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馬曉偉:人才瓶頸是實現“大病不出縣”關鍵障礙

馬曉偉:人才瓶頸是實現“大病不出縣”關鍵障礙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7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務院近日公佈的《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使90%的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難複雜疾病的診治、康復能夠在縣域內基本解決”;此前,《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也曾提出,“力爭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馬曉偉:人才瓶頸是實現“大病不出縣”關鍵障礙

“大病不出縣”——我國中心城市大醫院人滿爲患,基層羣衆看病不惜千里奔波的局面或將改觀?兩個文件連續傳遞的這一信號,無疑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福音。

“大病不出縣”將如何實現?新華社記者專訪了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

問:提出“大病不出縣”目標有何背景?實現這一目標有無具體時間表?

答:“大病不出縣”目標的提出,是切實解決農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的必然結果。

實現“大病不出縣”,也是三級醫療服務體系落實功能定位的重要體現。有助於城市醫院緩解診療壓力,將更多精力放在疑難重症診治上;也利於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績效,控制醫藥費用。

當前,在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還不高的背景下,農民一旦進城看病,就會揹負沉重的醫藥費用負擔,甚至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問題。切實緩解羣衆就醫負擔,就必須讓農村羣衆能在縣域內解決看病就醫問題。

從各地實踐來看,無論是經濟發達、醫療資源豐富的東部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較爲貧困的地區,都有不少縣已經將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以上。這提示我們:只要改革方向正確、措施得當、實施有力,就可以實現改革的目標。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是一個動態過程。特別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疾病譜的變化,人民羣衆的醫療服務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建設要以羣衆需求爲導向,不斷提高質量、提升水平,才能滿足羣衆需求。

問:我國縣域內醫療機構爲何留不住患者?這反映出哪些深層次問題?

答:優質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和配置不均衡,醫療服務供需矛盾突出,是導致人民羣衆“看病貴、看病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我國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1.82人,但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不足一半。特別是農村和基層衛生人才嚴重短缺,難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缺少合格的醫務人員,就難以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因此留不住患者。

讓羣衆信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子在於讓羣衆信任基層醫生。人才瓶頸是實現“大病不出縣”目標的關鍵障礙。特別是在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的背景下,使得大批受過多年專業培訓的醫務人員長期在基層服務,仍存在一定困難。事實上,這也是包括髮達國家在內的很多國家在解決農村醫療問題時都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問:下一步將如何解決人才短缺等困難,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答: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從2005年開始啓動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使城市醫務人員動態化地加入農村醫療服務隊伍,促進優質醫療服務伴隨城市醫務人員的流動向基層下沉;同時,通過城市醫務人員在縣級醫院手把手地帶教,提高縣級醫院服務能力。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採取“輸血”與“造血”並舉的方針。一方面,通過開展城鄉對口支援,使城市大醫院醫務人員長期在縣級醫院工作,讓羣衆不出縣域便能接受城市大醫院的醫生服務。同時,我們設立特崗,爲有志於在縣級醫院長期工作的醫務人員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健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和全科醫生制度,實行縣級醫院骨幹醫師培訓,提升縣級醫院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促進醫療服務的有效提供。

問:實現“大病不出縣”的改革目標,還需提高縣級醫院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在這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

答:提高縣級醫院技術水平,要結合疾病譜和縣外轉診率情況,有重點地加強縣級醫院科室能力建設,同時推廣與縣級醫院功能定位相適應的臨牀路徑;提高縣級醫院管理水平,要在做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的基礎上,將業務支援拓展到管理支援,從城市三級醫院選聘一批有管理經驗的業務骨幹,到對口支援的縣級醫院擔任院長、副院長或科主任,提高縣級醫院管理的規範化水平;提高縣級醫院服務水平,要開展便民惠民服務,建立以病人爲中心的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和質量,加強醫患溝通。(呂諾)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