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84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脾氣暴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多發生於男性,在生活中,存在着許多的因素可以造成男性脾氣暴躁,但是有很多的人不瞭解,也不知道怎麼解決,今天小編爲大家準備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脾氣暴躁的原因

過多壓力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壓力是男人壞脾氣的重要因素。

因爲在壓力狀態下,男人會處於一種戰鬥狀態,身體中有一種叫做“兒茶酚胺”的物質會更多,這種物質的本意就是增加人的戰鬥力。

現在過多的兒茶酚胺則會造成血中毒素增加,從而損傷肝細胞。

這也就是中醫說的“怒傷肝”。可以讓他:K歌放鬆。

下班了集體去KTV唱歌是好的放鬆,而搖滾是補肝的曲風,可以使得“肝經調達”、“氣機通暢”,達到補肝健腎的功效,是有效的針對“怒傷肝”的急救措施。

同樣可以達到補肝功效的方式還有泡溫泉和運動。

經常失眠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第2張

英國一項名爲“夢想:在‘7/24社會’中的睡眠”的調查發現,大約50%的壞脾氣老闆都是睡眠不足造就的,他們承認會因爲睡眠不足造成的疲勞而對同事大喊大叫,對下屬無情斥責。

普通員工也一樣,因爲睡眠不足,有39%的人會脾氣暴躁,19%的人在工作中非常容易出錯。

對於其中的科學依據,科學家做出瞭解釋。

如果兩天兩夜不睡覺,我們大腦就會“重啓”,控制中樞從平時的“冷靜—理智”的控制區轉向“緊急狀態”的控制區,這個控制區讓人的行爲變成“戰鬥—逃跑”模式,導致急躁。

中午小睡解決睡眠問題造成的壞脾氣,唯一方法就是睡一覺。

比如在中午的時候打個小盹,比較奢侈的方式是爲他的午休開個“鐘點房”。

嗜肉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第3張

肉食使人情緒暴躁有三個原因:首先肉類中的動物蛋白會使大腦中的“色氨酸”含量減少,而導致人的情緒急躁,有侵略、好鬥的傾向;

肉中含有的大量飽和脂肪酸會讓血壓升高,血壓升高是情緒不穩的重要誘因之一;肉類會導致鈣離子含量下降,血液中的鈣是情緒的降溫劑,鈣離子的減少增加了暴躁易怒的機率。

可以讓他每天一餐素食,蔬菜水果幫女人美容養顏,對男人則能減少他們的壞脾氣,這因爲蔬菜、水果中含有一種血清素,多吃可以讓人變得心緒平和。

多吃粗糧糙米,維生素B1是人類神經的解毒劑,掌管着情緒的穩定性,一旦缺乏,脾氣就會變得暴躁。

維生素B12則管理着神經系統的完整性,並通過神經系統決定着人的脾氣是好還是壞。

精糧細米中的B族維生素比較少,而粗糧糙米(比如燕麥、小米、玉米、苦蕎、全麥)中B族維生素則非常豐富。

吃垃圾食品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第4張

垃圾食品的名聲已經夠臭了,近英國科學家又在這個壞名聲上踩了一腳。

他們將男性試驗者分爲兩組,一組補充真正均衡、營養的飲食,一組只給炸薯條和雞肉漢堡,一年後,發現只吃炸薯條和雞肉漢堡的那組男生變得壞脾氣、而且暴力。

科學家發現,這和一種叫做“Ω-3”的脂肪酸有關,長期吃垃圾食品的人大腦中會缺少這種脂肪酸,從而使大腦失去靈活性,控制情緒的能力受損,導致增加暴力傾向。

吃魚肉漢堡,如果某一餐你不得不選擇快餐,那就吃魚肉漢堡吧。

深海魚類(比如鯖魚、鮭魚、銀白魚、青魚和鯡魚)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Ω-3”,這可是捍衛好好先生形象的衛兵。

不吃早餐除了影響消化,對男人們來說,還會讓脾氣變得糟糕。

美國科學研究發現,不吃早餐讓男人的情緒和視覺空間記憶變差,但對女人則沒有影響,科學家認爲這和不吃早餐造成的大腦能量供應不良有關。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第5張

早餐吃塊巧克力,營養學專家建議,早餐要吃的像皇帝一樣,以全麥、糙米等未精製穀類爲主,輔以肉類、蔬菜、水果,不但營養均衡,且要熱量足夠。

這樣血糖會緩慢上升,保持一上午的能量供應,而且還能補充多種維生素。

不過,早餐桌上好有巧克力或者熱可可,巧克力能夠很快補充大腦的能量供應,還含有增加幸福感的物質,讓壞脾氣消失。

缺少雄性激素

除了女人之外,男人同樣經歷激素分泌的變化。

雄性激素在二三十歲時分泌爲旺盛,之後逐漸減少。

法國學者對20歲~60歲男性的研究發現,在這四十年內,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量減少了1/4。

男性脾氣暴躁該怎麼緩解 第6張

當雄性激素減少時,跟女人一樣,男人也有更年期問題,在他們的“早更”症狀中,情緒波動、易怒和孤僻是常見的。

久坐、長途開車、緊身褲,會使陰囊與睾丸緊貼身體,增加睾丸局部的溫度,妨礙靜脈血液迴流,有礙性激素分泌。

所以應該穿寬鬆的衣褲,坐了2小時後要站起來活動,自由唿吸。

總結:經過上述的學習,現在大家對男人爲什麼脾氣越來越暴躁有了瞭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造成男人脾氣越來越暴躁,這時候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些方法平靜自己的情緒,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