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早晨空腹一定不能吃這些食物

早晨空腹一定不能吃這些食物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38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社會中,在早晨的時候我們會因爲很多因素的關係,急急忙忙就去上班了,看到桌子上的食物就匆忙的墊了一口,殊不知在空腹的時候有些食物是不能食用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哪些食物在空腹的時候不能食用。

早晨空腹不能吃什麼

西紅柿在空腹的時候西紅柿是最好不要進行食用的,因爲西紅柿中所含有的果膠和可溶性收斂劑等容易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凝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可能會造成急性胃擴張而使人感到胃脹痛。且其番茄紅素不溶於水,如果空腹吃生的西紅柿,並不能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

早晨空腹一定不能吃這些食物

酸奶在空腹的時候不喝酸奶相信大家也是有所瞭解的,酸奶中含有大量乳酸菌,空腹時飲用,乳酸菌在酸度較高的胃裏容易大量死亡,喪失了部分的保健作用。另外,空腹喝酸奶會提高胃酸的濃度,影響消化功能。而在吃了食物之後,胃酸度下降,可以更好地讓乳酸菌發揮作用,這時喝酸奶就能有助消化。

牛奶牛奶在空腹的時候也是最好不要進行食用的,因爲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空腹飲用,蛋白質將“被迫”轉化爲熱能消耗掉,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正確的飲用方法是與點心、麪餅等含麪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後兩小時再喝,或睡前喝均可。

山楂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果酸、山楂酸等,空腹食用會使得胃酸猛增,對胃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是的胃部發展,泛酸。如果本身容易胃痛的人,空腹吃山楂會加劇胃痛。

早晨吃什麼好

1、全麥麪包許多人都習慣選擇麪包作爲早餐,其實麪包中最健康的首選全麥麪包。全麥麪包特點是顏色微褐,肉眼能看到很多麥麩的小粒,質地比較粗糙,但有香氣。由於它的營養價值比白麪包高,含有豐富粗纖維、維生素E以及鋅、鉀等礦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

2、雞蛋雞蛋被美國某一雜誌評爲“世界上最營養的早餐”。一個蛋黃的抗氧化劑含量就相當於一個蘋果。而且,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據對全世界人類癌症死亡率進行的分析,人們發現癌症的死亡率與硒的攝入量成反比。

3、草莓草莓營養豐富,含有果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水楊酸、氨基酸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此外,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維生素C60毫克,可以活化細胞,對腸胃有滋補的作用。

4、熟肉熟肉衆所周知,食肉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及高能量的脂肪,其中還有一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和我們身體的健康成長、智力發育、體力耐久性等密不可分的。而且,當生肉在烹煮的過程中會溶解出一些成味物質,這些成味物質就是浸出物,該物質可以促進食慾並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於腸胃對攝入物的消化吸收。

早晨空腹一定不能吃這些食物 第2張

5、香蕉在繁忙的生活環境裏,人們常常不重視早餐營養,隨便亂吃敷衍過去,其實想吃健康早餐又不想麻煩,何不吃個香蕉。香蕉幾乎含有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從香蕉中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到各式各樣的營養素。而且香蕉含有相當多的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股長肉痙攣;而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功效。可以長時間保持能量,支撐上午的工作消耗。

6、菠菜我們女性都應該清楚知道,菠菜是女性食物中的聖物,它莖葉柔軟滑嫩、味美色鮮,含有豐富維生素C、胡蘿蔔素、蛋白質,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而且,菠菜中含有女性比較容易缺乏的礦物質——鎂。女性每日攝入的鎂如果少於280毫克,人就會感到疲乏。鎂在人體內的作用是將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爲可利用的能量。

空腹飲食注意事項

1、忌強刺激性食品空腹進食過辣、過酸、過鹹及冷凍等強刺激性食品,這些食品會破壞胃黏膜或腸壁,造成胃腸痙攣、絞痛,誘發胃腸疾病。而對於月經期間的女性,空腹進食強刺激性食品,還會引起月經紊亂、痛經。

2、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空腹過量進食牛奶、豆漿、雞蛋、肉類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蛋白質將“被迫”轉化爲熱能消耗掉,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此外,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蛋白質過量積聚在一起,蛋白質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尿素、氨類等有害物質,不利身體健康。

早晨空腹一定不能吃這些食物 第3張

3、忌高糖食品由於人體在短時間內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正常值,因此,空腹過量進食白糖、紅糖、點心、紅薯等糖類食品,容易引起血糖驟然升高。空腹過量進食糖類食品還會破壞機體內的酸鹼平衡,會造成胃部不適,出現燒心、吐酸水等症狀。

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的閱讀中已經知道了早晨空腹的時候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吃這些食物對於我們的胃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在早餐的時候吃的比較好的一些食物,大家不妨試一下。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