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北京社區看病人羣比例升高:從過去5%升至25%

北京社區看病人羣比例升高:從過去5%升至25%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09年,備受社會各方關注的一場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艱難起步。這麼多年來,“全國人民看病奔首都”,北京的醫改難度可想而知。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頂着壓力,北京市醫改啓動了。

北京社區看病人羣比例升高:從過去5%升至25%

其實改變並不始於2009年,早在五年前衛生部門就已經開始爲基層衛生的發展悄然鋪路。近年來,隨着改革的深入,衛生行政主管層也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必須建立勝任醫改目標要求的服務體系,讓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逐步成爲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願景·5年前

“有病直奔大醫院”已經成爲市民多年的就醫習慣,本市要推行“首診在社區,分級就診”,打造“家庭醫生”的服務模式,必須先使市民信賴社區醫院,其前提就是讓市民瞭解社區醫院的功能。衛生部門將根據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完善基層衛生服務。

2010年北京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處長許峻峯在接受採訪時回答

感言·5年間

“北京樣本”被國家醫改全盤拷貝

控藥價社區藥價比大醫院低30%

記者:我們知道,在推動層級診療的過程中,基層社區藥品和設施配置問題是老百姓很關注的。簡單來說,要鼓勵我從三甲醫院回到家門口的社區醫院看病,我肯定得關心你這藥全不全,貴不貴,環境怎麼樣等等。那麼,對比五年來的前後變化,北京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許峻峯:首先,在藥品採購和定價方面,2006年12月25日,全市就已經建立了社區常用藥品政府集中採購、統一配送的零差率銷售機制。如今,北京已經擁有了一個品種達519種的零差率藥品目錄。這些藥品,在基層社區銷售時,沒有任何利潤上的加成,藥品的總體價格比大醫院下降了30%左右。

在基礎設施投入方面,政府也是下了非常大的力度。從2007年開始,北京市和區縣兩級財政共同投資約30億元,用於全市社區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街道和鄉鎮也將基層醫療衛生建設視爲社區整體工作的重要一環,主動協調無償提供土地、房屋等基礎設施。全市籌措資金8.2億元,目前已經實現了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準化設施配置。

保政策基層衛生機構政府“兜底”

記者:在北京各種優質醫療資源如此豐富的大環境下,社區醫院的生存問題不免令人擔憂,在政策層面有何舉措?這五年時間,作爲政府部門我們都做了什麼?

許峻峯:其實,早在國家醫改方案出臺之前,北京市已着手籌劃醞釀基層醫療機構迴歸公益性的改革思路。2007年,北京率先在全國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按照公益性建設,改革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在其他省市基層醫療機構仍然依靠市場掙錢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的時候,北京市的十八個區縣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始“吃皇糧”。

也就是說,基層醫療機構的收入全額上繳區縣財政,所有支出納入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我想這爲促進基層醫療衛生公益性的迴歸和衛生資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根本保障。

而緊隨其後開展的績效考覈管理,使政府考覈基層衛生機構有了一個支點,對於保證質量,遏制趨利動機、提高基層衛生人員的積極性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政府兜底的“北京樣本”,之後也被全盤拷貝到國家醫改文件中。

記者:五年的努力,現在我們的基層衛生網搭建得怎麼樣了?能保證老百姓在家門口都能看上社區醫生嗎?

許峻峯:截至2011年,覆蓋北京城鄉的基層衛生服務網絡已經基本建立。這也就意味着,城鎮、遠郊平原和山區居民分別在15分鐘、20分鐘和30分鐘以內,就可以抵達最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我們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出現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留人才

社區醫生人均年薪7.4萬

記者:要發展基層衛生,如何留住人才問題不容迴避,怎麼解決?

許峻峯:的確,基層人才瓶頸在北京也非常突出。北京的辦法是,在不斷增強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採取長短線結合的辦法,加大力度實施“支援、返聘、招收、培養”這種多舉措的人才建設工程。例如,我們從2009-2011年年底,招收3000餘人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專門爲昌平、門頭溝、房山、懷柔、平谷、密雲、延慶等7個遠郊區縣招收了244名臨牀醫學專科畢業生。

同時,面向山區、半山區免費定向培養240名醫學生,現在首屆71名定向畢業生已到簽約的農村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

另外,怎麼讓基層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我們也從留人心、聚人氣、鼓人勁上做文章,從2009年開始,在16個區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績效工資,社區醫務人員的人均年收入從2008年年底4.95萬元提高到目前的7.4萬元,增幅達到50%。

除了漲薪外,我們也鼓勵有條件的社區開展中醫進社區、心理治療進家庭,爲社區居民提供簡便易廉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融洽醫患關係,樹立社區衛生人員新的形象。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