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廣州賣報婆婆開“無人售報亭”稱大家都是講信字

廣州賣報婆婆開“無人售報亭”稱大家都是講信字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廣州賣報婆婆開“無人售報亭”稱大家都是講信字

今年73歲的歐婆婆賣報十多年了

專家:婆婆的信任提高了街坊對自身的要求

“誠”“信”互相促進是公民社會的最好體現

本報昨日對廣州南岸路“無人售報”報亭的報道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昨日上午,歐婆婆報亭上的《廣州日報》上攤不到3小時就賣光,不少街坊專程前來爲歐婆婆捧場。婆婆告訴記者,她經常得到街坊的幫助,她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幫助別人。

專家認爲,歐婆婆“無人售報”對他人的充分信任,無形中也提高了購報者對自身誠信的要求,於是大家都能自覺付錢,這是“誠”“信”產生的互相促進作用,而這正是廣州逐步建設起來的公民社會的重要體現。

婆婆心聲

“我相信大家都是很自覺的,大家都是講個‘信’字,誠信值千金。我也知道有些人不給錢,我也不會罵,全憑良心啊,都是那句話‘人在做,天在看’”。

實地探訪

街坊齊捧場

60份《廣州日報》三個鍾賣光

“今天的《廣州日報》特別好賣,不到三個鍾就賣光了。”昨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南岸路歐婆婆的報亭,她開心地對記者說。同一時間,不斷有市民前來購買《廣州日報》,很快,發行員又補充了幾十份上攤。

“我家裏訂了報紙,看到報道專程再來買一份,支持歐婆婆,”家住荔港南灣的李先生說,歐婆婆的做法是誠信社會的一個典範,“正因爲婆婆信得過他人,買報紙的人才更加要自覺付錢,不然心中有愧啊。”

記者留意到,在南岸路上有好幾家報刊亭,歐婆婆的報亭位置並不算好,但報紙的銷路卻不錯。街坊林女士說,“婆婆好好人,老人家不容易,買報紙我都是幫襯她。”有一名年輕爸爸帶着孩子來買兒童畫冊,婆婆還附送了一個價值1元錢的徽章,讓小男孩十分高興,“畫冊的利潤大,我都會少賺一點送個小禮物讓小孩開心一下。”婆婆告訴記者,“人家高興,我也開心,不是隻圖賺錢。”

中午時分,歐婆婆回家休息片刻,記者便在報亭附近觀察行人購報的情況,20分鐘裏,先後有7名行人自覺在錢箱中投幣。其中,楊先生投幣的方式十分特別,他專門將1元錢的半截塞進錢箱,另半截卻露在外面。記者於是上前詢問爲什麼這樣做。楊先生坦言,他擔心自己投幣的時候別人看不到,卻看到他拿走報紙,“萬一被人家議論就不好啦,爲了避嫌,我每次投幣都要露出半截紙幣,我建議搞一個透明的錢箱更好。”

記者隨後將楊先生的憂慮告訴歐婆婆,婆婆哈哈一笑說,“根本不用擔心,我相信大家都會自覺投幣的,也不會懷疑任何人,還是那句話‘人在做,天在看’,大家都是講一個‘信’字。”

婆婆其人

吃盡苦頭一個人拉扯大六個孩子

心懷感恩堅信“人善人欺天不欺”

在歐婆婆的報亭裏,擺放着多張她和兒孫們的照片。笑容的背後,一家人曾歷盡坎坷。“我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卻會講一口湖北話,”歐婆婆向記者娓娓道來,50多年前,歐婆婆在當時的廣州輸變電站工地上做散工,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一名湖北籍的電力工人。

“能養活六個孩子

我很感謝老天爺”

1958年,婆婆的大兒子在廣州誕生,一家團聚的生活僅僅持續了三年。因爲當時的政策,婆婆作爲職工家屬要下放回鄉生產,她便帶着兒子到了丈夫的家鄉從事農耕。“家裏只有我一個人,下地種菜、上山砍柴全部包辦,連孩子出生都是我自己接生的,用烤過火的爛布做襁褓,什麼苦都吃過。”歐婆婆指着自己被壓彎的駝背說,這就是那些年太辛苦留下的病根。

1964年,下放回鄉的家屬期滿回城,本以爲能回到廣州,可是丈夫卻告訴她,最關鍵的那份證明丟失了,她和孩子只能繼續留在鄉下。

這一待就是23年,歐婆婆在湖北鄉下先後生下了5個子女,丈夫給的家用極少,全靠她幹農活才養大6個孩子。1984年,大兒子到廣州頂替父親的崗位,歐婆婆和年幼的孩子纔有機會把戶口遷回廣州,二兒子和三兒子留在了湖北鄉下,至今兩地分隔。

回到廣州後,歐婆婆更加賣力地賺錢。當時她一個人做兩份工,白天在醫院做清潔工,傍晚就到自行車保管站值夜班。“孩子多,沒有別的辦法。”所幸孩子們都十分懂事,家裏做飯和家務都是孩子們來操持,不用她太費心。

歐婆婆先後做過醫院、學校的清潔工,酒樓的洗碗工,車場保管員等工作,一直到60歲,最年幼的女兒也參加工作,她才正式結束打工生涯。婆婆指着掛在報亭上的《難忘母愛》讀物對記者說,“母親真的是很偉大,我能養活六個孩子,而且個個都身體健康,我很感謝老天爺,正所謂‘人善人欺天不欺’。”

廣州賣報婆婆開“無人售報亭”稱大家都是講信字 第2張

市民在歐婆婆的報亭自覺投錢買報

賣報屢遇熱心人

便民椅回饋街坊

“我是60歲那年開始賣報紙的,最早賣的就是《廣州日報》”,歐婆婆一邊說一邊拿出自己塑封珍藏的《<廣州日報>零售許可證》。當時,她賦閒在家,卻發現勞碌了一輩子,一閒下來就堵得慌,於是就想到了擺攤賣報紙,既能賺點養老金,也能找點寄託。於是,她就物色到西場立交橋底下的一個位置,用木箱擺起報攤。

“開始時也不順利,是一位城管的同志幫了我。”歐婆婆十分感謝這位名叫樑榮昌的城管負責人,“他知道我沒有單位,沒有退休金,就向街道申請免去我擺攤的費用,後來還替我申請到現在這個報刊亭,實在很感謝他。”

“派出所的李SIR、傅SIR平時也很關照我,傅SIR經常路過都幫我撐起太陽傘遮陰。”讓歐婆婆記掛着的還有廣州日報廣雅站發行員蔡國立,“小蔡非常熱心,經常幫我開攤,我去年收到的假錢都是他替我發現的。”歐婆婆說,去年有一天,連續有8個人都持10元來買一元的報紙,她當時並沒有發現不妥。中午點算時,剛好蔡國立在場,發現那8張10元都是同一字母編號的假幣,還替婆婆報了警。

受人相助的歐婆婆也總是想辦法幫助其他街坊,婆婆報亭裏總是多放兩把椅子備用,方便走累了的街坊也能坐下來歇歇腳。記者採訪時,先後有兩名路過的街坊都在報亭邊上坐下來,跟歐婆婆拉起家常,話題既有當天的新聞又有市場的菜價,“一來街坊可以喘口氣,二來又可以陪我聊聊天,這樣多好。”街坊們對婆婆的做法也是稱讚有加,路過都要跟她問聲好打個招呼。

“這裏是我的寄託,不捨得放棄”

歐婆婆每天的生活十分規律,早上6時多起牀一次做好早餐和午餐,一般都是煲粥,在家裏吃過早餐,就把午餐裝進飯盒裏帶到報亭上,8時前準時開攤。除了上廁所和中午休息片刻,其餘時間婆婆都在報亭中度過,風雨不改。街坊們告訴記者,歐婆婆的子女和女婿都曾力勸她不要繼續經營,前兩年婆婆病倒住院,報亭轉租給他人經營了一段時間,後來婆婆發現那人經營私彩的小報,就重新由自己來經營,“不能幹那種傷天害理的事。”

“這裏是我的寄託,我不捨得放棄的,”歐婆婆告訴記者,現在子女們都清楚她的心思,不再強求她放棄。婆婆多次向記者提出,希望能解決報亭通電的問題,“通了電就能安裝電動卷閘,不用麻煩別人,也能用上風扇,不會那麼悶熱。”

昨日,記者向廣州報刊亭有限公司反映了婆婆的訴求,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相當部分的報亭由於路段的管線原因未能通電,目前已經着手調查南岸路該報亭的具體情況,今天將給歐婆婆一個明確的答覆,盡力解決報亭通電問題。

對話

婆婆:“有人不給錢我也不會罵”

記者:爲什麼會想到無人售報?

歐婆婆:很多年前就開始這樣做,最開始時是沒有箱子的,我時不時走開上廁所,有些熟悉的街坊會把錢壓在鎮紙上,有些隨便放就被風吹走了。後來我覺得既然方便大家買報,不如搞個錢箱。女兒幫我打印了告示,女婿幫我做了箱子,從擺攤時開始用一直用到後來進了報亭。

記者:有沒有遇到不付錢的人?

歐婆婆:很少,我相信大家都是很自覺的,大家都是講個“信”字,誠信值千金。我也知道有些人不給錢,我也不會罵,全憑良心啊,都是那句話“人在做,天在看”。

記者:我看到你找錢時都會反覆叮囑顧客點算清楚。

歐婆婆:是啊,我年紀大眼也花,如果給少了錢,就過意不去。不過通常街坊都是說“不用啦,信得過你”。

記者:天冷天熱時守在報亭很難受,爲什麼不回家享享福?

歐婆婆:辛苦了一輩子閒不住,一閒下來渾身難受,賣報紙就是我的寄託,同街坊“傾下計”很開心,還能避免老年癡呆。現在有了報亭,不怕日曬雨淋,天冷也還好,就是怕天氣熱,又熱又悶很容易感冒。

婆婆兒子:“反對她賣報也沒用”

王先生是歐婆婆的小兒子,在荔灣區一間中學擔任教師,對於媽媽“出名”了,他呵呵一笑,半開玩笑半責備地說,“你們的報道更加堅定了她繼續賣報紙的決心,恐怕我們以後再怎麼做思想工作都沒有用了”。

記者:聽婆婆說,你們兄弟姐妹並不贊成她賣報紙?

王先生:是的,我們都不贊成,媽媽總是說一個人在家很無聊,會得老年癡呆症,她也沒有別的愛好,不喜歡上公園,唯一寄託就是賣報紙。近幾年,她的身體並不好,在我們的強烈勸說下,有段時間她把報亭暫時轉租出去,沒想到留在家裏真的病倒了。她於是理直氣壯要求繼續賣報紙,我們也不好再強求了。眼看着今年的酷暑要來了,本來我們都動員她7月份開始暫時不要賣報,她沒有答應,但有點動搖。呵呵,你們一報道,媽媽發現原來自己的做法能感染其他人,覺得自己還有價值,這下她就堅定了繼續賣報紙的決心,恐怕我們以後再怎麼做思想工作都沒有用了。

記者:在你眼裏,媽媽是怎樣的一個人?

王先生:媽媽對我們更多的是“身教”,她沒有多少文化,說不出什麼道理。在我眼中,她是一個十分善良、誠實、勤快的人,性格很溫和,想事情比較簡單。我從來沒見過她與別人紅臉,可以說是與人爲善的那種人,但是很堅強,也很誠實,自食其力吃了許多苦養大我們六個孩子,她用行動來教會我們勤勉誠信,我們兄弟姐妹都繼承了她身上的優點。

記者:你們怎麼看待婆婆設立的“無人售報”箱?

王先生:我覺得對媽媽來說是很正常的一個事情,我們一點不驚訝,她提出想法以後,我妹妹、妹夫馬上幫她弄好了箱子。正如她所說的,大家都是講一個“信”字,她信得過別人,也相信別人會自覺付錢。說實在的,賣報能賺幾個錢,哪怕偶然碰上不給錢的人,也就是一兩次,我不相信他會每次都心安理得不付錢。我覺得《廣州日報》報道是一件好事,能夠讓更多的人相信誠信的存在,希望呼喚更多的人能夠這樣做。

專家解讀

“誠”“信”互促打造公民社會

廣州市人大代表、市社科院哲學文化研究所所長、哲學博士曾德雄認爲,歐婆婆“無人售報”對他人的充分信任,無形中也提高了購報者對自己的要求,於是大家都能自覺付錢,“誠”“信”互相促進,是廣州逐步建設起來的公民社會的最好體現。不久前發佈的廣東精神中,就有“誠於信”這一點,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廣東、廣州的特色。

他說,近些年一些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消減着大家的道德感,讓一些人想做好人時失去動力和動機。廣州長期以來形成的商業傳統,使公民社會發展更趨成熟,公民文化更發達,公共生活的空間更寬廣,彼此之間有着良好的誠信和契約精神,大家形成了一種共識,即如果互相欺騙是不可能有公共生活空間存在的。“經常會聽到外地學者的評價,廣州是全國最典型的公民社會,這是廣州最大的隱形財富,能夠不斷開創全國風氣之先的根源。”曾德雄說,在發達的公民社會中,不僅誠信的水平比較高,社會成員對誠信也有更高的要求,這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他建議,對誠信互助的好人好事,政府應給予鼓勵或表彰;學術界應對公民文化的內涵加以提煉;媒體應大力宣揚,共同努力營造公民社會。文/記者廖靖文圖/記者蘇俊傑、曹景榮

“一元錢誠信”張揚無價廣東精神

在廣州南岸路有一個報刊亭,經常無人看管,檔主爲方便街坊購報,特設木箱讓顧客自覺投幣。難得的是,多年來顧客都十分自覺,極少發生不投幣的情況。

一元錢的報紙,事小;一元錢的誠信,體大。這一小小的誠信佳話,是一道洋溢着古典意蘊的人文風景,閃耀着溫潤人心的道德光輝,張揚着“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公民的一張“金質名片”,是人立於世不可或缺的優良品格;“信,國之寶也”,人無信不立,社會亦然。一個美好的社會,必然是一個誠信的社會。“內誠於心”方能“外信於人”,無人看管報亭的主人,予誠予信,坦坦蕩蕩;自覺投幣的廣州街坊,以誠換誠,以信獲信。

誰說人心不古,誠信無存?廣州南岸路這家小小報刊亭就是一塊誠信試金石,擦拭出廣州人的誠信含金量。2010年,北京一家郵政公司在國內幾所大城市進行市民誠信度測試活動,結果顯示,廣州人的誠信度位居前列。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或許,南岸路無人看管報刊亭只是誠信的“小善”,但是“勿以善小而不爲”,如果每一位市民都能從我做起,從“小善”做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個公衆言而有信、企業重誠守諾、政府取信於民、社會相互信任的“誠信廣州”、“誠信廣東”庶幾無憂。只有“厚於德”、“誠於信”,“敏於行”纔有正確的方向,“幸福廣州”、“幸福廣東”纔有可靠的保障。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一元錢的誠信”向全社會傳遞誠信的正能量,引導公衆向善,值得褒揚。

記者手記

點滴真情成就身邊好人

連續兩日對歐婆婆的採訪,令記者越發體會到廣州這座城市的溫情。歐婆婆對他人的充分信任,也贏得了他人以誠信作爲回報。正如她所說的,“大家都是講一個‘信’字”。

歐婆婆的生活曾歷盡艱辛,也遭人欺騙,1991年,她不幸被騙去2000元,令她大病一場,生活陷入困境。但是她並沒有因此就對他人設起防線,而是相信“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在做,天在看”是婆婆常說的一句話,她還說:“我能養活六個孩子,個個都身體健康,很感謝老天爺。”這些樸素的話,飽含着一個普通人的感恩,同時,真誠對人的婆婆也收穫了他人的信任和關愛。這種關愛雖然細微,卻令人動容。其實,如果不是媒體的報道,連婆婆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任何了不起,但她的信任和真誠卻實實在在促進了街坊對自身誠信的嚴格要求。這種促進,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這種互動,成就了我們身邊的好人。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