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睡覺的八大誤區​你瞭解嗎?

睡覺的八大誤區​你瞭解嗎?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睡眠是一種在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狀態,甚至在無脊椎動物如果蠅中也有這種現象。對於人,睡眠佔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可以說睡眠的好壞是生活質量一半的基礎。如果睡眠質量好,身體首先就會保持好,並且精神充足,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學習當中。睡眠不好的人精神萎靡不振、臉色暗黃、眼皮浮腫、甚至有黑眼圈。整個人精神不佳,在一天的學習工作中影響效率,大大打了折扣。由此看來,晚上充足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是如此重要,那麼睡前的禁忌是什麼呢?就趕緊來讓我們看一下。

一、忌睡前用腦

如果有在晚上工作和學習的習慣,要先做比較費腦筋的事,後做比較輕鬆的事,以便放鬆腦子,容易入睡。否則,如果腦子處於興奮狀態的話,即使躺在牀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了,還容易形成失眠症。

睡覺的八大誤區​你瞭解嗎?

二、忌臨睡前進食

人進入睡眠狀態後,機體中有些部分的活動節奏便開始放慢,進入休息狀態。如果臨睡前吃東西,則胃腸、肝、脾等器官就又要忙碌起來,這不僅加重了它們的負擔,也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分休息。大腦皮層主管消化系統的功能區也會被興奮,在入睡後常產生惡夢。如果趕上晚飯吃得太早,睡覺前已經感到飢餓的話,可少吃一些點心或水果(如香蕉、蘋果等),但吃完之後,至少要休息半小時之後才能睡覺。

三、忌睡前激動

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儘量避免大喜大怒或憂思惱怒,要使情緒平穩爲好。如果你由於精神緊張或情緒興奮難以入睡,請取仰臥姿勢,雙手放在臍下,舌舔下齶,全身放鬆,口中生津時,不斷將津液嚥下,幾分鐘後你便進入夢鄉。

四、忌睡前說話

俗話說:食不言,覺不語。因爲人在說話時容易使腦子產生興奮,思想活躍,從而影響睡眠。因此,人在睡前不宜過多講話。

五、忌仰面而睡

睡覺的姿勢,以向右側身而臥爲最好,這樣全身骨骼、肌肉都處於自然放鬆狀態,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勞。仰臥則會使全身骨骼、肌肉處於緊張狀態,既不利於消除疲勞,又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影響呼吸而做惡夢,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睡覺的八大誤區​你瞭解嗎? 第2張

六、忌矇頭而睡

有的人總喜歡矇頭而睡。這樣,會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缺乏必要的氧氣,對身體健康極爲不利。

七、忌當風而睡

睡眠時千萬不要叫從門窗進來的風吹到頭上身上。因爲人睡熟後,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有所降低,如果當風而睡,時間長了,冷空氣就會從人皮膚上的毛細血管侵入,輕者引起感冒,重者口眼歪斜。

八、忌對燈而睡

人睡着時,眼睛雖然閉着,但仍能感到光亮,如果對燈而睡,燈光會擾亂人體內的自然平衡,致使入的體溫、心跳、血壓變得不協調,從而使人感到心神不安,難以入睡,即使睡着,也容易驚醒。

保持身心健康的三原則!

很多時候,你被一個問題困擾,不是那問題本身有多複雜、多難,而是你不瞭解,迷惑,沒有看到真相,沒有找到正確的角度入手。那是因爲你不夠清靜,所有保持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下面向大家推薦三個原則來保持身心健康。

之一:平衡

雖然幾乎每一種食譜都會喋喋不休地說:少吃脂肪、少吃糖,但這並不意味着脂肪和糖天生就是壞的。事實上,正是因爲在遠古環境裏的它們太好了,我們纔會進化出喜歡它們的天性。同樣,人生福祉的五大成分:快樂、投入、人生意義、成就、人際關係,都對幸福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但也都過猶不及。關鍵是各種成分的平衡。

當然,日常食物中,幾乎沒有哪一樣是純粹單一的營養成分,比如肉裏既有蛋白質,又有脂肪,水果裏既有糖,又有纖維素。同樣,我們也常常很難分清楚日常生活中各種幸福的來源。與家人一起時,我們當然鞏固了人際關係,同時也在享受快樂,並且家庭可能是我們人生意義的一部分。我們投入自己喜愛的活動時,也往往能鑄造成就,收穫快樂。

因此,平衡這個原則並沒有那麼難遵循。也許,把這一條理解爲“不要走極端”更爲合適。平衡這個詞容易引起誤解,讓人以爲是要找最佳的那一點,在一點上,所有營養達到完美的配比,能產生最好的效果。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裏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其不幸。”似乎幸福只有一條路,只要偏離了它就是不幸。但我認爲,幸福的家庭、個人有其各自不同的幸福法。實現幸福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只要你不走極端,在心靈的圖畫上,除了太邊遠奇險的角落,其他地方都可任你選擇。這也就是下一個原則:個人化。

睡覺的八大誤區​你瞭解嗎? 第3張

之二:個人化

沒有哪一種食譜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爲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把孕婦進補的食譜推薦給每日勞作的工人,只會被看成是神經病。把白領女性的減肥食譜用到手術後的病人身上,則可能會出人命。

人的心靈差異要遠大於身體的差異,因此更不能一刀切。在《論語》中,當4個弟子分別問孔子什麼是“仁”時,孔子給出了4個聽上去大不相同的答案,因爲孔子知道,對於不同的人,“仁”有不同的側重點。“仁”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子都能如此靈活處理,積極心理學對“幸福”的詮釋就更應該注意個人差異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也不該對心理一刀切。幸福是主觀的感受,你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打算怎麼幸福,也只有你有權決定。就算你的心理情況和別人一樣,你也完全可以選擇與衆不同的道路。有人按食譜進食是爲了減肥,有人是爲了增強肌肉,還有人則是要降低血脂。同樣,你也許喜歡人生意義優先而不是成就優先,你也許注重快樂超過注重人際關係,這都取決於你的幸福構建目標。

之三:靈活性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邁克爾·波倫寫過好幾本關於食物、營養的書,其中最暢銷的一本叫《食物規則》,書中一共羅列了64條食物規則,最後一條赫然寫道:“偶爾打破規則。”

“執著於食物規則不利於你的幸福,可能也不利於你的健康……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放鬆的飲食心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你可以把所有規則扔到一邊去。你不會因此失去一切。重要的不是特殊情況,而是日常實踐——你日常飲食的一般習慣。”

幸福也是如此,積極的心理學反對完美主義。美國心理學家施瓦茨教授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那些事事都想做到最好的人,對生活更不滿意,也更不幸福、更悲觀、更鬱悶。在一件大喜事發生之後,狂歡一下,不會讓你的糖類過剩,引發肥胖和高血脂。反過來,如果把自己的計劃看得太重,戰戰兢兢地唯恐一條做不到就無緣幸福,這種焦慮和壓力反倒會讓你遠離幸福。

好了,現在大家是不是已經知道睡前的禁忌是什麼了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雖然睡眠不足也不痛不癢,但是它的影響能夠擴及一整天的學習、工作效率,因此不能小覷。現代人生活充足大都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方式,關注養生是一個共同的話題。但我們不僅僅要追求身體上的健康更要追求心靈上的純淨,而平衡、個人化、靈活性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三原則,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