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母嬰保健 >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麼辦 要做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護理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麼辦 要做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護理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2.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普通感冒是我們人類最常見的疾病,而嬰兒和兒童比成人更常患病,症狀更加遷延,我國數據顯示每個孩子每年可患普通感冒5~7次,普通感冒又是最易濫用抗生素的疾病,在美國,有高達30%的普通感冒使用了抗生素。國內,除了有抗生素濫用的情況,複方感冒藥也存在濫用的情況,普通感冒通常症狀溫和,具有一定自限性,所以先期指導和支持性治療纔是主要的處理方法。

先期指導

先期指導時醫生會告訴你普通感冒的預期病程、返回進行再評估的原因、支持性治療措施、對症治療的利弊以及傳播的預防。

其中抗生素、抗病毒藥、複方感冒藥等藥物使用的利弊分析是重點。普通感冒幾乎都是病毒感染所致,除非合併細菌感染,無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並不能改變普通感冒的病程,也無法預防細菌感染。目前的抗病毒藥,除流感病毒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尚無針對性的抗病毒藥。非處方複方感冒藥通常包含減充血劑、抗組胺劑、鎮咳劑、解熱鎮痛劑、黏液溶解劑、祛痰藥等成分。

注意:目前的研究顯示這些藥物的使用沒有確證的療效並且具有潛在的毒性,所以小於6歲兒童要謹慎使用這些OTC藥物。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麼辦 要做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護理

支持性治療

支持性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孩子疾病時症狀導致的不適,例如休息、液體攝入、呼吸道症狀護理等。在針對各種症狀護理之前,一定記得要讓孩子休息和攝入充足的液體。多喝水,保持機體不缺水,利於呼吸道分泌,防止鼻涕和痰液乾結,利於咳嗽和排痰,同時利於散熱和排除毒素。如果這些症狀並沒有影響到孩子生活,照樣吃喝玩樂和睡覺,就不一定需要這些對症護理,孩子自身就能調節過來。如果症狀讓孩子難受或影響到吃飯和睡覺,就要使用這些護理方法了。

普通感冒是呼吸道感染這一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其他還包括鼻竇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這些疾病的症狀大多相似,通常是程度上的差別,所以護理方法基本一致。因此,學習了普通感冒的呼吸道護理方法就能舉一反三用到其他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時。能夠進行家庭護理的呼吸道感染常見症狀有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和咳痰。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麼辦 要做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護理 第2張

流涕的護理

流鼻涕是一個“排病毒”的過程,不用緊張,幫孩子擦掉就行了。所以,家長要教孩子擤鼻涕或幫他吸掉鼻涕。如果鼻涕很多,特別是膿鼻涕多時,吸鼻涕就十分重要。因爲,這個時候除了清理鼻涕讓鼻腔通暢外,還能引流富含細菌的膿鼻涕,直接減少細菌,促進病情恢復。吸鼻涕的時候要注意緩慢一點,吸力輕一點。除了手動吸鼻器外,現在也有電動吸鼻器可以選擇。

鼻塞的護理

鼻塞是鼻腔腫脹引起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鼻腔分泌物過多堵塞,一種是鼻甲鼻粘膜腫脹堵塞。緩解鼻塞,一是通過清理鼻腔讓鼻腔恢復通暢,另一個是滋潤鼻腔,讓鼻腔粘膜腫脹緩解。

家長可以用鹽水的滴劑或噴霧劑,改善鼻腔粘膜的乾燥,通常在清掉鼻涕後使用,如果效果不太好可以把鹽水溫熱後使用,孩子因爲鼻塞影響到呼吸(例如張嘴呼吸)時或是有鼻塞的嬰兒在餵奶前,無論有無清理鼻腔最好也可以用鹽水溼潤鼻腔。如果鼻涕很乾很結很稠,除了以上辦法,就還可以用溼潤的小棉棒幫寶寶把這些乾結的鼻屎溼潤後弄出來。可以先用鹽水滴一兩滴潤溼乾結的鼻屎,然後再用棉棒處理。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麼辦 要做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護理 第3張

咽痛和乾咳的護理

咽痛和乾咳都是咽喉部粘膜充血水腫導致粘膜下神經敏感所致,處理方法主要是保護粘膜減緩直接刺激。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使用不同的家用自制處方來讓減輕孩子痛苦。

1、6個月到2歲:澄清的溫熱液體(例如水或蘋果汁)。咳嗽的時候一天4次,每次5-15ml。如果孩子小於3個月,建議看醫生。

2、2歲到6歲:蜂蜜,每次2-5ml。如果沒有蜂蜜可以用穀物糖漿替代。有研究報道,對減輕夜間咳嗽的發作和嚴重度,蜂蜜比藥店的止咳糖漿效果還好。

3、6歲以上:喉糖,如果沒有喉糖可以用水果硬糖替代。

請注意這裏提到的咳嗽是指刺激性乾咳。

咳痰的護理

溼咳即有痰鳴的咳嗽,是因爲呼吸道粘膜腺體分泌物增多造成,有可能是鼻涕增多,也有可能是痰液增多。家長可以通過溼化呼吸道和拍背來幫助孩子排痰,緩解分泌物刺激導致的咳嗽。

1、使用加溼器,如果沒有加溼器,可以用溫水淋浴房的蒸汽。切忌熱水,容易燙傷。

2、拍背:手掌空心,使用一定力度,不能太輕,一下一下來,不要太心急。切忌剛吃完奶拍背。具體方式沒有太大講究,重要是多拍,越多的拍背,分泌物越不容易聚集。可以回覆“拍背”或打開下面鏈接觀看視頻參考。

寶寶感冒咳嗽流鼻涕怎麼辦 要做好這些呼吸道感染的護理 第4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