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不再盼望穿新衣吃好的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

不再盼望穿新衣吃好的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應用中心測評主管肖震宇


春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現在大家卻普遍感覺“年年過年,年年味淡”。這種現象反映出人們對過年的心理期待降低以及對傳統文化認識薄弱。年味都去哪兒了?我們又該如何找回年味?

不再盼望穿新衣吃好的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

沒了過往的熱鬧

不知從何時起,提起春節,人們似乎不再那麼期待和興奮了。爲了採購年貨,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紅廟地區的董女士逛了幾家超市都沒選到心儀的物品,望着空空的購物車,她對記者說:“我們小時候,好吃的、新衣服過年纔買,現在平時吃穿用樣樣都不缺,年貨準備什麼、年夜飯吃什麼呢?日子好了,反而找不到兒時對春節的期盼,過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熱鬧了。”

過去,從農曆十二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整整一個月到處都紅紅火火,人人忙忙碌碌地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年底這一天,是準備通夜不眠的。店裏早已擺出風燈,插上歲燭。吃年夜飯時,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預祝來年人丁興旺。吃飯碗數,不可成單,必須成雙……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擠滿了穿新衣服的農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初二開始,鎮上的親友來往拜年……”著名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在隨筆《過年》中對春節的描述,也是不少人記憶中過年的景象。現在的春節,儘管每年還有近三十億人次翻山越嶺、跨江渡河地回家過年,但年味兒淡了,似乎已成爲共識。不少年輕人總在抱怨過年就是吃吃喝喝;怕親戚問自己學習、工作、戀愛、結婚情況;不會包餃子、不愛聊家常、害怕放鞭炮,都自顧自地抱着手機刷微博、微信,還不時感嘆“過年真無聊”。年味兒都去哪兒了記憶裏的年味兒都去哪了?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應用中心測評主管肖震宇分析,人們感覺年味兒變淡主要有5大原因。

不再盼望穿新衣吃好的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 第2張

第一,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但心理壓力增大。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平時基本已經得到滿足,對春節並無太多期待。與此同時,不少人都面臨着工作競爭、子女教育、買房還貸等多方面壓力,無處不在的焦慮讓他們不敢鬆懈,也就沒有心思去張羅一年一度的春節。

第二,我國主要社會關係逐漸從家族轉向社區。過去,人們的人際交往範圍較小,親朋好友等大都生活在附近,因此每到春節,大家都會上門拜年,互道祝福。但現在,親戚、朋友、同事過年可能並不在一個城市,人們更習慣用一個電話、一條短信拜年。面對面交流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那份親切、熱情就少了,過年也就顯得沒那麼喜慶。

第三,電子設備轉移了興趣。以往的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會圍坐在一起,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邊包餃子邊聊家常。現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人們寧願刷朋友圈,也不願跟身邊的親友聊天;寧願在羣裏“搶紅包”,也不願忙前忙後張羅,除夕夜自然就過得很“沉默”“冷清”。

第四,傳統文化的吸引力下降。早早就開始採購年貨、打掃房屋、準備年夜飯、舞龍舞獅、踩高蹺、玩花燈等是以前過春節的“標配”。但現在,不少人嫌傳統過年方式太麻煩,認爲唱歌、逛街、桌遊、旅遊這些現代文化休閒活動更簡單、有趣。很多民俗、傳統文化活動已經難以激起人們的興趣。

第五,“洋節”盛行。相比春節年味兒越來越淡,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情人節等這些西方節日卻總能牽動人們的神經。各種節日過得多了,春節年味兒也就淡了。

不再盼望穿新衣吃好的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 第3張

增強儀式感

春節是全球華人最隆重的節日,是中華民族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它承載着人們對家和萬事興的美好願景以及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盼,是其他節日無法比擬的,我們應以更爲嚴肅、莊重的態度來對待春節,而不是“隨隨便便”過個年。找回年味兒,不妨先從增強儀式感入手。

肖震宇認爲,儀式感能給原本平凡普通的事情增添莊重感,讓人們對此懷有敬畏之心。如果剝離了節日的儀式感,人們便少了對節日的尊重與敬畏。春節的傳統習俗看似繁複,實際上正是這些形式令人們對親情、思念、團圓等加倍珍重。肖震宇建議,與其抱怨春節無聊,不妨去認真瞭解春節民俗,跟長輩們學學過年的“儀式”。比如,我國北方地區流傳有歌謠:“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寫對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兒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可以對民俗加以借鑑,過個“有規矩”的傳統春節。穿新衣。

人的着裝會影響內在感受,一件新衣能讓我們真切感覺到“辭舊迎新”。雖然人們現在不缺新衣服,但在春節,若全家人都換上紅色衣服,喜歡傳統服裝的還可以添件唐裝、旗袍等,能把過年的喜慶氣氛烘托得更加濃烈。寫春聯、貼窗花。把家裏佈置得紅紅火火會讓我們情緒更爲高漲。年輕人不要埋頭於手機,應多向長輩們學學寫春聯、剪窗花等傳統手藝,全家老小齊上陣,一起說說笑笑,迎春納福。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