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疾病預防 >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朋友圈聽到好多人都在談論錐蝽蟲,這錐蝽蟲據說咬了會得病,那要怎麼區分這蟲子是不是錐蝽蟲,它長的跟什麼蟲子相似的嗎?

錐蝽蟲長什麼樣

1、成蟲長相

錐蝽成蟲體型大,通常30 mm。頭部狹長似錐,喙3節,不用時藏在頭下和前足之間。吸食血時向頭前方伸出。口器爲刺吸式。複眼突出,單眼位複眼後緣,觸角細長4節。前胸背板寬大,後緣兩側呈肩形突出。翅兩對,前翅革質色深,後半部膜質,後翅全爲膜質。停息時,後翅摺疊,覆蓋在腹部背方,前翅再交又重疊在後翅之上。腹部背板與腹板匯合處的腹緣凸出,稱側接緣。成蟲的側接緣常有明顯的色斑(紅、棕、黃色)。有的種類胸和肢體帶有色班。

2、錐蝽蟲卵長相

錐蝽蟲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約2 mm,端有蓋,卵殼上有花紋,初產爲白色,漸變爲粉紅或乳酪色。

3、錐蝽若蟲長相

錐蝽若蟲分5齡,初齡無翅,色淡;第2齡具短翅;隨齡期增長而翅加長。生殖器官尚未發育成熟。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1、舌蠅

舌蠅和錐蝽一樣同樣是以吸血爲食,但舌蠅體長6~13 mm,顏色呈黃、黃褐、深褐至黑色,體狹,頭較胸狹小,喙狹細,向前方水平方向突出,觸角芒上側具分支每一分支又具羽毛狀。停息時,兩翅如剪刀狀地在腹部平疊,且遠超腹遠端。腹背板上有的有暗褐色斑條紋,有的全暗褐色。跟錐蝽對比大小要小一些,背上花紋也不相同,可予以區分。

2、臭蟲

臭蟲和錐蝽一樣,都有着口器刺吸式的長相,但臭蟲比錐蝽蟲要小,而且臭蟲在受到驚擾時,會分泌出獨特的臭氣,大家可根據這點加以區分。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第2張

被蟲子咬了如何區分是不是錐蝽

1、看蟲子外觀

如果你被不知名的蟲子咬了,要想知道是不是錐蝽,可以根據上述對錐蝽的長相描述加以區分,因爲這個蟲子咬人後吸血時間可達10分鐘以上,可直接觀察或手機拍照取證。

2、看疼痛感

由於錐蝽在吸食人血的同時,其唾液中還含有麻醉的成分,可在人熟睡時不知不覺的進行叮咬,咬人時,大多數人不感覺疼痛,多半要之後纔會有疼痛感。

不過也有個別的人表示,咬時有劇痛,但通常以不痛居多。大家可根據自己被咬的蟲子看疼痛感強烈與否進行初步判斷。

3、看叮咬位置

錐蝽又叫“接吻蟲”,原因是這種蟲子喜歡叮咬人的臉部,尤其是嘴脣,就跟你接吻一樣。因此若是被蟲子咬了的部位在臉部、脣部、眼瞼等處的,要警惕是被錐蝽所咬。

4、看叮咬後的症狀表現

(1)局部腫脹

在錐蟲侵入部位出現原發病變,表現爲皮膚的局部結節性炎症腫脹,直徑約10cm,一般不遺破,除非由於搔癢而繼發感染,這種炎症腫脹即恰加斯腫。當錐蟲經結膜侵入人體時,病人發生單側眼眶周圍水腫、結膜炎及耳前淋巴結炎,稱Romana徵,是美洲錐蟲病的特有症狀。

(2)發熱、疼痛等病症

血中錐鞭毛體數量增多,蟲血癥明顯。病人有發熱,熱型可爲間歌性或持續性,但很少超過40C,伴倦息、頭痛、臉部及全身水腫,廣泛的淋巴結腫大及肝、脾腫大。心臟損害時可有心肌炎和心內膜炎。並有噁心、腹瀉,間或有腦膜腦炎。其中,心血管損害爲主要病變。

備註

常見的死亡原因是腦膜腦炎或心力衰竭。年齡越小,預後越差。但除幼小兒童外,大部分病人一般都能度過急性期,症狀緩解,進入隱匿期。

4、就醫檢查

由於大部分人對錐蟲的瞭解都還不夠,根據上述初步判斷方法,可能還不夠足以判斷是否被錐蝽所咬,加上被錐蝽咬可能有感染上錐蟲病的風險,建議大家最後不要採取拖延的方法,等到發病,最好立即就醫,根據病原體檢查、血清學檢查等其他輔助檢查看患者體內是否有病原蟲或其抗原、抗體進行確診。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第3張

哪裏可以找到錐蝽蟲

錐蝽的若蟲及成蟲白天喜歡隱匿在牆縫或地板縫,成蟲還可藏於樹洞內,大家可以在有縫隙的圈舍以及簡陋居室的室內尋找,注意捉蟲時要做好以下準備。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第4張

在朋友圈聽到好多人都在談論錐蝽蟲,這錐蝽蟲據說咬了會得病,那要怎麼區分這蟲子是不是錐蝽蟲,它長的跟什麼蟲子相似的嗎?

如何捉錐蝽蟲

1、隨手準備一個放大鏡;

2、到錐蝽喜歡藏身的牆壁或木質物件縫隙等地尋找,比如:舊木屋、花盆旁以及在農家樂的木堆旁,在夜間會外出活動。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雞窩等處,也易於發現它們的蹤影。

3、發現後先用手機拍照,然後用礦泉水瓶或其他帶蓋容器將蟲子裝好,然後用手機備註好抓蟲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4、聯繫所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如若確定爲錐蝽,疾控部門將提供每隻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諮詢服務。

錐蝽與什麼蟲相似 有點像錐蝽是什麼蟲 第5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