞斯說道。“這意味着,過去20年,預期壽命平均每天增加8個小時。”

全球預期壽命增長最顯著的是西非國家利比里亞。22年間,該國預期壽命由42年提升至62年。緊隨其後的埃塞俄比亞、馬爾代夫、柬埔寨、東帝汶和盧旺達等國,也將預期壽命提升了17年至18年。

男女合計平均壽命最低的國家是西非的塞拉利昂,爲46歲。非洲的萊索托爲50歲。安哥拉、中非共和國、乍得各爲51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平均壽命偏低。

與上述低收入國家相比,中國在過去22年間的總體預期壽命改善狀況不好不壞,剛好與全球平均增長水平持平,恰好爲6年。

不過,中國在另一項預期壽命指標上進展有限——2012年,中國“60年預期壽命”(一項用於反映60年以上人口的總體死亡水平的指標,即年齡到60歲後預計可再活的年限)僅較22年前增長了1年,爲19年,比全球平均60年預期壽命20年還少一年。

貧富分化在這一指標上依舊存在。發達國家的60年預期壽命爲23年,高出低收入國家六年。

非傳播性疾病成壽命損失主要貢獻者

壽命損失是描述人口死亡分佈的另一重要指標,具體指人們因傷害而未能活到平均預期壽命的早亡時間。

報告指出,冠心病、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和中風已成爲壽命損失的前三大原因。自2000年以來,麻疹發病率下降了79%,腹瀉下降40%,瘧疾下降32%;與此同時,中風發病率則上升12%,冠心病上升16%,交通意外上升16%。

在全球範圍內,死亡原因與年齡也在發生重要轉變。在非洲的22個國家裏,七成以上壽命損失由傳染性疾病及有關情況造成,但在以發達國家爲主的47個國家裏,九成以上壽命損失由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造成。

中國的情況介於兩者之間。2012年,中國每十萬人口中,非傳染性疾病致死最多,爲576;其次爲傷害與傳染性疾病,分別爲50與46。全因壽命損失年爲每十萬人17541年,其中非傳染性疾病就貢獻了約76.8%。

不過,世衛組織指出,全球範圍內,僅有三分之一的死亡在登記時提供了死因信息。世衛組織強調,民事登記與人口動態統計在國家和全球進步中起關鍵作用。

報告還提供了各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相關數據。其中,每萬人擁有的醫生數量,卡塔爾最高,爲77名;摩納哥72名,古巴67名。中國約爲15名,屬於中等水平。萬人當中不足一名醫生的國家都集中在非洲地區,如坦桑尼亞、塞拉利昂、索馬里、尼日爾、盧旺達等。每萬人擁有的病牀數量,100張以上的國家有摩納哥、日本、白俄羅斯、韓國。中國是38張,屬中等水平。2011年醫療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瑞士、美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等發達國家都在10%以上,中國爲5.1%。

平均預期壽命怎樣算?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計算要用到一連串的數學公式。如果用文字來描述,則計算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方法就是:對同時出生的一批人進行追蹤調查,分別記下他們在各年齡段的死亡人數直至最後一個人的壽命結束,然後根據這一批人活到各種不同年齡的人數來計算人口的平均壽命。用這批人的平均壽命來假設一代人的平均壽命即爲平均預期壽命。由於事實上要跟蹤同時出生的一批人的整個完整的生命過程有很大的困難,在實際計算時,往往可以利用同一年各年齡人口的死亡率水平,來代替同一代人在不同年齡的死亡率水平,然後計算出各年齡人口的平均生存人數,由此推算出這一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

因此,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與同時代的死亡率水平有關。由於實際上死亡率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平均預期壽命是一個假定的指標。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