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經常按摩這些穴位會有奇效

經常按摩這些穴位會有奇效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9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注重養生的人是越來越多,而且更多人去選擇中醫養生,中醫養生不但效果好,而且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中醫養生中大家用的最多的就是中醫按摩,這種方法是非常簡單的,自己也能夠做到,通過按摩身體上的一些養生窩最後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們詳細的來了解下吧。

按摩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它能夠幫助我們緩解疲勞以及舒展筋骨,通過還有很好的養生作用。在我們的身體中有非常多的養生窩,比如眼窩、頸窩,我們可以按摩這些地方最後會有驚人的效果。

降壓安神:眼窩

眼窩指眼眶之內的柔軟區域。輕閉雙目,用食指的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一天數次。

經常按摩這些穴位會有奇效

降糖調氣血:耳後窩

耳後窩位於雙側耳垂後方的凹陷處。耳後窩深層分佈有迷走神經,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按摩耳後窩還可調氣血,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用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壓耳後窩,慢慢吐氣,持續5秒再鬆手,如此反覆按壓10-15分鐘,每天午飯和晚飯後半小時各按摩1次。

止咳利咽:頸窩

頸窩的位置在我們的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的地方,如果我們能夠經常的刺激頸窩可以使得肌肉沒有那麼緊張,還有止咳平喘作用。

我們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痠痛爲宜。也可取傷溼止痛膏貼在頸窩,一般半小時後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咳嗽、咽乾、咽痛等不適隨之緩解。

患有哪種疾病的人不適宜亂按摩

1、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及肺病的人。

2、惡性腫瘤、惡性貧血、久病體弱而極度消瘦虛弱的人。

3、對於那些因爲血小板減小性的紫癜或者過敏性紫癜的患者是不能夠隨便的按摩的。

4、大面積的皮膚病人或患潰瘍性皮炎的病人。

5、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的病人。

6、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

7、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關節結核、脊椎結核、骨髓炎。

按摩不是這裏敲敲,那裏打打。一定要在合理科學的前提下進行,這樣纔是會給身體帶來按摩的愉悅感受。

中醫講按摩4個小病全不見

人體穴位蘊藏着身體的很多祕密和健康,穴位按摩更是中醫的精華所在哦!今天小編就告訴你們8大穴位養生保健,讓你受用一生!一起來看看吧!

1、治休克掐壓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時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掐壓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經常按摩這些穴位會有奇效 第2張

人中穴位於人體鼻脣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症。

我們常說“掐人中”,這句話在人暈倒的時候用的最多。當然掐人中只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院聯繫,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2、止鼻血捏腳後跟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後跟(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約3分鐘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壓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分處。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痠痛感爲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個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療法。少商是井穴,在這裏放血可以減輕咽喉的疼痛。這是因爲肺怕熱,喜清涼。少商放血就相當於將肺經過熱的氣血引出去,還肺一個清涼的天地。刺血的時候,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都消毒,然後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三到五滴血,然後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於止血。

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症是咳嗽。秋天時,很多人會時不時地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咳出血來,咳得頭痛。這時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祕點壓天樞穴

便祕患者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感覺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有便感,然後屏氣,以增加腹內壓,稍後即可排便。

天樞穴以治療腸胃疾病爲主。主治疾病爲:便祕、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經常按摩這些穴位會有奇效 第3張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牀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其實養生不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大家也不要覺得麻煩,還浪費錢,其實我們可以運用中醫養生中的按摩養生方法,通過按壓身體中的一些養生窩就能夠起到明顯的養生保健的作用,關鍵不會花費我們很多的精力和時間的哦,大家試試吧。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