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關於養生的三個重要的原則

關於養生的三個重要的原則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化的發展,吃喝住行滿足以後,大家都學會了享受,很多人越來越注意養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有名的三個關於養生的重要原則,從飲食入手,讓你最基礎的瞭解養生,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於養生的三個重要的原則

靈活性原則之一: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邁克爾·波倫寫過好幾本關於食物、營養的書,其中最暢銷的一本叫《食物規則》,書中總共羅列了64條食物規則,最後一條赫然寫道:“偶爾打破規則。”

“執着於食物規則不利於你的幸福,可能也不利於你的健康……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放鬆的飲食心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你可以把所有規則扔到一邊去。你不會因此失去一切。重要的不是特殊情況,而是日常實踐--你日常飲食的一般習慣。”

幸福也是如此,積極的心理學反對完美主義。美國心理學家施瓦茨教授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那些事事都想做到最好的人,對生活更不滿意,也更不幸福、更悲觀、更鬱悶。在一件大喜事發生之後,狂歡一下,不會讓你的糖類過剩,引發肥胖和高血脂。反過來,如果把自己的計劃看得太重,戰戰兢兢地唯恐一條做不到就無緣幸福,這種焦慮和壓力反倒會讓你遠離幸福。

個人化原則之二:

沒有哪一種食譜能夠適合所有人,因爲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把孕婦進補的食譜推薦給每日勞作的工人,只會被看成是神經病。把白領女性的減肥食譜用到手術後的病人身上,則可能會出人命。

關於養生的三個重要的原則 第2張

人的心靈差異要遠大於身體的差異,因此更不能一刀切。在《論語》中,當4個弟子分別問孔子什麼是“仁”時,孔子給出了4個聽上去大不相同的答案,因爲孔子知道,對於不同的人,“仁”有不同的側重點。“仁”是儒家的核心觀念,孔子都能如此靈活處理,積極心理學對“幸福”的詮釋就更應該注意個人差異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也不該對心理一刀切。幸福是主觀的感受,你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打算怎麼幸福,也只有你有權決定。就算你的心理情況和別人一樣,你也完全可以選擇與衆不同的道路。有人按食譜進食是爲了減肥,有人是爲了增強肌肉,還有人則是要降低血脂。同樣,你也許喜歡人生意義優先而不是成就優先,你也許注重快樂超過注重人際關係,這都取決於你的幸福構建目標。

平衡原則之三:

雖然幾乎每一種食譜都會喋喋不休地說:少吃脂肪、少吃糖,但這並不意味着脂肪和糖天生就是壞的。事實上,正是因爲在遠古環境裏的它們太好了,我們纔會進化出喜歡它們的天性。同樣,人生福祉的五大成分:快樂、投入、人生意義、成就、人際關係,都對幸福有着重大的促進作用,但也都過猶不及。關鍵是各種成分的平衡。

關於養生的三個重要的原則 第3張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種食物都有很多的營養成分,不同的大概只是百分比的差別。比如肉裏既有蛋白質,又有脂肪,水果裏既有糖,又有纖維素。同樣,我們也常常很難分清楚日常生活中各種幸福的來源。因此,平衡這個原則並沒有那麼難遵循。也許,把這一條理解爲“不要走極端”更爲合適。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