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寶典 > 中醫養生 >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脾俞在背部,爲足太陽膀胱經腧穴,是脾氣轉輸,輸注之所,又是治療脾病之重要腧穴。下面來看看脾俞針刺方向以及針刺的作用。

脾俞針刺方向

取穴法:俯臥,平第11,12胸椎棘突間水平,背正中線與骶棘肌外側緣之間的中點(背正中線旁1.5寸)。

簡易取法: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爲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爲第11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指,中指)處是穴。

進針方向:從背側向腹側直刺,與背面成90°。

進針深度:取俯伏或俯臥位,向內斜刺1.0-1.5寸。

感覺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麻,脹感,並向腰部放射。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穴穴位層次解剖

1.皮膚:由第11胸神經後支的皮支分佈。

2.皮下組織: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通過。

3.背闊肌:該肌由胸背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由第6,第7,第8頸神經組成。

4.下後鋸肌腱膜:下後鋸肌由第9,第10,第11肋間神經及肋下神經支配。

5.豎脊肌(骶棘肌):該肌由脊神經後支節段性支配,到穴區肌肉的神經主要是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

豎脊肌的深面有橫突棘肌等背部小肌肉,腹腔內對應腎上腺,肝(右側),脾(左側)等。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第2張

針刺脾俞的作用

脾俞穴爲脾之背俞穴,乃脾氣輸注背部之處,具有益氣養血,溫陽健脾,和胃降逆,祛溼利水,消食化滯之功,是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要穴。本穴還能祛溼通絡,現代常用脾俞穴來治療胃潰瘍,胃下垂,神經性嘔吐,腸炎,痢疾,肝炎,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小兒夜盲,蕁麻疹,背痛諸症。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第3張

脾俞常用配伍療法

1.配胃俞,中脘,天樞,內關,足三裏,公孫,針刺補瀉兼施,脾俞,中脘可灸,溫中健脾,和胃止痛,治療脾胃虛寒之嘔吐,呃逆,吞酸,胃痛,腹痛等。

2.本穴經配伍,針刺補法或補瀉兼施,補益脾胃,如配中脘,關元俞,天樞,足三裏,太白,治療脾虛泄瀉,完谷不化;配中極,天樞,中脘,治療脾虛邪留腸胃之痰飲;配足三裏,四縫,太白,治療脾虛食積之小兒疳積。

3.本穴經配伍,針刺補法或補瀉兼施,可灸,溫補脾腎,如配腎俞,關元,水分,足三裏,太溪,治療脾腎陽虛之水腫,鼓脹;配腎俞,關元,天樞,上巨虛,太溪,治療脾腎陽虛之泄瀉;配胃俞,腎俞,關元,復溜,治療氣虛陽微之噎膈;配腎俞,膀胱俞,關元,三陰交,治療脾腎虧虛之勞淋。

4.本穴經配伍,針刺補法或平補平瀉法,補益肺脾,如配肺俞,太白,太淵,治療脾肺兩虛之咳嗽,氣喘;配肺俞,氣海,足三裏,治療脾肺氣虛之小兒遺尿。

5.本穴經配伍,針刺補法,益氣養血,如配胃俞,足三裏,治療氣血虧虛,不能上奉於頭之頭痛,眩暈;配膈俞,肝俞,關元,三陰交,治療血枯經閉;配膻中,乳根,足三裏,治療氣虛血少之乳汁不足;配大腸俞,胃俞,天樞,足三裏,治療氣血不足之便祕。

6.配胃俞,中脘,足三裏,陽陵泉,三陰交,針刺補瀉兼施,中脘可灸,溫中化溼,治療寒溼阻遏之陰黃。

7.配心俞,足三裏,三陰交,神門,針刺補法,補益心脾,治療心脾兩虛之健忘,失眠,心悸,眩暈等。

8.配關元,歸來,三陰交,隱白,針刺補法,益氣止崩,治療氣虛崩漏。

9.配肝鬱,膈俞,太沖,針刺瀉法,行氣化瘀,治療氣結之癥瘕積聚。

10.配膀胱俞,小腸俞,中極,三陰交,針刺瀉法,清熱利溼固精,治療溼熱下注之遺精。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第4張

脾俞在背部,爲足太陽膀胱經腧穴,是脾氣轉輸,輸注之所,又是治療脾病之重要腧穴。下面來看看脾俞針刺方向以及針刺的作用。

針刺脾俞注意事項

脾俞穴區內側肌肉豐厚,向內斜刺較爲安全;穴區深面及外側肌肉較薄,直刺或向外斜刺易刺穿胸壁進入肋膈竇內,甚至傷及肝臟或腎臟等重要器官。

脾俞針刺方向 針刺脾俞的作用 第5張

運動養生
養生日曆
穴位養生
母嬰保健
疾病預防
減肥瘦身
養生小妙招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