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七成網友曾因老師打罵留下陰影 青春期影響最深

七成網友曾因老師打罵留下陰影 青春期影響最深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7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期,山西一名5歲女童因爲不會十加一算術,半小時內被幼師打耳光70次。與此同時,一張浙江溫嶺某幼兒園教師揪住幼兒雙耳將之提起的照片大量流傳,照片上顯示該幼師一臉興奮。

七成網友曾因老師打罵留下陰影 青春期影響最深

在一項由搜狐健康發起的調查(你有過被老師"虐待"的童年陰影嗎?)顯示,超9成網友遭遇過來自老師的語言暴力或軀體暴力,出人意料的是,77.49%的人認爲這種傷害曾給他們帶來心理陰影。心理學家指出,在學校期間所受到的心理創傷會對一個人產生終生影響。

受訪專家

馬健,國家心理諮詢師,親子教育專家

韓美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專家

韓海英,北京安定醫院焦慮障礙門診博士

爲什麼壞老師比好老師更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讓你回想在學生時代對哪個老師印象最深?是表揚你的老師,還是曾經打罵過你的老師?你會如何回答?在我們的調查中,逾半數人覺得兩者皆讓人難忘,有38.28%的網友對後者更加記憶猶新。爲什麼不好的經歷更容易讓人念念不忘?

來自北京安定醫院的心理醫生韓海英解釋說,情緒會產生記憶。尤其是孩童時期,記憶大多和當時的情緒體驗有關,即便記憶的內容忘了,當時的情緒效果卻一直保留在記憶中。

研究顯示,一些負面情緒,如仇恨、羞辱,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尤其是當一些特定的情景或場所再現時,這種記憶更是讓人久久不能磨平。而且,當時的負面情緒越強烈,給人腦海中的印象也越深刻。

心理虐待對幼兒時期和青春期影響最深

相比於幼年時期和青春期時期,當人們成年後在面對導師的嚴厲要求,老闆的苛刻態度,反而沒那麼容易引起強烈的極端反感。在我們的調查中,60.2%的網友選擇了小學時期曾有過被老師“傷害”的經歷,也有一部分網友來自中學和幼兒園。

專家表示,這是因爲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逐漸增強,而學齡前後的兒童剛剛萌生自我意識,能夠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一方面,會對孩子的自我評價產生影響,比如老師經常羞辱她,孩子會非常害羞,擔心出醜,不招人喜歡。另一方面,有過暴力創傷經歷的孩子,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恐懼,認爲人是充滿敵意的,繼而對世界生產負性的判斷。”韓海英指出。

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自我意識形成更強烈階段,而且這種意識尚不穩定,在此期間受到刺激,影響更顯著。

老師一句話就能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在學生生涯受受到的心理創傷究竟會對一個人產生大多影響?數據顯示,有9成網友表示曾經受到的心理虐待,有77.86%的網友認爲來自老師的心理虐待曾經給自己造成心理陰影。

所謂心理虐待,不僅包含軀體暴力,同時包括語言暴力。除了被掐、被擰、被罰站等各式各樣的體罰方式外,在調查中,有9成網友表示曾經受到的心理虐待,這其中選擇受到老師諷刺謾罵的網友比例最高,同時,感到被老師冷落、忽視,被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也引發網友共鳴,語言暴力往往伴隨着情緒的暴力。

親子教育專家馬健認爲,相對而言,學生屬於弱者,暴力會讓他們在充滿恐懼後對老師老師失去信任感。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兒童,他們不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受創傷後會容易將教師羣體泛化,認爲凡是老師就會打人。

“還有些兒童甚至在聯想起當時情形時,會產生抽動等驚跳反應。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專家韓美齡介紹說。

有資料顯示,處在成長中的兒童受到創傷後會出現心理脆弱,調適能力差,心靈易受創傷且不易癒合,而且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疾病(如焦慮、恐懼、孤獨症)和各種行爲問題(如逃學、出走等),對人冷漠、警覺和自卑,脾氣古怪,成年後也難與他人建立起和諧的關係,嚴重者會導致抑鬱症、心理變態等。

較爲一致的觀點是,一旦童年的創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撫慰,會使得一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埋下仇恨的種子,甚至在有能力的時候實施報復,極個別的人在成年後會出現反社會行爲。

嘗試脫敏療法回憶受創傷時的情景

如何修復被施虐兒童的心靈創傷是需要整個社會思考的問題。在心理學上,脫敏療法廣泛適用。韓海英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對當時的情節給以解釋和澄清,並在孩子感到害怕時給予撫慰,告訴孩子老師也有錯,老師已經受到懲罰,讓孩子心理補償,讓他(她)撫平創傷。

韓海英認爲,來自外界的支持非常重要。首先,家長應該積極的引導孩子,最關鍵的是讓他(她)知道父母的愛,通過慢慢交流,給孩子建立信心和安全感。相反,一些家長不斷糾結在孩子受侵害的過程,並試圖通過打官司來解決事件,更容易導致孩子沉浸在創傷中走不出來。

她強調,其實脫離環境,改變環境更易於恢復。比如讓個別不稱職的老師離職,如果一直處於被施暴的環境,會給兒童心理造成極大心理創傷,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轉學。

把寫有對老師不滿的紙條撕碎

每個人也有經歷過叛逆的青春期,針對11歲左右的兒童,韓海英建議他們通過找老師,找家長,找心理醫生,主動把負面情緒疏導出來,只有正確表達情緒,纔有利於心理重建。周圍人則應該讓他們對受害事件有個正確的評價,即這是偶然事件,是由某個原因引起的,而不是她特別的不好,或者別人特別的壞,將偏激的想法糾正過來。

“你可以在紙上寫上這個老師的名字,把對他的不滿寫上,然後把紙撕碎,這也是一種宣泄。”馬健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法。

也有一些人,在被老師否定後反而會激發鬥志,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化解創傷的方式。通過諸如提高成績等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並非想老師所認爲的,通過轉移情緒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但有些孩子會默默接納老師的否定看法,認爲自己確實不如人。對於這樣的情況,不妨想一想,這或許只是一次考試,一段時期,並不是整個人生。而且即使這方面我反應差些,其他方面我有強項,不能因爲老師的一句話全盤否定自己”。馬健談到如何慢慢消化負面情緒。

學會諒解,老師也會情緒失控

事實上,由於資源配置不平衡等因素,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師都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但加強師德建設不該只淪爲一句口號。“成都教育局就出臺過教師忌語,比如禁止對學生說‘滾’、‘二百五’等,這種方式也值得借鑑”。同時,馬健也認爲,教師評價指標過嚴,壓力大也是導致教育方式失控的重要原因。

“作爲學生或家長都應該儘可能的對老師給予包容,他們也會遇到各種負面情緒和困擾,很難每天都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適當原諒老師的語言是必要的。因爲這樣的時刻僅僅是非常態,比如有的老師家裏有病人需要照顧,我們稱之爲壓力事件。”

另外,家長應該給孩子傳達,爸媽的愛不是標準,外界會有各種態度,應該具備積極迎接的能力,無論是好是壞,孩子應該對自己有更客觀的評價。

施暴教師本身或存在心裏問題

事實上,通過體罰形式教育孩子在中國家庭極爲普遍,古有“岳母刺字”,今有狼爸狼媽。但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懲罰孩子都需要有目的性,懲罰只是手段,而非結果。

懲罰是點到即止,雖然孩子可能經受一定的皮肉之苦,但不會造成重大的創傷,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爲什麼會受到懲罰。“不是打了孩子,你就解氣。”韓美玲強調。

在媒體曝光的極端事件中,我們能看出一些共性,這些教師很多是沒有因由的虐待學生,有些人甚至把對孩子的暴行當做一種遊戲,專家普遍認爲,這類人本身也存在嚴重的心理和人格問題,道德敗壞,根本不適合從事教師職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暴力往往被以“嚴師出高徒”的藉口掩蓋,因而更容易被忽視。有的粗心的家長甚至盲目的相信老師,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這樣,無疑是雪上加霜。

韓美玲提醒,虐童跟體罰沒有必然界限,但只要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構成刑事案件。

相關文章:
>>浙江溫嶺虐童教師被辭退曾將幼童扔進垃圾桶
>>5歲女童因不會算術題十分鐘被老師扇10餘耳光
>>老師將4歲自閉女童高空拋下致其重傷昏迷不醒
>>幼兒園5歲男孩不睡午覺兩次被老師打傷眼睛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