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人體信號:便血或粘液便要警惕腸癌可能性

人體信號:便血或粘液便要警惕腸癌可能性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82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腸癌雖然是惡性腫瘤,但是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0%-95%。而我國超過80%的病人確診時,疾病已發展至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大大降低了生存率。當出現便血或粘液便時,因高度警惕腸癌的可能性,到醫院排查。

人體信號:便血或粘液便要警惕腸癌可能性

四種情況需排查腸癌

腹部持續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祕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出現;便血或黏液便;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減輕,又或者出現腹部腫塊。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應警惕腸癌來襲,及時到醫院檢查。

早期症狀似“溼熱”誤診率超過50%

腸癌的患病人數逐年增加,不過,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患者常把大便改變當成溼熱或消化不良,等到症狀特別明顯,纔到醫院就診。腸癌誤診率達50%-80%,許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術治癒的機會。

肛檢可篩查直腸癌沒必要害羞

在我國,直腸癌80%以上在距離肛門8釐米以下發生,很容易通過直腸指檢發現。這種方法簡單可行,醫生能觸診距離肛門8釐米內的直腸,可以當做直腸癌常規的篩查辦法。但在臨牀上,不少人特別不接受這種檢查方式,一是覺得檢查難受;二是醫生檢查肛門,覺得不好意思。所以,肛門指檢這一篩查直腸癌的方法在臨牀上很難得到普及。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在我國,腸癌在的好發年齡多在40歲-60歲,患者平均年齡比歐美國家提前12歲-18歲。如果能儘早進行篩查,也許就可以多活30年。因此建議高危人羣比如有大腸癌家族史、拉黏性血便、慢性便祕或腹瀉的人羣應做結腸鏡,篩查腸癌。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