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撕裂的親情總會再發芽

撕裂的親情總會再發芽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0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訪專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最近,一篇長達一萬五千字“控訴”父母的文章引發衆多關注。文章作者王猛,北大畢業,留學美國,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可如今王猛卻要徹底與父母決裂,12年沒回家過春節,拉黑了父母所有聯繫方式。他說:“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我的父母就是出類拔萃的典範。”

王猛不再想讓父母掌控,所以要斷絕與父母的聯繫,但從人類歷史來看,可以肯定的是:萬言難以斷親情。“斷”字在這裏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斷明”。僅依據王猛的單方面陳述,難以搞清楚他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看了他所寫的文字,不算完整,帶有明顯的情緒。無論他的智商有多高,在對待父母的關係上,他屬於情緒控制了理性。加之父母一方表白太少,鄰居和同學的表述不足,各方面信息不對等、不平衡,因此,對這件事做任何判斷都需要謹慎。

撕裂的親情總會再發芽

第二層意思是“斷絕”。有人把他寫的內容稱爲“決裂書”,他意在徹底與父母決裂,但從情感上說,天下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無法斷絕的;從邏輯上說,王猛還在寫萬言書,說明父母仍然在他心中存在,不管他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無私的,還是他認爲父母是控制孩子出類拔萃的典範,說明在意識上他還認爲自己在父母的控制之下。雙方都還互相心存對方的時候,“斷絕”親情是不可能的。

第三層意思是“了斷”。有人以爲王猛寫萬言是爲了與父母做個了斷,這也很難。與這位小夥子同爲四川青年的巴金曾寫了三部曲要與自己的家庭了斷,可他依然承認“他從母親那裏懂得了愛,懂得了寬容”。所以這件事也不會成爲了斷的標誌。

基於上述判斷,這件事只是千奇百怪的親子關係中的一種,外界和媒體對它的反應有些過度。造成這種狀況與兩代人性格差異以及欠缺充分溝通有一定關係。一般孩子4歲後自主性會不斷增強,會與父母及其他成人的控制產生矛盾,這種矛盾往往在當時就會暴發,較少留在後面發酵。

而這個例子是在後續生活中發酵,其中必然有其他因素,比如從小到高考之前只關注他的學業,沒有重視他的正常情感發展,導致他“內向、敏感、不善交際”,不只父母有責任,學校和社會都有責任。

這個例子值得警醒的是,一個人的成長髮展是“知情意行合一”的過程,不應割裂,過度的應試壓力常將它們撕裂。對於已經因爲割裂而出現的問題,包括受害者本人在內的家庭和社會需要更大的耐心,用長久的時間不疾不徐地癒合。因爲親情的種子已經播種在那裏,過了嚴冬總會發芽。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