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醫生諮詢最大困境:缺乏標準化病種數據庫指引

醫生諮詢最大困境:缺乏標準化病種數據庫指引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22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醫生諮詢通過各種形式和名稱在中國市場發展着,比如輕問診,網絡醫生,電話醫生,醫生熱線,在線問答等,這些並非新事物,發展不緊不慢,但效果很模糊,未來也看不清。這裏面要問兩個核心問題,第一,這些服務要做到什麼樣的深度,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深度,而出於風險控制考慮,服務方能夠做到什麼深度?第二,爲什麼要進行這些服務,期望的效果和目標是什麼?

醫生諮詢最大困境:缺乏標準化病種數據庫指引

其實做醫生諮詢的公司不少,有獨立的第三方平臺比如春雨醫生,好大夫,此外保險公司也想做,一些醫院如和睦家自己也做,通過微博等方式定期回答用戶問題。形式不同目的也不通。對於醫院來說更多是一種輔助的品牌形象提升手段,保險公司則把此當作一種增值服務,而第三方平臺則更多定位在聚人氣然後尋找盈利模式的階段。

到底諮詢能達到什麼樣的深度?這和風險控制密切相關。這裏面的核心問題是缺乏標準化。在國外,保險公司對回答問題的護士或醫生都進行嚴格培訓,針對病人的描述和提問,有嚴格的流程圖指引醫生或護士如何作答,這個流程圖涵蓋大量的症狀、用藥信息等,有幾萬條可能性,醫生或護士會按照這套標準的流程去回答問題,而不是隨意給出自己的意見。這個龐大的信息庫就等於一個病種數據庫,提供標準化指引。

在中國沒有這樣標準的數據庫,醫院自己的諮詢服務靠的是醫生的經驗,第三方平臺則把安全性全部交給了醫生,只做平臺。這些經營方式都有很大風險。如果只是靠醫生個人的經驗,做定期專題諮詢是可以的,但醫生有專長的侷限,很難在全科展開。且每個醫生的溝通能力不同,而病人的諮詢五花八門,病人的態度也很不一樣,如果不能對醫生進行標準化的溝通培訓,無法保證服務的質量和準確性。平臺面臨更嚴重的問題,因爲醫生鬆散,有的是個人名義,有的可能帶有爲醫院宣傳的性質,但管理更難,風險其實很大。

再來看到底爲什麼要做?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有這樣幾種目的。一個是很實際的,節省醫療成本。美國保險公司看好遠程醫療,通過電話、視頻或email和醫生溝通,因爲費用比線下低,用戶使用方便,保險公司省了錢。一個是用戶溝通和互動上的,在遠程醫療發展起來之前,保險公司就有自己的護士熱線,這些護士可以回答基本的健康和保健問題,並對有健康問題的用戶定期回訪追蹤。一些藥廠和醫院也有自己的慢性病熱線或術後服務熱線,定期回訪用戶。這更多是用戶維護上的考慮。

而在中國,談節省成本這一點還爲時尚早,畢竟遠程醫療還沒有真正落到可以作出診斷的階段。因此目前的醫生諮詢更多是孤立的,沒有辦法有財務上的影響,也沒有辦法和其他主營行業互動。典型就是第三方醫生諮詢平臺,諮詢了之後怎麼樣?平臺的模式是輕的,是互聯網化的,但到了醫療行業光做平臺就把自己孤立起來,並不能把整條服務鏈條打通。

歸根結底,目前的醫生諮詢爲什麼很難起到真正效果,除了缺乏電子病歷,醫生積極性不高這類大環境因素,核心問題是服務的效果和質量,缺乏完整有效的病種數據庫。目前這種鬆散的依靠個人能力的模式風險極大也不持久。未來建立標準化的病種數據庫會改變這種格局,而能夠獲得這些有效數據並製作成一套完整流程的公司可能成爲行業的主導者,打破目前鬆散風險不可控的局面,這裏的投資會是巨大的,但只有標準化之後纔可能造就一個有質量和安全保證的市場。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