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飯後怎麼散步才能科學養生?

飯後怎麼散步才能科學養生?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45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不論老人和小孩兒,都有飯後散步的習慣,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飯後散步有助於腹部肌肉收縮,促進腸胃蠕動,刺激副交感神經,緩解壓力。但走得太快、太久反而容易傷身,飯後散步關鍵在於放鬆。

飯後怎麼散步才能科學養生?

散步對骨質疏鬆症、頸腰椎病、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中風後遺症、神經衰弱、抑鬱症、便祕、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着輔助治療的作用。散步與生命振盪說、天人合一、有氧運動等科學理論有着不解之緣。在現實社會中,散步是最簡單的、最經濟的、最有效的,最適合人類防治疾病、健身養生的好方法,也是最爲人們熟知的運動方式。然而,正是爲熟知,人們對散步在養生、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作用並沒有充分重視。長期以來人們只是更多地把它當成茶餘飯後休閒的一種隨意活動。隨着社會的發展,散步在醫學領域中的重要價值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散步日。在這一天,全世界各個不同國家的幹百萬追求健康的人們都會涌上街頭,用散步大巡遊來慶賀這個節日。

怎樣散步科學?

速度越慢越好,不超過半小時。

清代養生名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中說道: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緩慢散步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吃太飽時,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動,避免食物堆積在胃部,造成腸胃不適。

如果走得太快,動作過於劇烈,血液會從腸胃往四肢流動,氣血減少,不利於消化。建議散步速度以90步/分鐘最爲理想,約每秒走1~2步即可。散步時間以10~30分鐘爲宜,不用太久。

避免邊走邊聊天。

散步會讓氣聚集體內,可以養氣。但許多老人喜歡邊走邊跟人聊天,或打電話,容易讓氣散掉,也會流失津液(口水)。老人可以一邊走,一邊順時針輕揉腹部上方的中脘穴,能夠促進循環、助消化,如果吃得太撐,可先休息一下再按摩。

下列狀況,飯後先休息再散步。心肺、脾胃功能差、體虛的老人,建議先休息半小時再散步。若患有心絞痛、低血壓、胃下垂,走路易喘、身體虛弱無力者,應避免吃得過飽,飯後先休息30分鐘再散步,纔不會造成身體不適。

許多人不適合飯後散步

飯後百步走比較適合平時活動較少,特別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

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並且飯後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指飯後立即散步。

提倡飯後不要走也有道理,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來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

根據腦生理科學家的研究,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於飢餓狀態。短短十幾分鐘的進餐過程中,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來不及消化,就更不用說吸收了。

這時匆忙起身而走,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後怎麼散步才能科學養生? 第2張

兩種散步方式:

有慢性病的人散步方式

注意散步的合理方式,最好緩慢的進行散步。

1、失眠者要在晚上緩行半小時,休息15分鐘後再睡覺,有較好的鎮靜催眠效果。

2、高血壓患者要腳掌着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3、冠心病患者要在餐後1小時慢步走,以免誘發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4、輕微認知障礙的人應該反臂背向散步,把兩手背在後腰命門穴,緩步倒退50步,然後再向前行100步,一倒一前反覆走5~10次。(倒退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5、有胃腸病的人可以採用摩腹散步法,步行時兩手旋轉按摩腹部,每分鐘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週,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每次散步時間3~5分鐘。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注意進行鍛鍊,減輕體重。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

肥胖者要走遠點,長距離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內的遊離脂肪酸充分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飯後怎麼散步才能科學養生? 第3張

飯後散步是一個好習慣,但是飯後散步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上面小編提到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肥胖者,散步當也容易出現問題。很多需要休息之後再散步的人一定要注意,不可飯後直接進行散步,造成身體功能下弱就不好了。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