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讓傳染病人不再手術無門 劉敏不懼“刀光血影”

讓傳染病人不再手術無門 劉敏不懼“刀光血影”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簡介

讓傳染病人不再手術無門 劉敏不懼“刀光血影”

劉敏,主任醫師,北京地壇醫院婦產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產科感染與肝病學組委員,北京市婦幼衛生保健專家組成員,北京市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家委員會專家,北京市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技術專家指導組專家,北京市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劉敏辦公室桌的玻璃板下壓着許多孩子的照片,這些都是乙肝媽喜得貴子後送給她的。“別看事後都是喜洋洋,剛來時心裏有多少辛酸多少苦水啊”。說起這些求醫的乙肝患者,想着她們看病就醫的情形,聽着他們欣喜地打來報喜電話,看着照片中已經長大的孩子,劉敏主任的臉上寫滿了慈祥與祝福。

乙肝患者也有權做母親

2010年9月4日,北京地壇醫院報告廳裏分外熱鬧,50多名在這裏出生的健康寶寶們回來探望醫護人員。“阿姨好”、“看,我又長高啦”……,孩子們從1歲到10多歲不等,他們簇擁在劉敏主任身邊,熱情地向她問候。其中一個叫小萍的患者和她健康可愛的女兒,讓劉敏回憶起了5年前的情形。

2005年,31歲的小萍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別人知道自己懷孕都是欣喜若狂,可小萍卻是輾轉反側,整夜睡不着覺。小萍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且已經出現了早期肝硬化,一直在進行乙肝抗病毒治療。到底要不要這個孩子?家人就此展開了激烈討論。

生一個健康寶寶是每個女人都有的願望,小萍已經31歲了,2000年還做過卵巢手術,這次要是不要恐怕就再也不能做母親了,可萬一孩子不健康……矛盾不安中,小萍找到了劉敏主任。

“劉主任,我就相信您,如果您說這個孩子能要,我就要。”劉敏主任詳細評估了小萍的身體狀況,告訴她經過長期的抗病毒治療,她身體狀況良好,生育寶寶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而且通過乙肝母嬰阻斷技術,98%的母嬰可以阻斷成功。劉主任給小萍制訂了科學、個性化診療方案,一直鼓舞、陪伴着她走過了懷孕的每個階段。

2005年2月2日,小萍產下一個漂亮的女嬰,孩子1歲的時候,當拿到“健康”的檢測結果時,小萍第一時間把喜訊和劉主任分享,她拍着寶寶紅潤潤的小臉蛋,非要寶寶給劉阿姨笑一個,自己卻已是淚流滿面!如今,看着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小萍,劉敏主任感覺由衷的欣慰。

許多夫妻最簡單的願望就是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是,乙肝女性患者卻很難實現這個簡單的願望。作爲一名傳染病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劉敏最簡單的願望就是幫助那些患有乙肝的婦女生育健康的孩子。而讓劉敏主任痛心的是,在乙肝病毒攜帶者中,一部分人由於存在誤區,不瞭解母嬰阻斷技術,不敢要孩子,喪失了做母親的權力。而有些人是不重視,孕前沒有正規地抗病毒治療,懷孕後造成肝臟負擔加重,這不僅會使得自己的病情加重,孩子也容易胎死宮內。一幕幕家庭慘劇衝擊着劉敏的心,對患者的同情、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她感到肩頭的擔子。

無數個深夜,從家中趕到醫院

人們常說:“金眼科,銀外科,累死累活婦產科。”婦產科關係到母子兩人的生命,成爲醫院風險最大、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要求最高的科室。由於隨時都會有緊急情況發生,且大多數普通醫院不具備收治條件,來自全國各地的傳染病產婦們往往會選擇地壇醫院這樣的專業醫療機構,所以“婦產科醫生們的手機,從來都是24小時開着,隨叫隨到,節假日也不例外。”劉敏說。

28歲的小紀是京郊的農民,2010年8月19日上午,自然分娩了一個7斤多的大胖小子,所有人的高興勁兒還沒來得及釋放,大出血就發生了,出現了產時發生率很低,但十分嚴重的羊水栓塞,這是一種複雜的產後出血,產婦迅速出現了失血性休克、神志障礙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萬分危急!當時正值中午,劉敏主任正在出門診,接到電話後,劉主任一跑小跑來到產房,走上手術檯的劉主任當機立斷切除了子宮,抑制住了迅猛的出血,小紀轉入ICU監護,對劉主任來說這是一個不眠之夜,產婦的情況牽動着她的心。

危險沒有解除,產後第三天的晚上,小紀再一次出現陰道大出血,持續不止,劉敏主任再一次率領醫務人員投入搶救中,並第三次啓動了朝陽區危重孕產婦搶救網絡。劉敏主任和多家醫院的專家組成的團隊,在深夜再次打響搶救小紀的戰鬥。

次日清晨4:20,當人們睡意正濃時,手術結束了,小紀的出血終於停止了。經過了59天的住院治療,一個鮮活的生命在鬼門關轉了一圈終於又回到了親人的身邊,寶寶等到了母親的歸來。

“讓傳染病姐妹手術不再難”

2000年,劉敏調入北京地壇醫院婦產科,在當時的老主任王玲的帶領下,在解決乙肝患者、澳抗陽性攜帶者等傳染病患者生產難的同時,逐步開展起各種婦產科手術。在這裏手術的病人全都合併各種傳染病,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多種傳染病,手術難度較大,醫生被感染的機會也多。

2011年8月30日中午,已經是劉敏主任的第三臺手術了,這是一臺艾滋病患者宮頸癌切除手術。這位來自外地的艾滋病患者在當地被診斷爲宮頸癌,接診醫生說肌瘤較大,不能耽擱,需動手術。可當得知她是艾滋病人後,馬上臉色一變,合上她的病歷說:“我們這裏不具備這樣的消毒條件!”輾轉多家醫院的患者在“紅絲帶之家”的介紹下找到劉敏主任,給她做了手術。每天要面對無數的傳染病患者,每月要做30多臺這樣高風險的手術,劉敏坦言自己是在“刀光血影”裏度過的。

有人曾這樣問劉敏:“您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而且每天手術都隨時處於被乙肝等病毒感染的危險,家裏人有沒有意見,擔心不?”劉敏笑笑說:“他們習慣了。”簡單的一句“習慣了”,不僅說出了醫務人員的工作特性,也飽含了劉敏對家人的愧疚和感謝。家裏兩次搬家,房子裝修,都是愛人一個人忙活。孩子高考,別的家長都休息給孩子做飯,打氣加油,劉敏卻在手術檯上。現在,劉主任的愛人最大的心願就是等劉敏退休,全家人能一起出去旅遊。“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幹好它,因爲患者已經成爲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劉敏說。(王燕)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