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今日頭條 > 人民日報評藥價改革:醫保部門應成爲藥價守門員

人民日報評藥價改革:醫保部門應成爲藥價守門員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76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充分的市場競爭,更容易形成合理的藥價。醫保部門應成爲藥價的“守門員”,公立醫院應成爲藥價的“主攻手”

人民日報評藥價改革:醫保部門應成爲藥價守門員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擬出臺新的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取消藥品政府定價,通過醫保控費和招標採購,讓藥品實際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這標誌着我國藥品價格改革將邁出重大步伐。

近10年來,國家連續20多次降藥價。但是,每次降價之後,都會有一批廉價經典藥消失,有人戲稱“降價死”。由於利潤太薄,很多國內企業只能放棄生產,導致一藥難求。與此同時,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嚴重偏低,甚至虧本,醫生無法靠技術獲得有尊嚴的收入,藥品回扣就成了部分醫生的“灰色補償”。在以藥養醫機制驅動下,藥品價格越高,回扣空間越大,銷量也就越好。而藥企爲了給藥品定高價或者避免“降價死”,往往不惜代價打通“關節”,催生了大量的權力尋租行爲。

其實,在藥品定價上,“看得見的手”並不比“看不見的手”更高明。我國的藥品生產企業有5000多家,市場瞬息萬變,企業的原料價格、人力成本、規模大小千差萬別,政府很難精確估算出每種藥品的實際成本,無法定出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格。同時,政府定價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能隨時調整,難以動態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目前,政府對藥品價格的干預方式主要是制定最高限價,即“天花板價”。但是,很多“天花板價”定得並不合理,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產生逆淘汰現象。市場的手雖然靈敏,但因長期被政府的腳踩住而無法動彈。價格是市場供求關係的“信號燈”,發揮市場在藥品定價中的決定性作用,使藥品價格反映市場供求關係,不僅有利於增加企業活力,而且有助於約束政府那隻“閒不住的手”,減少行政干預和權力尋租。

藥品是關係民生的特殊商品。全面放開藥價,讓市場之手揮舞起來,並不意味着政府無所作爲,袖手旁觀。事實上,世界各國政府對藥品價格都有管制,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例如,美國的藥價主要是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在確定藥品價格時,保險公司會主動與製藥公司討價還價,以最大限度壓低價格。政府不能直接影響藥品價格,但可以運用法律手段對企業的壟斷行爲和不公平競爭加以限制。英國允許製藥公司自行定價,但藥品的利潤率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超額利潤返還政府。

那麼,藥價放開之後,我國政府該如何作爲呢?首先,全面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養醫,同時嚴厲打擊商業賄賂行爲,讓藥企徹底告別“回扣戰”。其次,建立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嚴厲查處價格違法和壟斷行爲,重點做好競爭不充分藥品的購銷價格監測和信息公開。第三,實施醫保支付價格,建立節約採購成本收益歸醫院機制,促使醫院通過聯合採購等方式,主動壓低採購價格,這是未來藥品降價的主要驅動力。目前,我國醫保制度已經覆蓋全民,醫保部門具有了較強的談判和議價能力。例如,福建三明市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按照國產仿製藥的最低價爲支付基準價。同一通用名的藥品,有10元的、20元的、30元的,醫保支付價就是10元。同時,醫保部門對首批14個住院進口藥進行限價結算,進口品種超過限價部分的,基本醫保不予支付。重慶市擬於明年實行藥品均價支付制度,先行試點的是目前醫保目錄使用量前300位的藥品。醫院採購的藥品價格低於均價的,結餘歸醫院;高於均價的,超出部分由醫院承擔。此舉將調動醫院主動採購低價藥的積極性,是醫保支付制度的一大突破。

取消政府定價之後,藥價會不會暴漲?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爲充分的市場競爭,更容易形成合理的價格,擠幹藥價中的水分。同時,醫保部門成爲藥價的“守門員”,公立醫院成爲藥價的“主攻手”。在這兩股力量的制衡下,藥價是不可能飛上天的。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