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多環節致藥價積弊 藥價機制不通則痛

多環節致藥價積弊 藥價機制不通則痛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7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醫改以來,藥價始終是各方爭論的焦點之一,藥品定價機制中的不合理因素被認爲是多種行業積弊的根源。2014年截至目前,重大價格改革舉措出臺之密集爲近年少見,藥價改革是亮點之中的亮點。

多環節致藥價積弊 藥價機制不通則痛

不可否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藥價形成機制仍處於建立健全過程之中,並且常感不通之痛。

多部門密集出手

中國藥價形成機制梗阻在哪裏?如何突破更爲可取?

9月下旬,相關部門分別就藥品註冊、招標採購、醫保制度等召開高級別座談會或徵求意見,這三方面問題都與藥價息息相關。

國家食藥監總局就加強藥品註冊管理,進一步明確受理工作要求也正在內部徵求意見。該政策將對新藥、仿製藥、進口藥品的註冊申請,以及補充申請、原料藥與製劑關聯申報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確定。行業人士也對藥品註冊申報流程、時限、權限下放等方面的內容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財經委已於9月中旬,就社保制度和藥品產業政策相關工作着手調研製藥企業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後期還將就政府相關工作展開專題詢問。此外,財政系統也在出手,9月18日,財政部網站發佈消息稱,上海專員辦對醫藥行業存在的典型問題、藥品成本利潤構成等作了專項調研。

種種信息表明,圍繞藥品價格的改革政策越來越突出強調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國務院關於醫改2014年重點工作的要求,國家發改委需在12月底前制訂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文件。

多環節致藥價積弊

目前,中國的藥品價格一部分由政府管理,一部分由市場調節。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藥品約佔22%。這部分藥品雖然數目少,但用量大。中國需要一套既符合經濟規律,又能確保民生的嚴密的藥價形成機制。但目前藥品實際價格不能反映出合理成本和質量情況。這種價格機制的不合理主要在於,藥品正常的市場競爭機制缺乏,各環節都被扭曲。歸根結底是因爲,一些既往決策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醫改中始終存在討論:藥價究竟是聽政府的,還是聽市場的。這些年,片面強調政府或市場作用的觀點都很突出。政府價格管制在與市場主體博弈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實際上,藥價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監管部門傳遞的信息已顯示,未來藥價形成機制的幾個重點包括:市場決定價格、政府間接引導、支付約束費用。以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爲突破口,定價、招標、報銷等環節改革聯動。

控制醫藥價格並不意味着能控制醫藥支出上漲,比如過度醫療就存在對政府管制效果一定程度的抵消。在歐美國家,往往存在一套較爲嚴密的機制約束藥價扭曲,比如醫保機制。目前國際有影響的藥品價格管理模式都有優劣,還沒有一種完美的藥價管理機制。但事實是,中國無論是相關主管部門還是市場主體都有短板,它們都爲藥價扭曲“貢獻”了負能量。

低價藥新政收效尚需觀察

近年來經典老藥頻頻消失,印證了這種扭曲的存在。經典老藥往往是低價藥,其頻頻消失是藥價形成機制存在問題的突出反映。

2014年國家相關部門開始利用價格管理辦法加速解決這個老問題。3月初,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醫藥界行業會議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要出臺低價藥新政。4月,國家衛計委等八部委發佈相關意見,提出了保障常用低價藥生產供應的政策。5月8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低價藥目錄》。該意見和目錄的出臺被業界贊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典型實踐。

低價藥新政放鬆了對低價藥品的價格控制,從採購、儲備、醫保支付、監管等方面對低價藥生產供應予以制度保障,有望解決老百姓“沒有低價藥吃”的問題。同時,一定程度放開低價藥價格管制對醫保而言意義突出,朝着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談判機制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這些年,深化醫保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醫保機構與藥品提供方的價格談判機制,但進展有限。低價藥新政出臺的初衷絕不只是希望獲得象徵意義,而是爲了讓經典老藥迴歸,惠及百姓。目前,官方和民間都沒有進一步的監測結果發佈。

因此實施效果尚有待觀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一些低價經典老藥已消失多年,要恢復生產,企業面臨繁複的申請、投產程序,以及並不太確定的未來市場。此外,低價藥產業鏈上下游已被毀壞,產業鏈修復需要時間。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