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我國科研人員構建麻風發病的風險預測模型

我國科研人員構建麻風發病的風險預測模型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18個麻風易感基因,從而構建麻風發病的風險預測模型。

我國科研人員構建麻風發病的風險預測模型

中國科學家通過對8313例麻風受累者和16017例健康對照者的研究,發現6個新的麻風易感基因。迄今爲止,中國科學家已發現了18個麻風易感基因。

這一研究由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所屬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員張福仁領銜,與哈佛醫學院、英國劍橋布羅德學院、安徽醫科大學等國內外6家單位歷時4年完成。這一原創性成果3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

據瞭解,基於已經定位的18個易感基因位點,張福仁團隊已構建了麻風發病的風險預測模型,這一模型臨牀應用的敏感度、特異度均在75%以上。2014年度,研究團隊已在山東選擇了10個麻風既往流行縣市,建立了包括2000例麻風受累者及10000例密切接觸者的麻風發病風險模型臨牀效能檢測的現場隊列。2015年,這一工作將在另外10個縣市繼續推進。

“風險模型的構建及現場隊列的建立,使麻風的症狀前診斷成爲可能,也邁出了把科學發現轉化爲實用技術的第一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風病控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國成說。

據介紹,此次研究除了發現6個新的麻風易感基因外,還揭示了這些基因位點在感染性疾病與免疫/炎症性疾病中的多價效應,並發現內源性感染在這兩類疾病的啓動識別中發揮相似的作用,但隨後的免疫應答在兩者間卻是截然相反。

這意味着,強烈的免疫或者炎症反應可有效抵禦病原菌的入侵,卻增強了免疫/炎症性疾病發生的風險。“一個人得了麻風,就不會得炎症性疾病;得了炎症性疾病,就不會得麻風。”張福仁說。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