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生頭條 > 健康科普 > 疑心病太重應該怎麼調理纔有效

疑心病太重應該怎麼調理纔有效

來源:樂哈養生館    閱讀: 781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疑心病,可能不少人都知道,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疑心病如果加重就會惡化爲會發展成爲精神病。所以疑心病的危害很大。那麼,疑心病太重怎麼辦?疑心病表現有哪些呢?疑心病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治療疑心病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疑心病太重怎麼辦

1、中醫推拿療法

推拿療法通過在疑病症患者體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種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這種推拿方法可應用於各科的治療,對骨傷科疾患、小兒疾患及各種疼痛性疾病更爲適宜。

疑心病太重應該怎麼調理纔有效

2、中藥熨帖療法

中藥治療疑病症的特效療法主要以藥(熱)熨療法爲代表,即將藥物(如藥袋、藥餅、藥膏及藥酒)經加熱後置於體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鬆、經脈調和、氣血流暢,多用於寒溼、氣血瘀滯、虛寒證候的治療的一種外治療法。

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敷臍療法、腐蝕療法、薰洗療法、敷貼療法等等。

3、中醫鍼灸療法

鍼灸療法治療疑病症主要是用針刺、艾灸的方法,在疑病症患者經絡及經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

針刺又可分爲體針、頭針、面針、眼針、耳針、足針、溫針、火針、三棱針、梅花針等多種針法;灸法可分爲艾條灸、麥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藥餅灸等。鍼灸療法的應用範圍極其廣泛。

傳統中醫治療疑病症有着獨到的優勢,比如用藥天然、綠色、安全,較少副作用,鍼灸作用人體經絡,在治療疑病症的同時,又活血益氣,補足元氣,幫助疑病症患者治病修身一箭雙鵰。

疑心病的症狀有哪些

一、無辜的精神損失

對於患者來講,由於自身認爲有疾病,會產生自我保護意識,並總是有點強迫的去尋求醫治。當然,求醫是要花錢的,所以會在經濟上付出很多,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所以,對於這種疾病要有個正確的認識並聽從醫生的勸解,避免給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二、家庭的不和睦

由於疑病症患者總是認爲自己換上了疾病,但是診斷後卻是正常。他們會尋求家人的心理安慰,但是家人在知道診斷結果後會很不理解患者的做法。導致患者感覺自己孤立,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傷害,嚴重者會大發脾氣,導致家庭不和。

三、導致心理障礙的出現

疑病症患者,要學會及時進行自我調節。否則會引發一些由疑病症帶來的其他的心理疾病。由於病人總是把經歷放在對疾病的擔憂上,而忽略了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問題。對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從而引起惡性循環的發生。

疑心病的危害有哪些

疑心病會引發頭痛

緊張心理是偏頭痛的主要根源。通常10個女人當中,就有一個患不同程度的偏頭痛,但只有一半會主動尋求治療。一般來說,如果你反覆感到眼眶周圍疼痛、噁心時,很可能是偏頭痛的前兆。

疑心病太重應該怎麼調理纔有效 第2張

疑心病會引起失眠

由於生活中的一些煩心事總會導致失眠,失眠總是隨着心理壓力和負擔加重而加重。特別是女性容易在生理週期當中出現搶眼。通常的狀況是:一到排卵期就嗜睡,一過了排卵期就睡不着。

疑心病會產生強迫性格

強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軀體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爲。強迫性格的人易發展爲強迫症。

如何治療疑心病

一、學會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所謂暗示,就是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毫無反抗的情況下,用含蓄的、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爲施加影響。受暗示就是一個人把上述影響作爲信念,在心理上盡力趨向於這一方面。

暗示可以來自他人,也可以來自自己,來自自己的叫“自我暗示”從暗示的效果好壞,可以將暗示分爲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積極暗示可以使人增添信心,精神振奮。消極的暗示可以使人憂心多慮、疑神疑鬼。“無病疑病”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二、減少關注

疑病症心理治療中,患者要謹記只要不是器質性疾病,對自己身體上一切功能性症狀和不適要抱着“聽之任之”的態度。

三、少查醫學資料

疑病症心理治療過程初期需提前告訴患者,儘量不要查閱有關醫學衛生方面的資料,尤其避免上網查閱,這是疑病症心理治療的重要原則。

四、切忌過分敏感

感覺過分敏感,就會脫離現實,會把生理的感覺疑爲疾病的過程,把輕微的小病體驗爲大病、重病。疑病症心理治療應杜絕經常自我注意、自我檢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習慣。因爲人對機體內部的各種信息和各種刺激都有感知能力。

疑心病太重應該怎麼調理纔有效 第3張

五、學會自我稱讚

自我欣賞,坦然對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緒穩定,心境良好。一旦你對周圍事物能做客觀的分析後,對現實生活就有了正確的領悟。那麼,你的心情會豁然開朗。儘管生活中還存在着這樣和那樣不盡人意之事,但不會由於一時的認知偏差,造成感情挫傷,失去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推拿療法通過在疑病症患者體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種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自我欣賞,坦然對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緒穩定,心境良好。一旦你對周圍事物能做客觀的分析後,對現實生活就有了正確的領悟。

今日頭條
常見疾病
醫界要聞
健康科普
醫療資訊
曝光臺