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疾病預防 > 冬季皮膚病有哪些 你都知道怎麼預防嗎

冬季皮膚病有哪些 你都知道怎麼預防嗎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季皮膚病有哪些,天氣已變得寒冷、乾燥,免疫力相對差的人易患上皮膚疾病。由於冬季皮膚水分易流失,從而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很多人都容易患上皮膚疾病等問題。那麼要如何防範冬季皮膚病?

過敏性蕁麻疹

秋冬季是大閘蟹等蟹類美食上市的季節,與此同時,醫院皮膚科因吃蝦蟹過敏的病人也會增多,按一天500個病人計算,因吃蝦蟹引起的過敏性蕁麻疹病例就佔10%。

過半病人是頭一次因吃蝦蟹而出現過敏的,這主要跟病人的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有很大關係。蝦蟹類食物中的異種蛋白質含量很高,性寒且帶溼毒,屬“發物”,皮膚病患者或皮膚易敏感的人不宜吃。

建議:忌口+家中備藥

對食蟹有既往過敏史的,或既往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還是不吃蟹爲宜;

兒童也不要吃太多大閘蟹等高蛋白食物,以避免皮膚出現過敏、丘疹、紅斑等症狀。建議家庭藥箱準備一些撲爾敏一類的治藥物,一旦出現過敏情況,可先吃此類藥物再到醫院治療。

冬季皮膚病有哪些 你都知道怎麼預防嗎

顏面再發性皮炎

顏面再發性皮炎是一種發生於面部的輕度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多發於20—40歲女性。

空氣中的某些塵埃、花粉等物,粘附在塗擦了化妝品的皮膚上,再經過日光的照射,局部的酸鹼比值發生改變,皮膚表面溫度升高,使其易於溶解吸收而發生變態性反應,導致皮膚屏障作用破壞。

冬季由於天氣乾燥,經皮水分丟失增加使皮膚乾燥、脫屑。

建議:保溼+良好習慣

除積極尋找並去除病因外,外出前不要用化妝品及鹼性強的肥皂洗面,平時不吃辛辣、姜、蒜之類刺激性食物,可口服維生素B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注意面部保溼,一旦發生顏面再發性皮炎,要到醫院做有關檢查診療。

銀屑病

銀屑病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季節變化,該病往往是“冬重夏輕”。入秋後天氣轉涼,該病病情也會隨之加重。該病的主要表現是,病人的皮膚出現一些細小的皮屑脫落等。目前,該病發病機理不明,而且不能根治,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很重要。

建議:服用涼血和潤膚中藥

上呼吸道感染是銀屑病重要的誘發因素,而南方的冬季早也是上呼吸道易發季節,所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建議銀屑病患者要注意保暖。另外,患者適當服用涼血和潤膚中藥也能有效避免或減輕銀屑病。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一種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平時潛伏在人體某個神經節上,年長者一般是這種病毒的攜帶者。

該病最常見的位置是胸腹或腰部出皰疹,大概佔病例的70%左右;其次是三叉神經帶狀皰疹,而且患者多爲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與一般溼疹不同的是,帶狀皰疹會伴有疼痛的症狀。

帶狀皰疹的病毒其實很弱,靠人的自身免疫力就完全可以殺死這種病毒。當人體免疫力較強時,這種病毒就不會發作,而當抵抗力下降時,這種病毒就會複製,沿着神經分佈下行,從而使皮膚出現紅斑水泡,並伴有劇烈疼痛。近年來,帶狀性皰疹病人開始呈現低齡化,這主要與年輕人熬夜,免疫力下降有關。

建議:休息夠+保暖

預防帶狀皰疹沒有靈藥,要多休息,早休息;換季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着涼,因爲感冒發燒時人體抵抗力較低,易誘發該病毒;平時也要經常鍛鍊身體,以增強抵抗力。日常要注意補充水分,可適量服用一些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B和維生素E等。

冬季皮膚病有哪些,天氣已變得寒冷、乾燥,免疫力相對差的人易患上皮膚疾病。由於冬季皮膚水分易流失,從而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很多人都容易患上皮膚疾病等問題。那麼要如何防範冬季皮膚病?

乾燥性皮炎

天氣轉涼後,人體皮脂腺分泌開始減少,皮膚容易乾燥,引起瘙癢。而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減退,皮膚更乾燥,因此,這種病常見於老年人。

建議:別塗激素類藥膏

對於患有這種皮膚瘙癢症且每逢換季時節病情就較重的患者,建議在換季時做好預防。首先要管住嘴巴,對於魚、蝦、酒、辣椒等食物儘量不要食用;

其次,洗澡避免用過燙的水,皮膚癢時切忌抓撓,可搽一些凡士林等潤膚乳液或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或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的中藥,切忌塗抹皮炎平等激素類藥膏,防止皮膚對此類藥膏形成依賴。

乾性溼疹

夏季,氣候炎熱,空氣中的溼度大,容易發生感染性溼疹,有滲出,就形成了溼性溼疹。所以大多數人認爲夏季是溼疹的高發期,其實,冬季也是溼疹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北方城市,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室內室外都幹,再加上過敏的因素,就容易發生乾性溼疹。

乾性溼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與成人相比,幼兒患者要更多一些,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爲潮紅、脫屑、丘疹,無明顯滲出。

建議:保溼+健康飲食

如果發生乾性溼疹,在外出時要保護好患處,尤其要避免患處受風或被陽光長時間照射,以免導致皮膚乾燥而加重病情。當患處瘙癢難忍時,可通過拍打患處或塗抹止癢藥物來止癢,切不可大力地搔抓患處。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