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中國留守兒童約5800萬 健康成長亟需心理輔導

中國留守兒童約5800萬 健康成長亟需心理輔導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留守兒童約5800萬 健康成長亟需心理輔導

每位班主任都是心理輔導師

聽不到爸媽溫暖的呼喚,看不到家人讚許的目光,長時間與父母分處兩地,這些孩子被稱爲留守兒童。據全國婦聯調查統計,我國留守兒童數量約爲5800萬,佔全部農村兒童總數的28.29%。

5月22日,本刊記者隨全國婦聯深入勞務輸出大省陝西,探訪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現狀。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各種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師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輔導師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思遠學校是一所民辦寄宿制學校。在校學生486名,其中留守兒童312人,佔全校總人數的64.2%。

在思遠學校,記者看到,每間教室都緊挨着一間教師辦公室,這在其他學校很少見。校長王峯告訴記者,孩子們父母不在家,老師就是他們的媽媽,這樣的佈局是爲了讓孩子們有事時能很快找到“媽媽”。言談間不時有孩子快樂地從身邊跑過,大聲問記者“阿姨好”。

爲了強化心理疏導工作,思遠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心理諮詢室,4名老師兼職組成心理諮詢小組,每週三爲學生做心理輔導,並摸清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制定出詳細的心理疏導方案。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思遠學校還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由陝西省婦聯派出的專家將每位班主任都培訓成了心理輔導師。“因爲班主任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最多,一旦孩子們有什麼反常,班主任能第一時間發現。”五年級二班班主任史文娟告訴記者,“有些事我們覺得很小,但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卻可能改變他們的心態,進而改變他們的人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細緻的關愛。”

記者通過與多個孩子的交談發現,與5年前到某地調研時孩子們對父母外出打工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相比,經過老師和專家進行心理輔導的孩子都能不同程度地理解父母。“爸爸出門打工是爲了給我買新衣服呀,我想他。”“我將來要好好報答爸媽,他們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賺錢,爲了供我上學。”“我想媽媽,她不回家我也不恨她,老師說媽媽有她的難處。”

專家認爲,孩子們的身心都未成熟,正面的開解、引導有助於培育他們向上的積極心態,使其健康成長。孩子心態好,樂觀、豁達、寬容、感恩等諸多優秀品質就更容易在心底紮根。

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爲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石泉縣城關鎮中心小學則配備了具有正式編制的相關專業大學畢業生,做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爲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

學校的心理諮詢室門口掛着一個卡通造型的“知心姐姐信箱”,門內擺放着一張書桌,上面放着一摞心理諮詢檔案。用屏風隔出的裏間,放着一張色彩柔和的沙發,兩張圓椅,玻璃茶几上還擺放了一盆花,佈置得十分溫馨——這是孩子們和心理輔導老師談心的地方。

隔壁是一間健康室,每個月老師都要爲孩子們進行一次簡單的體檢,把身高體重等信息登記存檔。這些信息會告知家長,讓家長即便不在身邊,也能看到孩子的成長。

打開心理諮詢檔案,裏面是學習教育學的楊麗歡老師、學習心理學的周桔紅老師針對學生情況特別設計的專業性很強的表格,一張張附帶日期的表格詳細記錄了孩子們的心理變化。

楊麗歡告訴記者,每週她和周老師都會打開“知心姐姐信箱”,給孩子們回信。兩位老師堅持手寫回信,用複寫紙留底。“孩子們關心的可能是一些諸如字寫得不好看、小朋友不和我玩了、我想媽媽這類平凡的小事,但這就是他們成長的煩惱,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快樂成長,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職責所在。”楊麗歡說。

兩年來,“知心姐姐”信箱共收到留守兒童來信200餘封,輔導老師的及時回覆和麪談讓很多孩子走出了心理困惑,重新展露陽光笑顏。

“對於孩子們來說,我們像老師,像媽媽,也像姐姐,他們很願意來找我們。我是2008年石泉縣招募的首批志願者,服務期滿後留在了這裏,將來我還要一直待下去。”楊麗歡動情地說。

背景資料:

溫家寶總理在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特別提出,要認真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問題。作爲婦女兒童民生項目,陝西省婦聯2011年投入200萬元在全省留守兒童多的縣區首批試點,創建了包括思遠學校、石泉縣城關鎮中心小學等在內的20個“兒童成長家園”項目點,爲農村留守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服務。

目前,全國已建立留守兒童指導服務陣地37000多個、開展品牌活動4000多項、培訓代理家長158萬人次,讓近5800萬留守流動兒童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關愛,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蘇婭)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