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疾病預防 > 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怎樣治療

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怎樣治療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舞蹈病又稱風溼性舞蹈病,屬於原因不明性的一種腦病。常爲急性風溼病的表現之一。本病多見於5~15歲的兒童。多系亞急性起病,也有因情緒激動而驟然發病。表現爲極快的不規則跳動和無意義的舞蹈樣動作、肌張力降低和肌無力等,且常伴心理障礙。現代醫學除了對症處理外,尚無特殊療法。

小舞蹈病怎樣治療

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怎樣治療

方法上,體針爲主,頭針亦有較好的療效;在取穴上,多主張用督脈的穴位;在療效上,病程在半年以內者,痊癒率較高,且遠期療效鞏固。除此之外,鍼灸對偏側舞蹈病(又稱半舞蹈病),也有較好的效果[2]。該病多系腦基底節血管損害所致,舞蹈動作以上肢爲重,額面與下肢較輕。

1體針

(一)取穴

主穴:大椎、風府、百會、水溝。

配穴:搖頭擠眉加風池、太陽;努嘴弄舌配頰車、地倉;上肢配合谷、內關、郄門;下肢配足三裏、三陰交、太沖;腹部配中脘。

(二)治法主穴爲主,據症加配穴。風府、大椎,應根據患者年齡嚴格掌握進針深度,風府穴不超過1.5寸,得氣即可;大椎穴不超過2寸,宜使針感向上肢或四周傳導,如經驗不足者,亦只須針至得氣。百會、足三裏施補法,其餘穴位均以提插加捻轉手法,施瀉法,以針感向四周或遠端傳導爲佳。當症狀控制之後,除主穴外,酌情取一個配穴。大椎、風府一般不留針或留針10~15分鐘,其它穴位留針60分鐘,中間酌情行鍼1~2次。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2頭針

(一)取穴

主穴:舞蹈震顫區。

配穴:頂顳後斜線(百會至曲鬢穴連線)、枕下旁線(枕部,枕外粗隆下方旁開1寸的垂線,自玉枕達天柱)。

(二)治法一般僅取主穴,如未見效,可改用配穴頂顳後斜線,如小腦平衡失調加枕下旁線。舞蹈震顫控制區,用28號1.5寸針,與頭皮呈30度角,快速刺入帽狀腱膜下,以150~200次/分速度捻轉,連續捻轉3分鐘,休息10分鐘,重複2次起針。頂顳後斜線從上向下,以1.5寸針連刺3~5針。枕下旁線,可用1.5寸針向下平刺1~1.2寸。根據症狀用抽氣法(瀉法)或進氣法(補法)。抽氣法的操作爲進針得氣後迅速將針提到皮下,再刺至原位,反覆提插3~5次;要求提針時力猛,插針時力弱。進氣法操作則相反。留針2~24小時後出針。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針刺1次,10次爲一療程,療程間隔7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38例,痊癒18例,顯效11例,有效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4.7%[5,6]。

3頭針加體針

(一)取穴

主穴:舞蹈震顫區、平衡區( 均頭穴)

配穴:足三裏、血海、三陰交、太沖、太溪、風池。

(二)治法

主穴均用,根據症情酌加配穴3穴。針刺方法同前述,每日1次,療程時間不限,以症狀消失爲度。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