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中醫養生 > 秋冬養生八大保健要穴 秋冬哪些穴位可以養生

秋冬養生八大保健要穴 秋冬哪些穴位可以養生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就有“按一按足三裏等於吃一隻老母雞”之說,因爲足三裏這個穴位具有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等功效。足三裏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作用。眼下正值深秋又將逢立冬節氣,天氣愈發寒冷,陽氣漸衰而陰氣盛,萬物均潛藏陽氣,俗話說“秋冬進補,春來打虎”,除了延續幾千年的每天服用膏方進補外,人們在家可以每天按摩一些養生保健穴位,內服和外在按摩相互補充,定會神清氣爽,健康度過一年。

秋冬養生八大保健要穴

常按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溫腎助陽、活血化淤、禦寒保暖的作用。

秋冬養生八大保健要穴 秋冬哪些穴位可以養生

1、大椎穴

位於後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摸到頸後最突起的高骨,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中醫認爲“大椎通陽”,因爲這個穴位是督脈與六條陽經的交匯點,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現代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瘧疾、頸椎病等。

2、合谷穴

即老百姓常說的“虎口”,位置在手背拇、食兩指之間凹陷處。該穴有疏風清表,通絡行氣,活血止痛之效,像天寒引起的關節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治療。現代常用於治療牙齦疼痛、耳鳴、耳聾、鼻炎、扁桃體炎、三叉神經痛、咽喉腫痛、月經不調、中風、面癱、口腔潰瘍等。

3、陽池穴

位於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有生髮陽氣,溝通表裏之效。臨牀主要用來治療頭痛、手腕疼痛、鼠標手、糖尿病、女性手腳冰涼等。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化爲陽熱之氣,尤其快到冬天了,應該多堅持按摩或灸灸。

4、神闕穴

位於肚臍正中央。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之效,爲長壽要穴。有句老話說:“常灸神闕穴,萬病自會滅。”灸此穴能使精神飽滿、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等。臨牀常用於治療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腸炎等病。另外此穴可以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肚臍熱敷。

5、關元穴

別名下丹田,位於臍下三寸,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體統攝元氣之所,也是元陰元陽交匯的地方。中醫認爲此穴位有培元固本,調氣回陽的功效,凡元氣虧損的病證都可以選用。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現常用於治療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子宮虛寒、腎炎、脫肛、排尿不順等。

6、命門穴

位於後正中線上,第二、三腰椎棘突間,是督脈要穴,也是強腰補腎的長壽大穴,中醫認爲命門是兩腎之間的動氣,蘊藏先天之氣,內藏真火,稱爲“命門火”,命門火衰的人會出現四肢清冷、五更瀉等問題。很多人有四肢冰冷的問題,睡覺時也總是不暖和,其實這就是中醫裏所說的“命門火衰”之相。常按該穴能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臨牀常用於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男性遺精、陽痿,以及女性的虛寒性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症,並能延緩人體衰老,推遲更年期。

7、足三裏穴

位於外膝蓋眼下方三寸(四橫指寬),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屬於陽明經保健要穴,也爲長壽要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有通經活絡,疏風化溼之效。常按足三裏,能調節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調理脾胃以補中益氣,起到養生保健的效果。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食慾不振、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失眠等。

8、涌泉穴

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涌泉穴。該穴有補腎壯陽、強壯筋骨之效。現臨牀多用於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神經性頭痛、遺尿等。推搓涌泉穴,民間俗稱“搓腳心”,還能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痠軟、便祕、失眠、手腳冰涼、下肢怕冷等病效果較明顯。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