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中醫養生 >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脾胃一旦受到損傷,導致生病,就會出現身體倦怠,缺乏元氣,皮膚黑黃,嘴脣乾裂,發聲無力,精神不振,悶悶不樂,坐立難安等症狀,這個時候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可以幫助保護腸胃功能,那麼下面來看看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起於鼻翼兩側(迎香穴),挾鼻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睛明穴),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鼻柱外側,過承泣,巨髎,進入上齒齦內,還出,挾口兩旁,環繞嘴脣,左右相較於頦脣溝(承漿穴),再向後沿下頜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上行過耳前,經上關穴,沿着前髮際,到達額前(頭維穴)。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足陽明胃經循行支脈

面部支脈:從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穿過膈肌,直屬胃,而絡脾。

缺盆部直行之脈: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挾臍兩旁(旁開二寸),下行至腹股溝處氣衝穴。

腹部支脈: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沿腹腔內下行到氣衝,與來自缺盆的直行之脈會合,而後下行於大腿前外側,經過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外側下行至足背,進入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

膝部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裏穴)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側段。

胃下口部支脈:沿腹部向下到氣衝會合,再沿大腿前側下行,下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蓋,沿脛骨外側前緣,下行至足背,進入足第2趾外側段。

足背部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第2張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胃經屬於胃,絡於脾,所以它和胃的關係最爲密切,同時也和脾有關。因此胃經主治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另外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經脈循行路線所經過部位的病症也有治療作用。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第3張

足陽明胃經主治病

消化系統疾病如胃下垂,腸麻痹,胃腸神經官能症等;頭面五官疾病如頭痛,牙痛,面神經麻痹,腮腺炎等;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如胸痛,膝關節痛,偏癱等。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第4張

脾胃一旦受到損傷,導致生病,就會出現身體倦怠,缺乏元氣,皮膚黑黃,嘴脣乾裂,發聲無力,精神不振,悶悶不樂,坐立難安等症狀,這個時候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可以幫助保護腸胃功能,那麼下面來看看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腧穴

主要有承泣,四白,大迎,人迎,水突,乳中,天樞,伏兔,陰市,樑丘,足三裏,豐隆,衝陽,陷谷,內庭,巨髎,地倉,頭維,頰車,下關,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不容,樑門,承滿,乳根,膺窗,關門,太乙,滑肉門,外陵,髀關,氣衝,大巨,水道,歸來,犢鼻,解溪,條口,上巨虛,下巨虛,厲兌共45穴,左右合90穴。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第5張

足陽明胃經養生時間

辰時(上午7-9點)氣血流注胃經。胃主受納,腐熟水谷。《黃帝內經》 上說:“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將脾胃的受納運功能比成倉稟,可以攝入食物,並輸出精微營養物質以功全身以水谷。胃經旺,則有利於消化系統,此時除了應按時進食早餐外,還可循經按摩一下胃經,以活化胃經氣血,增強消化系統功能。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圖 足陽明胃經的作用 第6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