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醫界要聞 > 京食藥監局創新監管 築造食藥安全銅牆鐵壁

京食藥監局創新監管 築造食藥安全銅牆鐵壁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3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歡快採購各類食品、愜意品嚐各色餐飲、大啖廟會特色小吃……農曆乙未羊年的春節,百姓一如既往地享用“舌尖上的北京”的安全與美味。春節期間,首都食品藥品市場供應保障有序、消費安全、秩序穩定,未發生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和嚴重違法問題。美味與安全的背後,是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5000多名工作人員的高效保障:春節期間,北京共出動食品藥品監管執法人員15813人次,監督檢查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14630戶次,監督抽檢498件,快速檢測1622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450件。

京食藥監局創新監管 築造食藥安全銅牆鐵壁

銅牆鐵壁,是北京市民和市政府對北京食藥監工作的唯一要求,北京食藥監督工作者也不負衆望,在2014年國務院食品安全考評中以98分的高分奪得第一,而在2013年,北京也是第一,成績是94.5分。

首善之區,人口數量巨大,食品消費需求驚人,大型活動多,保障任務艱鉅是北京食藥監工作所面臨的特有局面。與此同時,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食品消費渠道日趨複雜,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挑戰食藥監管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是食藥監督工作不得不面對的新常態。而互聯網的普及,對監管的時效性、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那麼,面對如此複雜局面和嚴峻挑戰,北京食藥監工作者是如何應對,打造食品安全“防火牆”的呢?日前,記者帶着這個問題採訪了北京食品藥品監管局張志寬局長。

體制創新,構建四級監管網絡織網築底

北京是特大型消費城市,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日售蔬菜2500多萬公斤,豬肉一天銷售300多萬公斤。人口多、自給能力低,85%~90%的食品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來源和銷售渠道極其複雜,監管任務重、難度大。與此同時,北京居民的消費層次較高,對食品藥品安全的要求更高,對食藥安全事件的容忍“燃點低”,更是增加了食藥安全工作的“難度係數”。

“這麼多的人口,這麼巨大的需求,即便我們有5000多人的隊伍,也做不到覆蓋全北京沒有盲區。怎麼辦?只有想辦法創新監管體制與模式。”張志寬告訴記者,北京食藥監督工作的特點是四級監督體系織網,提前評估、預判風險的工作模式築牆。

坐落於北京石景山區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可以說是北京四級監管網的核心部門。蘇丹紅、紅心鴨蛋、三聚氰胺、上海染色饅頭、臺灣塑化劑食品、老酸奶可能添加工業明膠、速生雞、魚翅造假、新西蘭奶粉含雙氰胺……10年來,300多起突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由這裏爲事件處置提供技術依據,爲政府決策提供風險評估。

北京市局以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和市藥品檢驗所、醫療器械檢驗所、食品藥品包裝材料檢驗所爲第一級構建了四級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16個區縣的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中心爲第二層級,322個基層監管所爲第三層級,340多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自檢實驗室(由北京市政府投資)是第四層級。

如果說四級機構織就了食藥監管安全網的經,5000多人的監管隊伍編就了食藥監管安全網的緯,那麼食藥安全基層信息員,就是將這道大網編織得更緊密的絲線。據瞭解,北京市食藥監局聘有8700多名食品藥品安全基層信息員,並定期舉辦培訓,向這些熱心的志願者講解食藥監法規和食藥安全問題鑑別技巧,並由各區縣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對他們進行獎勵。這些人有的是退休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有的是大學生,還有的是有食品藥品購買經驗的家庭主婦,他們分佈在街道村落,發現哪裏有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哪裏有生產假冒僞劣的工廠和窩點,就向食藥監部門提供情報信息。

“我們的食藥監機構最多能設置到鄉鎮一級,而北京有的大型社區的人口都有十幾萬人,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是再多上一倍,恐怕也做不到無死角。但這8700名信息員延伸了監管的觸角,是我們靈敏的‘末梢神經’。”張志寬告訴記者,北京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12331每天也就能接到1700多個電話,這其中的絕大部分還是諮詢電話,而食品藥品安全基層信息員每年能提供上萬個食藥安全信息,並且準確率高達85%以上。

爲有效控制市場,北京市食藥監局會提前進行預判和分析,針對高風險品種和企業,結合上一年抽檢的評估情況,確定重點項目、重點品種和重點地區和企業,有針對性地加大市場抽檢力度。監管部門不通知任何機構和企業,直接到市場隨機抽檢。據介紹,北京市食藥監局每年抽檢食藥樣本將近16萬例,其中食品佔12萬6000例。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