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相剋”科學嗎

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相剋”科學嗎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6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流傳已久的食物相生相剋說,這次終於真相大白,被當場擊斃。大家夥兒不禁要問,既然食物之間不存在相生相剋,那是不是我們真的可以敞開肚皮大膽吃呢?那麼,食物真的就不存在禁忌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相剋”科學嗎

闢謠食物相剋

1、量

吃飯時,常聽有人這樣寒暄“吃飽了嗎?”,那多少纔算是飽呢?

根據人體性別、年齡、體重、生活習慣等的不同,這個“飽”字的確因人而異,差異很大。但我們可以把握一個大的原則,吃飽不等於是要吃撐。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胃,最小的容量爲50ml,最大可爲3000ml甚至更大。這麼大的容量差距,充分說明人體的胃是一個具有彈性的伸縮性極強的器官。但如果讓胃長時間的反覆處於飽和狀態,胃蠕動就會明顯減弱,胃壁也會出現鬆弛,從而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可見適當的進食,即人們常說的“七八分飽”,讓胃處於正常的收縮範圍,是維持人體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前提。

2、

五穀雜糧,萬種食材,飲食結構裏,食物的多樣性是毋庸置疑的。

有研究表明,人每天攝入食物種類要在12種以上才最爲適宜。既然“什麼都要吃”,那什麼纔是最容易消化,最容易讓人體吸收的食物狀態呢。煎炸、燒烤類等多油的烹飪方式,喪失了食物本身營養,攝入此類食物過多可使血液中膽固醇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加重了胃腸負擔,應儘量少吃。平時生活中應常遵循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多吃時令蔬菜、瓜果,在保證人體正常營養的同時,保持腸道通暢。

3、特

特殊人羣,特殊防範。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代謝性、內分泌性疾病,要嚴格遵循醫囑控制好飲食,管住嘴。而一些突發疾病的急性期,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則還需要嚴格禁食。周豔主任特別提醒大家,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人體健康的奠基石。很多胃腸道疾病都是因爲不規律的飲食,和單一的飲食結構造成的。當有胃腸道不適時,應及時就醫,千萬不要胡亂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相剋”科學嗎 第2張

生活中常見的“飲食禁忌”誤區

1、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

每到秋天,螃蟹和柿子一同上市,就有人說它倆「相剋」,不能一起吃。

其實,由於沒煮熟、腸胃敏感等原因,吃螃蟹確實可能會拉肚子;而柿子,特別是生柿子中有很多鞣酸,吃多了也可能會肚子疼。

但是!只要你不吃太多柿子,不吃生柿子,並且把螃蟹蒸熟,同時對海鮮又不過敏的話,它倆可以大膽地一起吃。

2、海鮮和水果不能一起吃

傳說水果中有維生素C,海鮮裏有五價砷。它倆一起吃,維生素C能把五價砷還原成劇毒的三價砷(砒霜)。

實際上,海產品所含的絕大部分是穩定的有機砷,裏面極其微量的無機砷在體內兩天就可以代謝出去。

就算真的能產生反應,想要「砒霜」達到有毒劑量,需要一次吃下幾百斤的海鮮和水果……還沒中毒就先撐死了。

3、豆漿不能和雞蛋一起吃

常常有人說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抑制蛋白質的消化,影響雞蛋的營養。

大豆中的確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有毒且會妨礙蛋白質吸收。但它很怕熱,我們喝的都是煮熟後的豆漿,胰蛋白酶抑制物早就在煮豆漿的過程中失活了。

所以喝豆漿,無論是搭配白煮蛋、茶葉蛋、荷包蛋,都不用擔心。

4、豆腐不能和菠菜一起吃

在生活中很多的人都比較相信食物相剋的說法,豆腐中有鈣,菠菜裏有草酸,有人說它們一起吃會形成草酸鈣,導致結石。

實際上,結石的形成得看草酸和鈣夠不夠,以及它們在哪兒相遇。

草酸要形成結石,需要到達尿液,在那裏與鈣結合。如果把富含草酸的食物與富含鈣的食物一起吃,那麼它們可能在腸胃之中就結合了,然後通過糞便被排出,不會進入尿液成爲結石。

如果還不放心,那就把菠菜焯一下水,除去大部分草酸,不用怕。

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相剋”科學嗎 第3張

5、牛奶和豆漿不能一起吃

傳言說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會破壞奶中的蛋白質,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上面說過,只要豆漿煮熟了,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就會失去活性,不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其實,如果豆漿和牛奶不能一起喝,那美味的豆奶可怎麼辦?

6、水果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有人說,果汁是酸性的,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沉澱變性,影響吸收。

事實上完全沒必要擔心,牛奶蛋白質遇酸沉澱很正常。如果蛋白質發生沉澱就不能吸收,那酸奶還怎麼喝啊。

而且,就算牛奶不和水果一起吃,進入胃裏遇到胃酸也會產生沉澱。

如果「水果+牛奶」真的一吃就消化不良,那香蕉奶昔、橘子奶昔、草莓奶昔……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結語:通過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於這些食物相剋的一些問題有所瞭解,平時在生活中我們說的牛奶和豆漿不能一起吃是錯誤的,只要豆漿煮熟了,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就會失去活性,不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