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祕書長楊萍

中國心理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理事王一牛


古人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老年生活不如年輕時精力充沛,不如中年時社交頻繁,儘管有諸多“不如”,但若能打開心扉,消解心中擔憂,依然能“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逞能不如服老

剛退休的張大爺經常頭暈,活動後容易氣促,被診斷爲高血壓病,並伴有左心室擴大。醫生建議他減少運動量,但張大爺不聽,游泳時還跟人比速度,最後體力不支,引發急性左心衰住進醫院。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祕書長楊萍表示,老人退休後沒有了事業支持,自我評價和認同感降低,從而用一些“逞強”行爲證明自己。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老人要客觀承認自身體力與年輕時的差距,凡事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家人應關心和叮囑老人,適當讓其參與家務,讓他明白自己是被需要、被重視的。

抱怨生病不如與病共存

有些老人難以接受生病的事實,整天抱怨,吃不下睡不香,憂心忡忡,無法安心治療,結果越病越重。楊萍說,疾病就像洪水,越怕越容易被吞沒,只有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才能在疾病和自身之間築起一道堤壩,提升免疫力,延緩疾病的發生發展。建議老人不要把生活重心完全放在治療上,在堅持服藥、治療、檢查的基礎上,轉移注意力,調整生活節奏,讓抗病成爲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部分,與病共存。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第2張

追求長壽不如活得有品質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2016年國人健康預期壽命爲68.7歲,而我國平均壽命已接近80歲,可見,在生命的最後,大多數人都經歷了十多年的帶病生存。儘管人人都期望長壽,但一個人生命的後半段幾乎是在藥物維持和病牀上度過的,這樣的長壽也算不得真正的高壽。中國心理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理事王一牛說,只有把生命的質量與長度結合起來,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壽。與其盲目追求長命百歲,不如樂天知命,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如太極拳、旅遊、書法、戲曲等,既有利於健康,又能陶冶情操,讓人生最後階段豐富多彩。

吃補品不如均衡飲食

很多老人平時捨不得吃穿,卻聽信宣傳,花費大筆開支買保健品。前不久,河北81歲的戚老太太看廣告介紹一種代餐粉,號稱全面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於是飯也不吃了,天天泡代餐粉,結果導致營養不良。楊萍表示,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和自然食物,過度服用保健食品,非但不能促進健康,還有損身體。王一牛認爲,老人飲食要保證食物多樣化,多攝入果蔬,每天吃一些奶類和豆製品,適量吃魚、禽、蛋、瘦肉。注意飲食清淡,少鹽少油。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第3張

投資理財不如出門旅遊

近年來,很多投資理財騙局盯上老年人,他們打着“高收益”“低風險”旗號,騙光老人的畢生積蓄。王一牛說,老人大多沒有風險投資的知識和能力,一旦投資本金收不回來,一輩子的積蓄可能打了水漂。建議老年人投資以保值爲原則,不要貪圖高收入,警惕詐騙陷阱,必要時請子女幫忙。與其承擔投資風險,不如學會爲自己花錢,多出去旅遊,看看世界。楊萍提示,老年旅遊應視體能和消費能力而定,出行前做好計劃,最好結伴而行。備好常備藥物,與親友或子女隨時保持通信,以免遇到意外。

孤獨生活不如與友交流

一些老人退休後,生活圈子變小,與人交流機會也變少;還有些老人身患疾病,長期悶在家中;或由於喪偶,不願打開心扉……長此以往,對老人身心產生不良影響。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研究證實,孤獨會使中老年女性心臟病、焦慮症和抑鬱症發病率增加3倍。楊萍建議老人多參加社區活動,培養興趣,通過共同愛好結交新夥伴。王一牛認爲,朋友不在多而在精,當不願意和子女交流時,找三兩個老友談談心,發泄出來,心情就會變好。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第4張

閒得發慌不如發揮餘熱

退休之後,生活從忙碌充實變爲閒來無事,巨大心理落差常讓很多老人陷入孤寂落寞。美國一項顯示,與退休後停止工作的人相比,繼續工作的老人身心健康狀態更好。

瑞士伯爾尼大學一項研究發現,60歲是成年人的黃金時期,這時自我認同感、經驗、能力都達到了峯值。楊萍建議,身體健康且有一技之長的退休老人,不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幫社區裏的年輕父母看孩子,烹飪技術好的老人教大家做飯,或做公益志願工作或交通協管工作。

超級保姆不如甩手掌櫃

一些老年人退休後,將全部重心轉移到了子女家庭,照顧孫輩、打掃衛生、買菜做飯……充當起“超級保姆”。有的子女勸老人歇一歇,但老人總是放心不下。王一牛認爲,老人之所以什麼事都要過問,是因爲他們總把兒女當成長不大的孩子,做不到完全“放手”。要明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馬牛”的道理,兒女成家立業後,老人要回歸自己的世界,多結交朋友,多點時間給“老伴兒”,不要過多幹涉子女的生活。

擔心衰老不如看淡生死牙齒鬆脫、失眠健忘、老眼昏花……衰老讓很多人感到沮喪不安,意識到死亡正在慢慢逼近。遠離子女獨居,親朋好友相繼離世,都會讓人擔驚受怕。王一牛說,人到老年,要挑戰的不是衰老,而是對衰老的恐懼。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與其一味抗拒,不如坦然接受生命中每一個階段給予我們的饋贈。死亡也是人生旅程的必然結果,與其日日擔憂,不如接納身體和處境的變化,做力所能及的事,看淡死亡。子女家屬也應多和老人溝通,給予更多陪伴和情感支持。

老年生活要瀟灑一點 第5張

緬懷過去不如活在當下

“想當年,我工作時……”“那些年在部隊的生活……”有些老人總愛想過去的事情。與緬懷過去相比,活在當下可以讓人活得更從容灑脫,英國曾對多名百歲老人專訪,發現他們長壽祕訣之一就是,從不糾結失去的東西,活在當下。王一牛認爲,過度沉浸過去會減弱當下的感受力,對未來失去信心,不利於身心健康。緬懷過去是因爲沒有情感宣泄的出口,老人可試着把過去的事寫下來或找人傾訴,從中解脫,收穫一個全新的現在。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