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無創周圍血管檢查都包括哪些環節

無創周圍血管檢查都包括哪些環節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創周圍血管檢查都包括哪些環節

無創周圍血管檢查都包括哪些環節?無創周圍血管檢查分爲好多種,下面就來跟隨小編來看看:

一、多普勒超聲血流探測:應用多普勒超聲血流探測技術,可十分經濟方便的描記血流波形,評價股總動脈、股淺動脈、?動脈、足背動脈、脛後動脈、鎖骨下動脈、頸動脈、橈動脈、尺動脈和肱動脈等外周動脈的血流情況,並可根據所記錄的波形,評價所檢查動脈管腔的情況。應用多普勒聽診技術,也可評價動脈管腔的狹窄程度及供血情況。此技術爲檢查外周動脈最爲常用的無創檢查技術。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中醫科徐慶田

二、光電容積描記:光電容積描記技術(PPG)是應用紅外線技術來探測皮膚微血管中的紅細胞數,從而直接評價微循環的血供情況,間接評價近端血管腔的狹窄程度。通過對肢體末梢PPG波形的記錄,可判斷肢體末梢微血管內的血流變化。常用於周圍動脈閉塞性病變、糖尿病足、雷諾綜合徵、胸廓出口綜合徵及?血管陷迫綜合徵的檢測。

三、四肢節段性動脈測壓:是運用連續多普勒超聲探頭(或多普勒聽診器)及自動充氣泵(或普通血壓計),用相同寬度的袖帶(12cm*40cm)分別置於上臂、前臂、踝部、膝下、膝上和大腿上段,用8MH探頭在上肢橈動脈、下肢足背動脈或脛前動脈及脛後動脈處聽取動脈信號,分別測出各節段的動脈壓力,從而評價動脈管腔的病變情況。正常情況下,下肢兩側對稱部位所測得的動脈血壓是接近的,如果兩則壓力差超過2.67kPa(20mmHg)以上,表明壓力降低一側動脈近端有狹窄或閉塞。在下肢各節段間,大腿――膝上、膝上――膝下、膝下――踝部,相鄰部位的動脈壓力差不超過2.67kPa(20mmHg)。如果相鄰節段的動脈壓力差超過4.00kPa(30mmHg),提示遠端動脈有狹窄或閉塞。一般大腿近端壓力至少較上臂壓高2.67-4.00kPa(20-30mmHg)。如果大腿近端壓力降低(或高於肱動脈不足2.67kPa),提示主動脈、髂動脈或股總動脈狹窄或閉塞,股淺動脈閉塞伴股深動脈狹窄也可引起大腿近端壓力降低。單獨的股淺動脈狹窄不引起大腿近端壓力降低。如果大腿近端和膝上水平的壓力差超過4.00kPa(30mmHg),提示股淺動脈末端和或?動脈狹窄或閉塞;膝下和踝部壓力差超過4.00kPa(30mmHg),提示脛前、脛後動脈病變。節段間壓力差在2.67-4.00kPa(20-30mmHg)之間需定期隨訪。正常情況下,肱動脈與橈動脈與橈、尺動脈及指動脈壓相等或略有差異,肱動脈與前臂或指動脈壓力差超過1.33kPa(10mmHg)提示肱動脈、橈尺動脈或指動脈有動脈病變。兩側肱動脈壓力差超過1.33kPa(10mmHg),提示血壓下降一側的無名動脈、鎖骨下動脈、腋動脈或肱動脈近端狹窄或閉塞。

四、踝肱指數測定:踝肱指數測定(ABI)爲一側肢體的最高踝部壓力與最高的肱動脈壓之比。正常時ABI≥0.97。ABI在0.97-0.9之間爲臨界值,臨牀上可無或僅有輕微缺血癥狀;ABI<0.9可出現明顯的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甚或壞疽。ABI可提示患肢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一般低於0.6即可有靜息痛。一般情況下,ABI能大致反映下肢動脈的狹窄程度,但在糖尿病、嚴重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動脈壁廣泛鈣化,當氣袖內的壓力超過動脈時動脈仍不能關閉,所以測得的壓力明顯升高,ABI也會相應升高或正常,即造成假象。某些患者同時合併上肢動脈病變,肱動脈壓可能降低,也導致ABI升高或正常。

五、腳趾壓力測定和腳趾指數:當ABI和節段性動脈壓測定正常時,腳趾壓力測定可瞭解末梢動脈病變的存在和程度,尤其對糖尿病患者更具有意義。一般用PPG探頭置於腳趾趾腹,用趾氣帶縛於趾根部,描記波形,然後充氣至波形消失出現平坦線,氣袖自動放氣,當再出現波形時的壓力讀數即爲趾壓,同時測雙側肱動脈壓。正常時腳趾指數,即趾動脈壓與肱動脈壓高的一側之比≥0.75,小於0.75爲異常,提示末梢動脈病變。當腳趾PPG波形呈平坦波或直線時,趾壓不能測出。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足患者的雙下肢動脈可以沒有狹窄,但其末梢動脈已受累及,故踝肱指數和節段測壓可以正常,但腳趾指數明顯降低,對刻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六、氣體容積描記:氣體容積描記(APG)是根據心臟的舒縮推動血液流入肢體的增減變化,從而引起肢體各節段的容積的增減變化,通過相關靈敏儀器測定各階段的變化值,並描記成波形,從而評價肢體各節段的動脈病變情況的一種檢查方法。通常多與多普勒超聲血流檢測、節段測壓、踝肱指數共同分析,可取得明確診斷。

通過以上所述,相信大家對於無創周圍血管檢查的症狀表現都瞭解的差不多了。在這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在平時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做好該疾病的預防準備,避免該疾病找上我們。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